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精品课程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已经完成,其深入发展需要从各个角度去思考。本文从过程出精品的角度,深入分析影响精品课程教学质量的因素,分析网络时代下教师的角色转变,以及如何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辅助教学,消除影响因素,提升精品课程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精品课程 教学革新 过程管理 网络教学
精品课程建设是教育部制订的《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教学改革的核心,直接影响教育质量。
一、精品课程发展状况
教育部计划用五年(2003—2007年)时间建设150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经过五年发展,实际递增情况如下所示:
经过第一阶段从无到有的建设,已经涌现出一大批国家级精品课程。截至2007年,已经评审出国家精品课程1727门,带动起超过6500门省级精品课程和一大批校级精品课程。2007年发布的《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中提出,继续推进国家精品课程建设,2006年至2010年再遴选3000门课程进行重点建设。
精品课程建成并通过网络免费共享,促进了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在全国共享,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普遍提高,但是其深入发展不仅应从数量上继续完备教学体系,更应该从质量上提升,探索适合各类课程的教学模式,促进更多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网络不能仅仅以传递精品课程为目的,更应该探索和发展适应网络的教学管理模式。制造大国少不了劳动者素质的普遍提高,但制造强国需要更多的是拔尖人才的努力创新。
精品课程不仅要有精品教案,更要有严格的教学过程管理,过程出精品已经成为共识。本文分析新形势下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师生的角色所需的转变,并从教学过程的角度探索构建网络教学管理的几点内容。
二、影响精品课程实施的因素
现代大学教师承担众多角色,其中最基础、最重要的是教育者的角色,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达不到精品课程所要求的教学质量。具体表现如下:
1.公众和大学生认为教师的主要职责是致力于教学,但现实情况并非如此。在现代知识观指导下,发现知识的理念已经成为大学教师新的考核标准,以科研成绩为教师的评价方式,把发表文章的数量、申请课题的状况作为硬性指标,同时还将科研成绩与奖金、职称评定挂钩,许多教师在学术研究上花费太多乃至大多数的时间和精力,教师奖励制度早已大大超过了“不发表就完蛋的阶段”。因此,大学教师把更多的精力专注于科研和发表文章上,而很少考虑教学。
2.教育产业化使教师的生存遇到危机。当今学校作为高度组织化的社会结构中的一种基本组成部分而存在,国家除采取直接的政治控制外,还通过对学校单位组织的资源分配和权力授予,拥有直接控制单位组织的权力,教师完全依赖单位而获取社会资源,导致独立性和自由人格在获取利益的过程中自动或主动丧失。正是由于教师丧失了其应该扮演的角色意识,导致缺乏思想者和反思者,教师不再天然具有社会批判权力。
3.大众化教育的发展趋势使得大学的招生规模不断增大,而教师数量的增长却十分缓慢,师生比越来越大,在这样的课堂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角色难以维持。随着招生规模不断增大,大学规模也随之扩大,原有规模不适应新的发展要求,于是新校区建设、校际合并、教学资源统筹规划等问题已经成为当今各大学关注的重点,师生的居住距离越来越远,现实关系也越来越疏远。教师所要面对的已不在是几十个学生,而是几百个学生,在课堂上,教师要忙于完成教学任务,很少有时间及时解答疑问;即使能解答,但面对同样的问题,教师常常要面对多个学生讲解多次。在作业批改方面,教师常常要批改好几百份作业,量大而且非常耗精力和时间,无法杜绝抄袭现象。就实验实习条件而言,常常也因为学生人数众多而显得不足。
很显然,要达到精品的教学效果,必须有足够的精力投入教学,必须实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必须及时批改作业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很显然,徒有精品课程教学,缺乏及时的反馈,肯定不能达到精品课程所要求的教学效果。
4.教师专业知识充足,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欠缺。教师的课程专业知识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但其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则显得不足。精品课程建设,不仅需要熟练使用精品教案所需的众多工具软件,而且要熟悉网络教学环境,利用网络技术实现精品课程的相关教学管理。教师不可能同时具备多方面能力,但精品课程建设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应用。只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才能达到精品课程的效果。
在上述影响因素中,有些需要通过改善学校的管理来完成,有些则可通过信息技术来减轻教师的教学工作量,使其集中精力改进和完善教学。
三、网络的优势及其对大学教师和大学生的角色转变要求
在当今社会中,网络已经成为社会中最重要的信息传播和交流的渠道,精品课程离不开网络,需借助它尽可能地放大教学效果。
网络教学突破传统教室课堂本身的时空局限,师生唯一要做的就是访问网址,教学完全转移到以网址为中心的网络上来。这有助于克服新形势下精品课程教学中的不利因素,减轻教师的工作量,将精力集中于知识创新,提升教学质量上。
