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好之”、“乐之”方能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方能以学为乐,欲罢不能。学习兴趣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学生只有对历史课有浓厚的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和富有创造性地去完成学习任务。
当前,历史课教学,由于教材内容抽象乏味以及学生学习动机、目的不明确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学习兴趣不浓,造成教学效果低下,已成为目前历史教学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要使历史课真正受学生欢迎,历史教师除提高自身素质外,还必须进行历史课课堂教学改革。着力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趣味十足地积极开动脑筋去思索、去探求,从而达到更佳的教学效果。本文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几点浅见。
一、激发学习兴趣的基本途径
1、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俗话说:“爱屋及乌”。学生喜欢这位老师,就相信老师讲授的道理,愿意学习老师讲授的知识,自然就对老师讲的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学生如果不喜欢,甚至害怕这位老师,要想让他们对这位老师所授的课程感兴趣是很困难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学习气氛,给学生多一些民主和自由,多一点尊重和宽容,多一份关怀和鼓励,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对教师充满亲切感和信赖感,怀着期待、信任、愉快的心情来上课,学习的兴趣就更浓厚。
2、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激励成功
学习信心不足,自卑心强,怀疑自己的学习潜力,这样不可能产生学习兴趣。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抽取某校18个班部分学生的名单留给学校,并说他们都是“天才”的学生,8个月后,他来该校复试,结果他名单上的学生成绩增长很快,求知欲旺盛。事实上这些学生名单都是随机抽取的,学生并非天才。罗森塔尔通过自己的“真实的谎言”暗示教师,从而坚定了他们对名单上学生的信心,在教师的信任和爱护下,这些学生更加自尊、自信、自强。罗森塔尔效应说明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为学生提供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善于发现和利用他们的闪光点,用幽默的语言激励学生,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学生的成功,都及时表扬和鼓励,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成功感,以增强其信心。学生经常受到激励、鼓舞就会产生肯定性愉悦性的心理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创设学生乐学的情境
创设学生乐学的情境,把学生带入“引人入胜”的境地,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育心理学认为:情境教学注意激发学生无意识的心理活动的参与,并与有意识的心理活动相统一,能减轻和消除学生的心理压力,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进入学习最佳心理状态。良好的环境可以唤起学生对真理的追求欲望,有助于启迪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问题。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处于乐观的情境中可以产生愉快的情感,在乐观的环境里、心情愉快,兴趣会油然而生。
乐学情境的创设,要求教师提供最佳的教学环境和活动场所,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结构,把书本知识化为血肉丰满、生动活泼的形象,在教法上改变过去单一的“满堂灌”的注入式教法,将讨论式、对话式、辩论式、演讲式等教法引入课堂教学,把学生带入探求新知的乐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运用知识的效果激励学生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发端于动机,伴随着行动过程,落实在行动结果的满足上。这就是说,学生学习有愿望、有行动,但行动结果没有满足感,难以产生兴趣。学生通过学习获得某种启迪,受到了教益,学到了真本领,他们觉得学了有用、有效果,就会极大地增强学生的兴趣和热情。教育心理学家阿特金森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反映倾向的强度,决定于可能获得一定的效果。因此,教学时教师要把学习后的有用结果告诉学生,用学科知识的效果去激励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得到喜悦感,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欢乐,获得学有所得的满足感。学习的内部诱因得到了正强化,这会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针对目前学生认为学习历史课没有用,学习是为了应付考试的实际,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学习的目的性、重要性教育,教育时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学用结合原则,阐述历史课的实用性和有效性。要发挥历史科以史为鉴的独特功能。历史课涉及到过去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都可以用来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现实材料为背景,编写课后思考题,有意识地让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实际问题,以提高学生的能力。长久坚持,学生就会从“为用而学”发展到“越学越有用”、“越有用越想学”的境界。这是学习历史科的价值所在,这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
5、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历史教学,把文字、声音、图象、动画结合起来,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创设主动有趣的教学情景,使枯燥的理论生动化,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强烈刺激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等各种感官,使历史知识变得生动有趣,使历史课堂变得富有吸引力,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6、开展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
开展历史探究活动,可以使学生在获得历史知识的同时,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体验探究的乐趣,形成和发展探究能力。探究学习更具有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 以培养学生科学的情感。历史的探究活动,选题上可从学生实际出发,力求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例如,开展社会调查、人物访谈、考察历史遗址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将会有更浓厚的兴趣。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本要求
1.要优化教师形象,提高人格魅力
“身教最为贵,知行不可分。”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应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完美的人格。如果老师的师德与学生的期望相去甚远,甚至背道而驰,学生就会对历史课内容的科学性、可信性产生怀疑。相反,如果老师的师德形象与学生期望一致,或者更好,学生就会由敬佩老师的人格而坚信历史课的科学性,从而对历史课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要了解学生,增强教与学的和谐性
在改革开放的时代,中学生的心理受到社会变化发展的制约。日益增加的信息传播渠道,使各种价值观、政治文化思潮及生活方式和传统观念交织在一起向他们渗透,市场经济的冲击波也在不断向他们辐射。为此,我们必须彻底改变历史课教学照本宣科的状况,在理通教材的基础上,从社会生活中广泛收集活生生的现实材料,如国际的、国内的、历史的、现实的、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信息,和教材有关内容联系起来,引起他们的兴趣。
3.要积累丰富的材料
历史课要受到学生的欢迎,必须汲取书报、电视、广播等的营养,积累社会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将有用的材料、信息,系统地进行编码,贮存起来,随时可用。这样就不至于使历史课上得干巴巴的枯燥乏味。
4.要下功夫研究讲功
