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应用游戏的“七点注意”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peng6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游戏在体育教学中被广泛采用,是体育教学的重要辅助内容。游戏中的情节和竞争等要素,可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同时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但是,无趣、无序、无效的游戏不仅无助于体育教学,甚至还会产生反作用。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游戏时应遵循以下七点注意:
  一、注意游戏的健身性
  一节体育课成功与否,关键是看课上学生身体是否得到锻炼,体质是否得到增强。体育的本质特征就是身体运动,体育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但现在体育教学中似乎很流行“作秀”游戏,健身目的性不强。如:让学生带上动物头饰,模仿动物,游戏时学生只顾着整理头饰,却忘记模仿动作;在好好的沙包后面加个彩条,增加投掷的观赏性。这些都脱离了游戏活动的根本目的,为了游戏而游戏。总之,不同的游戏具有不同的健身目的,不管选用哪一种游戏,都应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去考虑,从强身健体的功能去考虑,让游戏回归到体育的本质上来。
  二、注意游戏的教育性
  体育教学中的游戏不只是单纯的身体活动,更应该是“寓教于乐”的手段。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体育课程要重视培养学生自信心、坚强的意志品质、良好的体育道德、合作精神与公平竞争的意识。所以,游戏不仅要具备健身性,同时还要具备教育性。教育性可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遵守规则、团结互助、顽强勇敢、自信心、荣誉感等。学生通过游戏活动促进了身心健康发展,受到了一定的教育和启发。如:“红、绿灯”游戏,既让学生掌握正确走的姿势,也教育学生遵守交通法则;“勇闯战壕”游戏,即发展了学生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也培养了学生勇敢、果断的意志品质。
  三、注意游戏的公平性
  只有在公平、公正的游戏中,学生情感才能得到满足,注意力得到集中,游戏才能收到良好效果。但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往往会忽视了游戏的公平性。这里的公平性不仅是指游戏规则上的公平,还包括游戏时给每个学生锻炼机会的公平性、评定游戏结果的公平性。在游戏时,由于体育教师的教学设计或者教学方法的差异,造成了给每个学生练习的机会是不均等的,有的学生练习机会多,有的则少。有些游戏项目男、女生差异性很大,如果“一刀切”式的以胜负关系评定结果,势必会让部分学生心理上产生落差,产生消极情绪。所以,应该多角度、多层次,客观公平地评定游戏结果。
  四、注意游戏的趣味性
  游戏的首要特征就是有趣,富有趣味性,能吸引学生参与。如果体育课中的游戏富于趣味性,则会产生巨大的吸引力,使所有的学生自始至终、全力以赴地参加游戏。因此,在选择游戏时,要注意选择竞争性较强,情节发展较生动,形式新颖,趣味性强的游戏。如:将枯燥的快速跑,改为各种形式的接力跑(换物接力、十字接力);将单调的双脚跳,改为跳过横绳、跳过体操棒;将前滚翻,改为连续前滚翻接力。这一系列的改变,使教学内容游戏化,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注意游戏的目的性
  在教学中,教师的一句话、一个手势、一个眼神都是有教学目的、具有指向性的。游戏应用也是如此,在体育教学中,要根据课的内容、目的、任务、学生情况以及各个教学环节的需要,选择不同性质的游戏。在体育课的开始部分,可选择有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其兴奋性的游戏,以达到情趣激发和心理热身的目的,如:正反口令、高人矮人;在课的基本部分,可选择有助于完成主要教学内容的游戏,将游戏与教学内容统一起来;在课的结束部分,可选择有助于调整学生心率、降低兴奋性、使身心身体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的游戏。如:三人或多人的波浪舞动;趣味瑜伽拉伸等。
  六、注意游戏的规范性
  没有规则的游戏是无序的游戏,甚至是无效的游戏,规则是游戏有序开展的基本保障。首先,在游戏开始前,教师要讲清游戏的规则,并提示游戏时间、场地、器材等,语言要做到通俗易懂,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其次,教师要随时观察游戏的进行情况,对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及时指正,对一些安全隐患及时提醒,使全体学生明确规则,便于游戏的顺利进行;最后,教师应抓住游戏中的良好典范,分析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通过讲评激励学生,使整个游戏过程有良好的教学风气,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格。