为适应网络教学,师生的角色也要发生重要的转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指出: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播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正式职能以外,他还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义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且有创造性的活动:相互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
精品课程建设挑战了传统教学,期待教师转变角色。为了成功实施精品课程,教师需要提高教育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而不再是确定并传授特定的教学内容。学生也应从单纯的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学习者。
四、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解决精品课程建设中的实际问题
精品课程教学关键在于提高学生探究能力,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的实际问题。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需要三方面条件:其一是具有雄厚的知识基础;其二是对于事实和思想作贴切的理解,使理解能够顺理成章、能够符合自己的概念架构;其三是对知识的组织要易于重现和复用。网络条件下的教学更适合于培养的学生探究能力。
1.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不断完善精品课程设计。在网络环境下,教学信息以丰富的超文本形式传递给学生,从根本上革新了传统阅读方式。课程内容、学习者特征、师生交互方式以及课程资源的媒体格式等都在经常发生变化,这决定了教师需要经常调整教学内容、扩展教学资源、改动教学方法与制定教学计划。
网络教学是“创新性学习”,它适应了当今和未来的社会是复杂多变的形式。网络存储了无比巨大的信息量,通过网络可以找到多媒体方式呈现的知识,师生就可在细节或已知的事实原理上少花功夫,而把重点放在如何创造性地运用这些公共的知识以解决问题之上;网络学习本身就是学生探究式学习、发展其创新能力的源泉。
2.充分利用网络性能,建立精品课程的题库体系。网络为减轻教师传统的琐碎工作提供了可能。如果按课程章节建立精品课程题库,每上完一次课,由精品课程学习系统自动从题库中抽取相应部分的题目,随机显示给学生课下完成,不同学生面对不同题目,且显示顺序及选项顺序各不相同,学生根本无法抄袭。作业提交后,系统自动批改,并将错误情况统计后呈现给授课教师,教师就能及时掌握教学情况,将主要精力集中于训练主观综合题、修改完善课程、重新整理知识以及反思教学效果中去。
3.充分利用网络,建立交流讨论体系。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传统的学习中,学习者必须同时同地才能交流讨论,但网络时代中网址是学生交流讨论的中心,在学习过程中碰到的疑问,随时都可留言到精品课程网络上,该信息任何时刻都呈现给每一个浏览该网站的人,从而摆脱了传统学习方式的局限,也解决了新形式下教师与学生居住地相距较远的问题,随时都能建立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渠道。
通过网络建立交流讨论中心对于提高学习效果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表现如下:
(1)学生提出学习过程中所碰到的问题往往是共性问题,反映了教学的弱点,但是问题及其解决方式一旦呈现在网络上,就被所有学生共享,有助于所有学生解决教学中的疑问。传统的答疑,往往只对提问者本人讲解,而未提问的人可能永远都不能真正理解。(2)有力促进了教师和学生的思考。对于问题,教师应尽量少作回答,有时还可抛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教师只解答学生确实不会回答的问题。在学习过程中,每个人的学习能力、提问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各不相同,通过在网络讨论学习,每个人的能力都能得以提高。(3)有力促进了教学资源的共享。并非每个学校都有非常完备的实验设备,对于教学过程中所碰到的问题,要借助实验结果来验证理论分析正确与否,没有实验设备,分析就只能停留在理论上,而通过互联网呈现给有条件的学校,就使问题真正解决。(4)突破了传统以班为单位的小范围的讨论。通过网络,不同教师所授的同一课程学生都可参与讨论,带来不同的思考角度,有助于激发创造火花。随着浏览者人数的增加,有助于形成学习团体。(5)所有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都能保存起来,供后期学生学习借鉴。经过几个回合的积累,最终让每一门学科的全部问题得以解决。
4.建立精品课程的评量体系。精品课程的目标就是通过采用多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及手段,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成绩好坏是基于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掌握应用程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考了多少、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多少却无法得知,学生的学习永远维持在过去知识已有的水平上,无法适应新社会迅速发展的需要。
在当今的社会里,知识总量呈几何级数剧增,而且知识的折旧率提高。这就意味着一个人再也不可能凭借在校的数年就学会终其一生知识,他只有掌握学习方法,才能适应千变万化的世界。
网络教学除了能够考核传统教学中的知识点外,还能够将学生提问的次数、参与问题讨论的次数等情况纳入成绩考核的范围,系统自动统计学生的参预情况,促使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真正达到精品课程的教学目标。
五、总结语
精品课程建设是一个综合系统工程,是一项随时空延续的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在进行精品课程教学的同时,不仅要有精品教案,更要有精致的教学过程管理,才能真正达到精品课程的教学效果,才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报[N].2007年9月30日.
[2]高利明.数字化环境对高校教师能力素质的挑战[J].中国大学教学,2005年第7期.
