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学生从小学到高中毕业的十二个学年中,语文学习大体要经历二千三百多个教时(不包括加班教时),学习七百二十余篇课文(语文读本额、课外读物不包括在内)。然而,单从写作的角度看,总感到不尽如人意,作文的困境始终羁绊着学生的手脚。从十几年的教学实践,多年高考阅卷的经验分析,学生作文水平低下,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I. 数典忘祖,垃圾信息过多;
2. 旁征博引,但语言不多;
3. 单一累述,多角度阐述欠缺;
4. 无话可写,篇幅短小乏味;
5. 语言不通,表意含糊混浊。
凡此种种,学生作文水平低下的原因,不得不追究到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上来。
回忆儿时学习语文的经历,先是教师范读课文,然后划定段落层次,学习生字生词,再分析课文内容,归纳中心思想,最后点明文章的写作特点。在这所有环节中,教师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客体。当时教学的指导思想是,教学重点解决的是语词语料的问题,最后点明文章的中心思想及写作技巧,而不解决文章是如何围绕中心思想组材的这个主要问题。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课文很难理解通透,阅读教学对写作所起的作用不大。
进入二十一世纪,伴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教育界又提出双自主(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思想,为了不忽视教师的作用,紧接着又提出双主体(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并存)的说法。教学基本程式得到进一步明确,即:整体感知--局部揣摩--整体感情。这种教学模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参与教学的程度得到大大加强。然而,对中心思想的理解依然放在整体感悟阶段,这样,以例文促写作的作用仍然不大。
现在回顾起来,以往的多次教学改革,重点放到教学方法上、教师行为上,这些改革无疑推动了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但用教材反映主题的教学指导思想始终没有改正过来。应该变材料反映主题为用材料说明主题,变归纳教学法为演绎教学法。也就是说,把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结合起来,加强语文学科写作工具性的教学。
如何加强语文学科写作的教学呢?我们认为,应该以阅读教学为主要阵地。我们经常讲文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因为文学工作者有时间到社会中去,到生活中去体验,去感悟那些直接的信息。然而学生不能,因为学生大部分时间存学校、在课堂,不可能只为了写作而不顾其他学科的学习走出教室,走出学校去体验、去感悟,他们只能在教室里、在教材上去体验、去感悟那些间接的信息。这就要求教师帮助学生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课文。如何利用好课文呢?我们仍可以利用当代语文教学“整体感知--局部揣摩--整体感悟”的基本程式。在整体感知环节,除感知文章的基本框架外,把中心思想前移到这一环节,根据章节前的提示,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然后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如:针对历史人物敏感的“清高”话题,用现代观点对它加以审视,阐释了“清高”这一独特的价值观所具有的心理特征,指出在当今社会保持“清高”,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一可贵精神的现实意义;在局部揣摩环节,分析作者是如何围绕中心思想组织材料的,每部分的大意又是利用哪些语词语料来说明的;在整体感悟环节,教师再次引导学生认识中心思想,进一步认识主题和材料的统一性,明确作者组织的这些材料对说明中心的作用。至此,学生不仅了解了作者是如何围绕中心组材的,同时,对全文的中心思想理解得更加妥帖了。
用材料说明主题的教学方式,就本课而言,有如下几点效果:
第一,双自主思想得到进一步落实。以前让学生预习课文,预习什么?怎么预习?学生不清楚。即使预习,也只是走近教材,不能走进教材,自主学习实际上是一句空话,自主发展又怎能落到实处?学生明确了中心思想后,知道本文要学什么,怎么学习?这样学生才能够积极主动的、有目的的阅读教材。学生能够走进教材,便容易把握本文的学习重点和思路,容易了解到作者用什么方式去说明主题,使学生对全文有整体把握,印象更加深刻。
第二,能够更好地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语文教学不能只讲工具性而不讲人文性,也不能只讲人文性而不讲工具性。如果只讲工具性,语文就失去了灵魂;如果只讲人文性,语文就失去了载体。一个学生能够写出一篇好文章,说明他非常明白文章的中心思想,说明他对人间的真、善、美和假、恶、丑,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通过对这篇文章的学习,学生不仅了解“清高”的历史源流、文化底蕴,还学会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围绕中心选材、组材的方法,同时也能体验文章用词用语的精妙。
第三,对语词语料的学习更加扎实。学生在几十年的学习中,学到不少好的词语和好句子。想一想,又有多少好词好句在写作时能用得上?其根源在于学习课文时,好词好句从课文语境中游离了出来。对游离出来的词语句子,学生只能认识它的外壳,印象不深,寓意不准,在写作时很难用得上,即使用上了又很难说用的妥帖。用材料说明主题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在语境中认识词语句中,认识它的内核。