  七、注意游戏的适用性
  体育游戏应简单易行,易于操作,同时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在游戏过程中,无需过多讲解和复杂组织,要明确学生在游戏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体育游戏中成为活动主体。如有可能教师可把技术化的教材,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游戏化的处理,使之和学生相适应,让学生主体性得到突出,个性得到自由发展。如:将难度很大的篮球投篮,改为移动篮圈投篮游戏;将很难控制的11制足球赛,改为喊号一对一、二对二对抗小比赛等。
  总之,游戏是体育运动的起源,是体育运动的本质所在。在体育课中应用游戏进行教学,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在运用时,要根据体育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根据各种游戏的特点和功能,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合理地运用,更好地为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服务。
  (责编 施夏珍)
其他文献
谈起教育,无论是教育界的专家还是普通的老师、家长,言语中提得最多的就是一个“爱”字,在所有人心中,教育无疑是一份与爱相偕相行的特殊职业。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与大家
有效的课堂教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课堂教学组织的有效性,二是学生课堂活动的参与率。我认为要提高课堂效率,首先要组织有效的合作学习方式,保证学生有良好的课堂常规学习习惯。  一、严格训练,培养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  良好的课堂纪律是提高学科课堂效率的根基,而良好的课堂纪律来源于学生良好课堂学习习惯的养成。一般的课堂常规内容包括坐姿、站姿、写字姿势、发言要求等。  1.培养认真倾听的习惯  集中注意力听课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合理使用学具,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课堂效率起着重要的作用。下面仅就使用学具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一、合理使用学具,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多种方法,而利用学具加强学生动手操作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同时符合小学生的年龄、思维特点,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小,具有爱玩、爱动的特点。针
阅读是人类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之一。苏霍姆林斯基说:“阅读是对学生,尤其是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数学阅读能力是学生的数学学习以及科学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能力和自学能力,是现代人十分重要的数学素养。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数学语言”特点及掌握数学术语的水平,是其智力发展和接受能力的重要指标。数学语言发展水平低的学生,课堂上对数学语言信息的敏感性差,思维转换慢,容易造成知识接受质差量少。教学实
介绍了浙江省火电机组DCS改造的概况,并根据在线验收测试、协调控制系统性能测试、AGC和一次调频的实现情况对改造后的效果进行了评价.文章对DCS改造中出现的有关问题进行了
在新课程教学实践中,多向自己发问,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并在反思中提高,是解决如何上好一堂课这一广大教师共同关注和努力解决的焦点问题的重要前提。《班级中的“岗位”》是苏教
什么是作文呢?简单来说,就是把我们身边的所见、所闻和所想,有条理,有顺序地写下来。我认为,只要会讲话,就会写作文。教师不应该把“作文”二字解释得那么深奥,这样会在无形中给学生带来压力,使学生产生恐惧心理。偏远山区的作文课尤其难上,但我们既然选择了教书育人这个职业,难、怕、烦都得面对。有一部分教师,既怕上作文课,也怕批改作文。如果连老师都怕,更不用说学生了,但办法总比困难多。在此,我谈谈上作文课的一
2003年9月有八个学生从康复中心转入我校,我们将通过三级康复评定的八个学生按全日制聋校的形式组成口语班,使用普小第三册教材。他们口语习惯好,看话能力也比原聋校的学生好。但是,这群孩子口语内容范围只限于一些简单的生活会话,说写严重脱节,书面语能力远远不如原聋校学生:学生的语言形式和语言内容脱节,一些句子会说但看不懂;学生阅读量少,课文一字一字地读,句子不知其义,多有读破句的现象出现。比如:对于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