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深知,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又称为工具学科,具有很强的工具理性特质,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然而,由于这门课的特殊性,导致许多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不高,每次上课,都表现得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致使数学变成了一门弱科,家长为之寒心,教师为之伤神。在课堂教学中,为了矫正学生的不关心没兴趣的状态,教师不仅要对全班每个学生都抱着积极、热情、信任的态度,还要竭力对学生施以情感诱导,给予学生关怀、尊重和理解。那么学生就会得到鼓励,也就敢于大胆开口,提问回答都很积极,活跃了课堂气氛,使教学达到最佳效果,学生的智力水平得到充分的发挥。这种课堂教学易于形成师生情感共鸣,激起师生共同进行教与学的热情,这样才能保持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次我在上课时,提了个问题,班上仅有几只手举了起来,整个课堂上静悄悄的,我以为也许是我提的问题太难了,于是就降低了提问的难度,但学生还是不大愿意举手,终于等到第一个学生站起来回答后,我给予赞扬说:“虽然你说得不是很全面,但我非常感谢你有站起来回答问题的勇气!”没想到我一句简单的话,却给了学生无限的鼓励,调动了学生的积極性,之后课堂上发言踊跃,学生们又活跃起来。可见鼓励学生,给予学生一定勇气,可以让冷清的课堂逐渐热闹起来。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只有当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中,才能使老师的教学工作取得很大的成果,同时这样的言语鼓励也可以使学生心情愉快地学习,把上课当作一种享受学习知识的乐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兴趣往往是学习的先导,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新知的动力。精彩的课堂好比优美的文章,文章开头写好了,就能吸引读者,让人趣味盎然,有经验的老师都比较注重新课的导入,生动有趣、引人入胜的导语,能迅速把学生分散的精神集中到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从而提高整节课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该精心为每堂课都设计精美的导语,以此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目的,以便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一、倾听:模仿数学语言
数学语言不是优美的书面语言,也不同于生活语言,它的特点是准确、简洁和严谨,具有较强的逻辑性。而低年级学生的语言表达往往不够严密,缺乏逻辑性、完整性,语言的组织能力比较弱,这样就阻碍了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正确表达,数学思维得不到正确培养。所以说老师在课堂里的角色是不容低估的,是学生由生活语言向数学语言过渡的导师和引路人。一年级学生刚进入小学阶段,口头表达能力非常有限,回答问题极易语焉不详、残缺不全。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要认真倾听学生发言,及时收集反馈信息,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力求使学生语言表达完整,用词准确。
我们知道,青少年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所以,教师的数学语言风格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语言风格,教师在授课中一定要慎重。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有目的地为学生提供准确的语言模式,让学生知道应该怎样有条理地表达数学语言。如果学生能在课堂上听清楚老师的提问、讲解,那么必定会由“会听”转变到“会说”。
二、阅读:感悟数学语言
数学语言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因此数学阅读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为了能够阅读数学文本,需要学生学会相关的数学术语和符号,依据正确的数学原理分析逻辑关系,才能达到对书本真正理解的要求。同时数学有极高的精确性,每个数学概念、符号、术语都有其精确的含义,没有含糊不清或易产生歧义的词汇,结论对错分明,没有可商讨的空间。因此,数学阅读要求读者认真细致,同时必须勤思多想,真正把数学概念、定理吃透。要想真正地学好数学,使数学素质教育的目标得以落实,使数学不再感到难学,就必须重视数学阅读。这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书看得多的人,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作文水平相对比看得少的人要高。同样,对数学阅读投入时间和精力的多少,也直接影响着他们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好坏。所以,教师需要从数学阅读着手,让学生真正感悟到数学语言的魅力。
三、情境:应用数学语言
一年级学生刚结束无拘无束的幼儿园生活,这个阶段的学生生性活泼,喜欢表现自己,可又不善于表现自己。所以,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若能适时引导,必将能发掘出学生身上巨大的学习潜能。因此,教师要经常创设富有童趣的情境,通过各种策略,促使学生想说话、会说话。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运用数学语言,熟练数学语言。
四、操作:強化数学语言
数学语言是一种特殊的工具语言,它要求用词精确、简练,具有逻辑性强的特征,教师对学生进行语言规范化训练的过程,其实也正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过程,因此在数学中加强对学生数学语言规范化的训练是很有必要的,可以达到一举多得的目的。操作是学生动手和动脑的协同活动,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而语言是思维的外化,是思维的包装形式,知识的融会贯通和内化与相应的智力活动,都必须伴随着语言表述的过程进行内化,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要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教师在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时,要注意多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地叙述操作过程,表述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把动手操作、动脑理解、动口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促进外部的知识感知有效地转化为内部的智力活动,达到深化理解知识的目的。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教学用具的操作过程等,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演示过程,并让学生口述,加深对算理、算法的理解,使知识内化。
五、反思:提升数学语言
定期进行数学学习过程的反思,应是数学课堂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反思,学生能够对自己的数学学习活动过程,进行再思考、再审视,达到查漏补缺的目的,从而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这不仅能提高学生对原有、现有知识的认识,还能更好地实现对后续知识的学习。所以,让学生学会反思,具有极强的作用,让学生在对学习过程的复查中,能够用数学语言准确地表达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这不论是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还是对数学语言的把握,都是一个有价值的提升。低年级学生虽然表达能力有限,但只需正确引导,学生一般便能正确地概括数学知识。
