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作业前、中、后三环节保证作业有效性

来源 :中学物理·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xxx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业是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效作业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加强应变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体验学习过程中的成就感,获取学习过程中快乐,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对老师而言,作业也是教学成果的一个检验,从中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因此,每位一线教师都应该保证每一次作业的有效性.笔者认为作业有效性保证可以从作业前、作业中、作业后三方面来达成.
  1作业前处理
  1.1作业难易梯度和完成作业时间点的处理
  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设置多层次、多阶梯的作业,这是目前不少教师积极实践的做法,这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更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但是分层布置作业与统一检测之间形成了尖锐矛盾.学生在作业中体验到的成就感在统一检测面前不堪一击;同时这样的分层作业也会给予学生一定负面的心理暗示:A类学生做A类题;B类学生做B类题;C类学生做C类题.2013年3月的中国教育报曾刊登了题为《分层次布置作业弊端多》的文章,其中指出“作业分层布置,的确减轻了一部分学生的压力,但从长远来看,这部分学生会永远停留在知识的表层上,不能深入到知识的里面去.这种人为造成的学生无知,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和步入社会,所形成的危害是无法估量的,它直接影响到学生以后的生存.”因此笔者在作业的布置上做了以下方面的尝试:学习新课内容当日布置与之有关的较易题目,在次日学习新课内容及前一日的作业讲解之后,布置新课内容的较易题目及前一课时的提升较难题.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一是作业的教学环节面向全体学生;二是在解决较易题目之后每个孩子已经获得一定的知识能力和解相关题型的解题能力,跨上一个阶梯后再来解决较难题,就相对容易.经过一个阶段的尝试,笔者所任班级的科学成绩不仅后三分之一的人数在逐渐减少,而且年级前25%的人数也在增加.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表1指标年级后三分之一年级前25%初一上学期期末32.26".58%初一下学期期末25.168.71%初二上学期期末18.759.39%
  从表1数据可以看出:这样的作业不仅能提高基础较弱部分孩子的学习水平,同样也利于优秀学生在学业上的提升.
  1.2作业形式的处理
  传统作业基本为笔答式作业,但笔答式的作业必须及时批改、及时讲解,及时纠错才能达到查漏补缺、巩固知识的目的,否则就是无效作业,既浪费教师的时间也浪费学生的时间.因此在正常上学时间以笔答式为主,这段时间内学生的作业可以做到当日完成,次日批改,次日讲解并纠错.真正做到及时巩固、及时反馈,达成作业教学环节的目标.春假及五一假期、秋假及国庆假期、暑假、寒假应该以生活中的趣味性实验及科学小制作为主.
  如七年级暑期布置鸡蛋在水和醋中的沉浮实验、绿豆日记、制作地球仪、调查报告等.孩子们对这些作业兴趣以及完成的质量与一般作业是不能比较的.
  八年级的春假及五一假期布置制作植物标本.放假前给予标本制作的初步指导,利用假期出游采集植物标本并进行初步制作,回校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后期制作,5月底植物标本向全校展示并评出奖项.类似于这样的作业不仅巩固课堂知识,体验了植物标本的制作过程,也拓展了学生对各种植物的认识,并且也得到了及时反馈和评价.既体现了作业的有效性也体现了作业的趣味性.
  2作业中处理
  在强调“终身学习”的信息时代的今天,学习最重要的不是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而是你能不能看到以及看到多少,能不能想到以及想到多少,因此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思维习惯的养成成为最重要的事情,而独立思考和独立行动对于思维能力和思维习惯的培养至关重要,在作业过程中必须保证学生独立完成作业.而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受到三方面的制约:
  (1)信息时代的另一问题是信息沟通非常方便:手机、网络上的各种聊天工具.这使得学生在家完成作业时进行交流成为可能.
  (2)学生希望提高作业的正确率,并在潜意识中觉得不懂就问或不懂就百度是解决问题很好的方式,而事实效果绝非学生想的这样.就笔者任教的两个班级:一个是初一开始一直带的班级,还有一个是本学期刚刚接手的班级,这两个班的作业质量和单元检测成绩有着非常明显的特征(如表2).
  (2)利用图像中的信息(20 Ω,3 V)和(40 Ω,4 V)求解.
  设电源电压为U,定值电阻为R0,由欧姆定律.
  3 V20 Ω =U-3 VR0,
  4 V40 Ω=U-4 VR0.
  解得U=6 V,R0=20 Ω.
  此题综合利用图像及数学方程解题,图像有“直观、简便、准确”等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点,平常教学中应注重用图像获得信息解题及利用图像处理实验数据获得结论的能力.第二问的列方程解题将是高中解应用题的常用方法,应让学生适应此类方法解题.