[3]刘嫚.大学教师的角色[J].理工高教研究,2007年第5期.
[4]蔡广艳.网络教学环境下教师角色和作用的转变[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关键词:精品课程 教学革新 过程管理 网络教学
精品课程建设是教育部制订的《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教学改革的核心,直接影响教育质量。
一、精品课程发展状况
教育部计划用五年(2003—2007年)时间建设150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经过五年发展,实际递增情况如下所示:
经过第一阶段从无到有的建设,已经涌现出一大批国家级精品课程。截至2007年,已经评审出国家精品课程1727门,带动起超过6500门省级精品课程和一大批校级精品课程。2007年发布的《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中提出,继续推进国家精品课程建设,2006年至2010年再遴选3000门课程进行重点建设。
精品课程建成并通过网络免费共享,促进了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在全国共享,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普遍提高,但是其深入发展不仅应从数量上继续完备教学体系,更应该从质量上提升,探索适合各类课程的教学模式,促进更多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网络不能仅仅以传递精品课程为目的,更应该探索和发展适应网络的教学管理模式。制造大国少不了劳动者素质的普遍提高,但制造强国需要更多的是拔尖人才的努力创新。
精品课程不仅要有精品教案,更要有严格的教学过程管理,过程出精品已经成为共识。本文分析新形势下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师生的角色所需的转变,并从教学过程的角度探索构建网络教学管理的几点内容。
二、影响精品课程实施的因素
现代大学教师承担众多角色,其中最基础、最重要的是教育者的角色,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达不到精品课程所要求的教学质量。具体表现如下:
1.公众和大学生认为教师的主要职责是致力于教学,但现实情况并非如此。在现代知识观指导下,发现知识的理念已经成为大学教师新的考核标准,以科研成绩为教师的评价方式,把发表文章的数量、申请课题的状况作为硬性指标,同时还将科研成绩与奖金、职称评定挂钩,许多教师在学术研究上花费太多乃至大多数的时间和精力,教师奖励制度早已大大超过了“不发表就完蛋的阶段”。因此,大学教师把更多的精力专注于科研和发表文章上,而很少考虑教学。
2.教育产业化使教师的生存遇到危机。当今学校作为高度组织化的社会结构中的一种基本组成部分而存在,国家除采取直接的政治控制外,还通过对学校单位组织的资源分配和权力授予,拥有直接控制单位组织的权力,教师完全依赖单位而获取社会资源,导致独立性和自由人格在获取利益的过程中自动或主动丧失。正是由于教师丧失了其应该扮演的角色意识,导致缺乏思想者和反思者,教师不再天然具有社会批判权力。
3.大众化教育的发展趋势使得大学的招生规模不断增大,而教师数量的增长却十分缓慢,师生比越来越大,在这样的课堂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角色难以维持。随着招生规模不断增大,大学规模也随之扩大,原有规模不适应新的发展要求,于是新校区建设、校际合并、教学资源统筹规划等问题已经成为当今各大学关注的重点,师生的居住距离越来越远,现实关系也越来越疏远。教师所要面对的已不在是几十个学生,而是几百个学生,在课堂上,教师要忙于完成教学任务,很少有时间及时解答疑问;即使能解答,但面对同样的问题,教师常常要面对多个学生讲解多次。在作业批改方面,教师常常要批改好几百份作业,量大而且非常耗精力和时间,无法杜绝抄袭现象。就实验实习条件而言,常常也因为学生人数众多而显得不足。
很显然,要达到精品的教学效果,必须有足够的精力投入教学,必须实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必须及时批改作业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很显然,徒有精品课程教学,缺乏及时的反馈,肯定不能达到精品课程所要求的教学效果。
4.教师专业知识充足,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欠缺。教师的课程专业知识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但其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则显得不足。精品课程建设,不仅需要熟练使用精品教案所需的众多工具软件,而且要熟悉网络教学环境,利用网络技术实现精品课程的相关教学管理。教师不可能同时具备多方面能力,但精品课程建设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应用。只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才能达到精品课程的效果。
在上述影响因素中,有些需要通过改善学校的管理来完成,有些则可通过信息技术来减轻教师的教学工作量,使其集中精力改进和完善教学。
三、网络的优势及其对大学教师和大学生的角色转变要求
在当今社会中,网络已经成为社会中最重要的信息传播和交流的渠道,精品课程离不开网络,需借助它尽可能地放大教学效果。
网络教学突破传统教室课堂本身的时空局限,师生唯一要做的就是访问网址,教学完全转移到以网址为中心的网络上来。这有助于克服新形势下精品课程教学中的不利因素,减轻教师的工作量,将精力集中于知识创新,提升教学质量上。
为适应网络教学,师生的角色也要发生重要的转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指出: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播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正式职能以外,他还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义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且有创造性的活动:相互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