一语概之,低年级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在多年的低年龄段数学课堂教学中,我常常感觉到:低年级学生数学语言表达的培养,是一件繁复的工程,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耐心和精力。只有这样经过长时间的、有计划的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才能得以强化和提升。在我不懈的努力下,我也欣喜地看到了自己的工作成果,在提高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学生的数学思维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以此来说,教师花再多的时间,再多的精力,受再多的苦,再多的累,也心甘情愿了。
一次我在上课时,提了个问题,班上仅有几只手举了起来,整个课堂上静悄悄的,我以为也许是我提的问题太难了,于是就降低了提问的难度,但学生还是不大愿意举手,终于等到第一个学生站起来回答后,我给予赞扬说:“虽然你说得不是很全面,但我非常感谢你有站起来回答问题的勇气!”没想到我一句简单的话,却给了学生无限的鼓励,调动了学生的积極性,之后课堂上发言踊跃,学生们又活跃起来。可见鼓励学生,给予学生一定勇气,可以让冷清的课堂逐渐热闹起来。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只有当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中,才能使老师的教学工作取得很大的成果,同时这样的言语鼓励也可以使学生心情愉快地学习,把上课当作一种享受学习知识的乐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兴趣往往是学习的先导,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新知的动力。精彩的课堂好比优美的文章,文章开头写好了,就能吸引读者,让人趣味盎然,有经验的老师都比较注重新课的导入,生动有趣、引人入胜的导语,能迅速把学生分散的精神集中到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从而提高整节课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该精心为每堂课都设计精美的导语,以此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目的,以便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一、倾听:模仿数学语言
数学语言不是优美的书面语言,也不同于生活语言,它的特点是准确、简洁和严谨,具有较强的逻辑性。而低年级学生的语言表达往往不够严密,缺乏逻辑性、完整性,语言的组织能力比较弱,这样就阻碍了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正确表达,数学思维得不到正确培养。所以说老师在课堂里的角色是不容低估的,是学生由生活语言向数学语言过渡的导师和引路人。一年级学生刚进入小学阶段,口头表达能力非常有限,回答问题极易语焉不详、残缺不全。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要认真倾听学生发言,及时收集反馈信息,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力求使学生语言表达完整,用词准确。
我们知道,青少年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所以,教师的数学语言风格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语言风格,教师在授课中一定要慎重。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有目的地为学生提供准确的语言模式,让学生知道应该怎样有条理地表达数学语言。如果学生能在课堂上听清楚老师的提问、讲解,那么必定会由“会听”转变到“会说”。
二、阅读:感悟数学语言
数学语言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因此数学阅读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为了能够阅读数学文本,需要学生学会相关的数学术语和符号,依据正确的数学原理分析逻辑关系,才能达到对书本真正理解的要求。同时数学有极高的精确性,每个数学概念、符号、术语都有其精确的含义,没有含糊不清或易产生歧义的词汇,结论对错分明,没有可商讨的空间。因此,数学阅读要求读者认真细致,同时必须勤思多想,真正把数学概念、定理吃透。要想真正地学好数学,使数学素质教育的目标得以落实,使数学不再感到难学,就必须重视数学阅读。这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书看得多的人,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作文水平相对比看得少的人要高。同样,对数学阅读投入时间和精力的多少,也直接影响着他们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好坏。所以,教师需要从数学阅读着手,让学生真正感悟到数学语言的魅力。
三、情境:应用数学语言
一年级学生刚结束无拘无束的幼儿园生活,这个阶段的学生生性活泼,喜欢表现自己,可又不善于表现自己。所以,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若能适时引导,必将能发掘出学生身上巨大的学习潜能。因此,教师要经常创设富有童趣的情境,通过各种策略,促使学生想说话、会说话。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运用数学语言,熟练数学语言。
四、操作:強化数学语言
数学语言是一种特殊的工具语言,它要求用词精确、简练,具有逻辑性强的特征,教师对学生进行语言规范化训练的过程,其实也正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过程,因此在数学中加强对学生数学语言规范化的训练是很有必要的,可以达到一举多得的目的。操作是学生动手和动脑的协同活动,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而语言是思维的外化,是思维的包装形式,知识的融会贯通和内化与相应的智力活动,都必须伴随着语言表述的过程进行内化,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要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教师在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时,要注意多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地叙述操作过程,表述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把动手操作、动脑理解、动口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促进外部的知识感知有效地转化为内部的智力活动,达到深化理解知识的目的。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教学用具的操作过程等,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演示过程,并让学生口述,加深对算理、算法的理解,使知识内化。
五、反思:提升数学语言
定期进行数学学习过程的反思,应是数学课堂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反思,学生能够对自己的数学学习活动过程,进行再思考、再审视,达到查漏补缺的目的,从而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这不仅能提高学生对原有、现有知识的认识,还能更好地实现对后续知识的学习。所以,让学生学会反思,具有极强的作用,让学生在对学习过程的复查中,能够用数学语言准确地表达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这不论是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还是对数学语言的把握,都是一个有价值的提升。低年级学生虽然表达能力有限,但只需正确引导,学生一般便能正确地概括数学知识。
一语概之,低年级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在多年的低年龄段数学课堂教学中,我常常感觉到:低年级学生数学语言表达的培养,是一件繁复的工程,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耐心和精力。只有这样经过长时间的、有计划的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才能得以强化和提升。在我不懈的努力下,我也欣喜地看到了自己的工作成果,在提高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学生的数学思维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以此来说,教师花再多的时间,再多的精力,受再多的苦,再多的累,也心甘情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