  总之,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教育的长期目标,初中物理教师应在与高中物理有衔接的知识点、学习方法及能力培养方面下功夫,以便学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表2班级当天新课作业第二天的提高作业单元检测班级平均分一直任教班级批改感觉不好批改感觉比前一天
  好很多133刚接手班级批改感觉学生
  掌握不错批改感觉和前一天
  差不多117这种批作业感觉和班级平均分的差距非常明显说明了一点:刚接手的班级中一定有不少学生没有独立完成家庭作业.因此在后阶段的作业批改中笔者努力寻找学生作业交流的蛛丝马迹,核实情况,与学生说明利弊并给予一定的监督,同时寻求家长的帮助.在逐步解决该问题的过程中,班级的科学成绩也在稳步提升,连续四次考试的科学成绩各项指标如表3所示.
  表3指标接班前一次统考接班后第一次统考第二次统考第三次统考前21.1.79".58.35%.81%前25.1$.59".58".582.26%前321.035.482.268.71%前404.48A.948.71E.16%前70h.97p.97p.97p.97%后1/339.038.718.715.48%学生的作业交流不仅限于打电话问或百度搜索,还有升级版本,在处理班级事务的过程中笔者了解到:六位学生协商建立关于作业的QQ群,大家分工合作完成各项作业,A同学擅长英语,回家先完成英语作业,B同学擅长数学,回家先完成数学作业,然后拍照上传到QQ群共享,以便大家核对答案.这样涉及的六位学生自认为自己的作业质量大大提高,测试成绩也必然会跟着提升,而事实确恰恰相反,他们的建立群前后两次的年级测试名次如表4所示.
其他文献
科学方法教育在物理教育研究中始终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无论从当前的课程改革的实践还是从提升民族的整体素质的角度来看,做好物理科学方法教学工作,都具有鲜明而深远的时代意义.  1 科学方法教育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物理学是集思想、实验、方法为一体的先导科学.物理学的发展史,是一部记录科学成果的历史,也是总结科学研究方法的历史.物理学的全部发展历史也表明:许多物理学家做出的重大贡献,与他们运用正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我们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体验,借助于学生的体验有效达成三维教学目标,本文选择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这一视角就如何增强学生的体验,落实“限时讲授、合作学习、踊跃展示”的教育方针,最终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的高效达成,谈几点笔者的看法,望能有助于教学实践.  1 提供预习材料,增强预习的效果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学生的高中物理学习亦是如此,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之前就要让学生进入最
评价学生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评价的功能是促进学生改进,激励学生进步,激发学生多向潜能的发挥,从而实现教育的价值.伴随着新课程的不断实践,教育评价的作用日渐凸现,同时也成为制约课改推进的“瓶颈”.在大环境、评价机制不能有效突破的情况下,评价学生是每位教师面临的现实问题.大量的实践表明,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即时、恰当的随机性评价是评价的极其重要方面.尤其在科学课的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表现性
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在我省已经买行了三年,虽然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不少的争议和问题,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着力培养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已成为教育学界的共识.因
在小班化初中物理教学中,中等学习水平的学生占有的数量最大,这类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平平,而且较为安静,常常被教师所忽视.而“隐形学生”的潜能是非常大的.由于“隐形学生”物理基础较好,并且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教师应该在实际的物理教学中,注意对“隐形学生”的关注,积极发现“隐形学生”的优势,并且将其进行有效地利用,使“隐形学生”能够在学习上取得更好的成绩,实现“隐形学生”的良好发展.针对小班化物理教学
新课程教科书上的习题,是经过精选,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教材习题蕴含着丰富、深刻的知识背景,对以教材课后习题为背景的素材进行恰当的引申、拓展、推广,实施变式教
传统的教育理念将教放在首位,形成了“先教后学,课后作业”的教学模式,根据这一理念开展课堂教学,从实际教学效果上看,往往又不甚理想.“先学后教,教学合一”的教学思路,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思维僵化模式,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1 “先学”的内涵、分类及需注意的问题  1.1 “先学”的含义  所谓的“先学”并不是让学生孤立的,盲目的,毫无头绪的学,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学,教师对学生的“先学”加以限
初二学生刚接触物理,知识匮乏,基础薄弱,所以初中物理知识直观、形象,内容更多贴近生活、联系实际,对知识点理解上难度、深度要求低.故很多学生初中阶段物理成绩还不错,但是进入高中,就觉得高一物理难学,物理成绩很不理想.要解决这个“老大难”的问题,笔者认为在初中阶段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知识点的衔接主要有三大块:力学、电学、能的转化与守恒.这几块的内容既是初中物理的重点难点,也是高中物理学习的
在我国刚刚加入WTO后的第一年,职业教育就赢得了良好的开局:国务院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朱基总理、李岚清和吴邦国副总理分别发表了重要讲话;会后,即将颁发《国务院关于大
在高中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物理实验的学习过程中高中生能够有效地培养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对于高中生来说学习生活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比较紧张单调的,繁重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感到枯燥,物理实验的学习能够有效地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有效地改善学生的学习状态,所以在高中物理实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巧妙地利用一切方法让学生融入课堂并不断提高学习上的各方面能力.  1 培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