精品课程建设挑战了传统教学,期待教师转变角色。为了成功实施精品课程,教师需要提高教育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而不再是确定并传授特定的教学内容。学生也应从单纯的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学习者。
四、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解决精品课程建设中的实际问题
精品课程教学关键在于提高学生探究能力,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的实际问题。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需要三方面条件:其一是具有雄厚的知识基础;其二是对于事实和思想作贴切的理解,使理解能够顺理成章、能够符合自己的概念架构;其三是对知识的组织要易于重现和复用。网络条件下的教学更适合于培养的学生探究能力。
1.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不断完善精品课程设计。在网络环境下,教学信息以丰富的超文本形式传递给学生,从根本上革新了传统阅读方式。课程内容、学习者特征、师生交互方式以及课程资源的媒体格式等都在经常发生变化,这决定了教师需要经常调整教学内容、扩展教学资源、改动教学方法与制定教学计划。
网络教学是“创新性学习”,它适应了当今和未来的社会是复杂多变的形式。网络存储了无比巨大的信息量,通过网络可以找到多媒体方式呈现的知识,师生就可在细节或已知的事实原理上少花功夫,而把重点放在如何创造性地运用这些公共的知识以解决问题之上;网络学习本身就是学生探究式学习、发展其创新能力的源泉。
2.充分利用网络性能,建立精品课程的题库体系。网络为减轻教师传统的琐碎工作提供了可能。如果按课程章节建立精品课程题库,每上完一次课,由精品课程学习系统自动从题库中抽取相应部分的题目,随机显示给学生课下完成,不同学生面对不同题目,且显示顺序及选项顺序各不相同,学生根本无法抄袭。作业提交后,系统自动批改,并将错误情况统计后呈现给授课教师,教师就能及时掌握教学情况,将主要精力集中于训练主观综合题、修改完善课程、重新整理知识以及反思教学效果中去。
3.充分利用网络,建立交流讨论体系。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传统的学习中,学习者必须同时同地才能交流讨论,但网络时代中网址是学生交流讨论的中心,在学习过程中碰到的疑问,随时都可留言到精品课程网络上,该信息任何时刻都呈现给每一个浏览该网站的人,从而摆脱了传统学习方式的局限,也解决了新形式下教师与学生居住地相距较远的问题,随时都能建立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渠道。
通过网络建立交流讨论中心对于提高学习效果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表现如下:
(1)学生提出学习过程中所碰到的问题往往是共性问题,反映了教学的弱点,但是问题及其解决方式一旦呈现在网络上,就被所有学生共享,有助于所有学生解决教学中的疑问。传统的答疑,往往只对提问者本人讲解,而未提问的人可能永远都不能真正理解。(2)有力促进了教师和学生的思考。对于问题,教师应尽量少作回答,有时还可抛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教师只解答学生确实不会回答的问题。在学习过程中,每个人的学习能力、提问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各不相同,通过在网络讨论学习,每个人的能力都能得以提高。(3)有力促进了教学资源的共享。并非每个学校都有非常完备的实验设备,对于教学过程中所碰到的问题,要借助实验结果来验证理论分析正确与否,没有实验设备,分析就只能停留在理论上,而通过互联网呈现给有条件的学校,就使问题真正解决。(4)突破了传统以班为单位的小范围的讨论。通过网络,不同教师所授的同一课程学生都可参与讨论,带来不同的思考角度,有助于激发创造火花。随着浏览者人数的增加,有助于形成学习团体。(5)所有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都能保存起来,供后期学生学习借鉴。经过几个回合的积累,最终让每一门学科的全部问题得以解决。
4.建立精品课程的评量体系。精品课程的目标就是通过采用多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及手段,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成绩好坏是基于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掌握应用程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考了多少、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多少却无法得知,学生的学习永远维持在过去知识已有的水平上,无法适应新社会迅速发展的需要。
在当今的社会里,知识总量呈几何级数剧增,而且知识的折旧率提高。这就意味着一个人再也不可能凭借在校的数年就学会终其一生知识,他只有掌握学习方法,才能适应千变万化的世界。
网络教学除了能够考核传统教学中的知识点外,还能够将学生提问的次数、参与问题讨论的次数等情况纳入成绩考核的范围,系统自动统计学生的参预情况,促使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真正达到精品课程的教学目标。
五、总结语
精品课程建设是一个综合系统工程,是一项随时空延续的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在进行精品课程教学的同时,不仅要有精品教案,更要有精致的教学过程管理,才能真正达到精品课程的教学效果,才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报[N].2007年9月30日.
[2]高利明.数字化环境对高校教师能力素质的挑战[J].中国大学教学,2005年第7期.
[3]刘嫚.大学教师的角色[J].理工高教研究,2007年第5期.
[4]蔡广艳.网络教学环境下教师角色和作用的转变[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