第四,提高了课外读物、语文读本的阅读质量。学生掌握了用材料说明主题的学习方法之后,能够对文章的语词语料细加揣摩,对文章的结构、技巧都能有所理解和认识,这不仅能积累写文章的材料,还能积累写文章的方法。
I. 数典忘祖,垃圾信息过多;
2. 旁征博引,但语言不多;
3. 单一累述,多角度阐述欠缺;
4. 无话可写,篇幅短小乏味;
5. 语言不通,表意含糊混浊。
凡此种种,学生作文水平低下的原因,不得不追究到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上来。
回忆儿时学习语文的经历,先是教师范读课文,然后划定段落层次,学习生字生词,再分析课文内容,归纳中心思想,最后点明文章的写作特点。在这所有环节中,教师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客体。当时教学的指导思想是,教学重点解决的是语词语料的问题,最后点明文章的中心思想及写作技巧,而不解决文章是如何围绕中心思想组材的这个主要问题。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课文很难理解通透,阅读教学对写作所起的作用不大。
进入二十一世纪,伴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教育界又提出双自主(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思想,为了不忽视教师的作用,紧接着又提出双主体(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并存)的说法。教学基本程式得到进一步明确,即:整体感知--局部揣摩--整体感情。这种教学模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参与教学的程度得到大大加强。然而,对中心思想的理解依然放在整体感悟阶段,这样,以例文促写作的作用仍然不大。
现在回顾起来,以往的多次教学改革,重点放到教学方法上、教师行为上,这些改革无疑推动了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但用教材反映主题的教学指导思想始终没有改正过来。应该变材料反映主题为用材料说明主题,变归纳教学法为演绎教学法。也就是说,把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结合起来,加强语文学科写作工具性的教学。
如何加强语文学科写作的教学呢?我们认为,应该以阅读教学为主要阵地。我们经常讲文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因为文学工作者有时间到社会中去,到生活中去体验,去感悟那些直接的信息。然而学生不能,因为学生大部分时间存学校、在课堂,不可能只为了写作而不顾其他学科的学习走出教室,走出学校去体验、去感悟,他们只能在教室里、在教材上去体验、去感悟那些间接的信息。这就要求教师帮助学生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课文。如何利用好课文呢?我们仍可以利用当代语文教学“整体感知--局部揣摩--整体感悟”的基本程式。在整体感知环节,除感知文章的基本框架外,把中心思想前移到这一环节,根据章节前的提示,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然后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如:针对历史人物敏感的“清高”话题,用现代观点对它加以审视,阐释了“清高”这一独特的价值观所具有的心理特征,指出在当今社会保持“清高”,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一可贵精神的现实意义;在局部揣摩环节,分析作者是如何围绕中心思想组织材料的,每部分的大意又是利用哪些语词语料来说明的;在整体感悟环节,教师再次引导学生认识中心思想,进一步认识主题和材料的统一性,明确作者组织的这些材料对说明中心的作用。至此,学生不仅了解了作者是如何围绕中心组材的,同时,对全文的中心思想理解得更加妥帖了。
用材料说明主题的教学方式,就本课而言,有如下几点效果:
第一,双自主思想得到进一步落实。以前让学生预习课文,预习什么?怎么预习?学生不清楚。即使预习,也只是走近教材,不能走进教材,自主学习实际上是一句空话,自主发展又怎能落到实处?学生明确了中心思想后,知道本文要学什么,怎么学习?这样学生才能够积极主动的、有目的的阅读教材。学生能够走进教材,便容易把握本文的学习重点和思路,容易了解到作者用什么方式去说明主题,使学生对全文有整体把握,印象更加深刻。
第二,能够更好地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语文教学不能只讲工具性而不讲人文性,也不能只讲人文性而不讲工具性。如果只讲工具性,语文就失去了灵魂;如果只讲人文性,语文就失去了载体。一个学生能够写出一篇好文章,说明他非常明白文章的中心思想,说明他对人间的真、善、美和假、恶、丑,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通过对这篇文章的学习,学生不仅了解“清高”的历史源流、文化底蕴,还学会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围绕中心选材、组材的方法,同时也能体验文章用词用语的精妙。
第三,对语词语料的学习更加扎实。学生在几十年的学习中,学到不少好的词语和好句子。想一想,又有多少好词好句在写作时能用得上?其根源在于学习课文时,好词好句从课文语境中游离了出来。对游离出来的词语句子,学生只能认识它的外壳,印象不深,寓意不准,在写作时很难用得上,即使用上了又很难说用的妥帖。用材料说明主题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在语境中认识词语句中,认识它的内核。
第四,提高了课外读物、语文读本的阅读质量。学生掌握了用材料说明主题的学习方法之后,能够对文章的语词语料细加揣摩,对文章的结构、技巧都能有所理解和认识,这不仅能积累写文章的材料,还能积累写文章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