由一堂没有完成教学任务的讲评课引发的思考

来源 :中学物理·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130064670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有过这样一段精辟的论述:“课堂教学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既定线路的没有激情的行为.”由此可知:课堂教学是一个鲜活的动态生成过程.在这一充满生机的过程中,面对一个个灵动的学生,教师如何才能利用自己的教学智慧,抓住稍纵即逝的教学机遇,引领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知识的构建与再造中,以不断演绎课堂教学的精彩?笔者就一堂没有“完成”教学任务的物理讲评课为例,对此作出必要的诠释,并提出一些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 全文查看链接
其他文献
期刊
高中物理应该“怎么教”和“怎么学”?为什么要“这么教”和“这么学”?每届高一《绪论》课上,我会深有感触地讲这番话:同学们,“物理”就是“万物之理”,即自然界一切物体所遵循的规律.物理教学,包括“教物理”和“学物理”,都是在“物”和“理”两个字上花功夫.首先由“物”到“理”,分析、揭示出物理现象中蕴含的规律、道理;再由“理”到“物”,灵活运用物理概念、规律去分析解决相关的物理问题.从今天起,我将引领
期刊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在省“五严规定”的宏观背景下,在如皋正兴起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活动单导学.所谓“活动单导学”,是指以“活动单”为媒介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活动单导学”有三个核心概念,一是“活动单”,二是“活动”,三是“导学”,这是对杜郎口教学模式和教学案一体化的一种综合,是在教学实践基础上的理论提升.本文将通过实例说明物理教师在“活动单导学”中的有
1紧抓关键不留遗憾  学习的过程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协调作用的过程,两者相辅相成,若能配合得当,自然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智力因素的强弱或发展得充分与否,主要由人脑的功能决定,而这又主要取决于先天遗传因素,这是很难改变的.虽有人提出通过一系列措施:如勤用左手,以开发右脑功能;多参加竞技性活动,如打篮球、打羽毛球、踢足球等,以提高身体的敏捷性;多吃补脑食品如核桃、猕猴桃、深海鱼油等来提升智力水平
“小呀么小儿郎呀,背着那书包上学堂,不怕太阳晒,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迟呀,不让上学呀,还要叫家长。”迟到都是作业惹的祸,我可不是懒孩子。“我们班布置的家庭作业是
期刊
为教而教,只能是一个“教书先生”,因教而思教之法,却不仅能使你的学生最大程度地得益,而且能不断成长自己,能由“先生”向“教书行家”转变.因而教后的“反思”,能为你的教学不断甑选良种,她能决定你往后教学收获的丰硕度.所以,作为当下的教育工作者——我们,都应足够重视起自己教学后的“反思”.  那么,怎样进行“反思”,能快速促进你的教学呢?根据自己二十多年教学的酸甜苦,我想可以如是做.  1撰写实录——
期刊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可以看出“育人为本、开发人力资源、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学生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