《学记》中说:“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其藏,罕譬而喻,可谓继其志矣。”历史教师要把抽象的理论,课本的死知识讲活,具有吸引力,使学生兴致浓厚,就必须广采百家语言之长。要向哲学学习语言的深刻;向逻辑学学习语言的严谨;向语言学学习语言的规范;向相声学习语言的幽默;向群众学习语言的通俗。如果教师具备深厚的语言功底,既吃透教材精神,又掌握形象丰富的素材,那么,历史课一定会具有吸引力和说服力。
5.要注意讲课的节奏
课堂教学需要讲究节奏的变化,要有张有弛,教学节奏的掌握要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课堂上的自学、设问、讲授速度要和学生的思维水平相符。过快的节奏,不易使学生听清楚,而且使学生缺乏思考和消化的余地,更易使学生产生紧张和疲劳。过慢的节奏,容易使学生精神松懈,分散学习的注意力。没有快慢变化的节奏也容易引发学生的一种习惯性抑制心理而削弱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习的热情,收不到预期的效果。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教师应当始终把引发学习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即个体兴趣和求知欲摆在首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各科都要注意的问题,作为历史课来讲更为重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和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勇于探索,就一定能找到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有效途径。
(作者联通:537504广西容县灵山中学)
当前,历史课教学,由于教材内容抽象乏味以及学生学习动机、目的不明确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学习兴趣不浓,造成教学效果低下,已成为目前历史教学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要使历史课真正受学生欢迎,历史教师除提高自身素质外,还必须进行历史课课堂教学改革。着力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趣味十足地积极开动脑筋去思索、去探求,从而达到更佳的教学效果。本文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几点浅见。
一、激发学习兴趣的基本途径
1、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俗话说:“爱屋及乌”。学生喜欢这位老师,就相信老师讲授的道理,愿意学习老师讲授的知识,自然就对老师讲的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学生如果不喜欢,甚至害怕这位老师,要想让他们对这位老师所授的课程感兴趣是很困难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学习气氛,给学生多一些民主和自由,多一点尊重和宽容,多一份关怀和鼓励,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对教师充满亲切感和信赖感,怀着期待、信任、愉快的心情来上课,学习的兴趣就更浓厚。
2、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激励成功
学习信心不足,自卑心强,怀疑自己的学习潜力,这样不可能产生学习兴趣。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抽取某校18个班部分学生的名单留给学校,并说他们都是“天才”的学生,8个月后,他来该校复试,结果他名单上的学生成绩增长很快,求知欲旺盛。事实上这些学生名单都是随机抽取的,学生并非天才。罗森塔尔通过自己的“真实的谎言”暗示教师,从而坚定了他们对名单上学生的信心,在教师的信任和爱护下,这些学生更加自尊、自信、自强。罗森塔尔效应说明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为学生提供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善于发现和利用他们的闪光点,用幽默的语言激励学生,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学生的成功,都及时表扬和鼓励,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成功感,以增强其信心。学生经常受到激励、鼓舞就会产生肯定性愉悦性的心理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创设学生乐学的情境
创设学生乐学的情境,把学生带入“引人入胜”的境地,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育心理学认为:情境教学注意激发学生无意识的心理活动的参与,并与有意识的心理活动相统一,能减轻和消除学生的心理压力,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进入学习最佳心理状态。良好的环境可以唤起学生对真理的追求欲望,有助于启迪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问题。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处于乐观的情境中可以产生愉快的情感,在乐观的环境里、心情愉快,兴趣会油然而生。
乐学情境的创设,要求教师提供最佳的教学环境和活动场所,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结构,把书本知识化为血肉丰满、生动活泼的形象,在教法上改变过去单一的“满堂灌”的注入式教法,将讨论式、对话式、辩论式、演讲式等教法引入课堂教学,把学生带入探求新知的乐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运用知识的效果激励学生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发端于动机,伴随着行动过程,落实在行动结果的满足上。这就是说,学生学习有愿望、有行动,但行动结果没有满足感,难以产生兴趣。学生通过学习获得某种启迪,受到了教益,学到了真本领,他们觉得学了有用、有效果,就会极大地增强学生的兴趣和热情。教育心理学家阿特金森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反映倾向的强度,决定于可能获得一定的效果。因此,教学时教师要把学习后的有用结果告诉学生,用学科知识的效果去激励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得到喜悦感,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欢乐,获得学有所得的满足感。学习的内部诱因得到了正强化,这会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针对目前学生认为学习历史课没有用,学习是为了应付考试的实际,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学习的目的性、重要性教育,教育时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学用结合原则,阐述历史课的实用性和有效性。要发挥历史科以史为鉴的独特功能。历史课涉及到过去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都可以用来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现实材料为背景,编写课后思考题,有意识地让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实际问题,以提高学生的能力。长久坚持,学生就会从“为用而学”发展到“越学越有用”、“越有用越想学”的境界。这是学习历史科的价值所在,这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
5、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历史教学,把文字、声音、图象、动画结合起来,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创设主动有趣的教学情景,使枯燥的理论生动化,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强烈刺激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等各种感官,使历史知识变得生动有趣,使历史课堂变得富有吸引力,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6、开展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
开展历史探究活动,可以使学生在获得历史知识的同时,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体验探究的乐趣,形成和发展探究能力。探究学习更具有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 以培养学生科学的情感。历史的探究活动,选题上可从学生实际出发,力求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例如,开展社会调查、人物访谈、考察历史遗址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将会有更浓厚的兴趣。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本要求
1.要优化教师形象,提高人格魅力
“身教最为贵,知行不可分。”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应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完美的人格。如果老师的师德与学生的期望相去甚远,甚至背道而驰,学生就会对历史课内容的科学性、可信性产生怀疑。相反,如果老师的师德形象与学生期望一致,或者更好,学生就会由敬佩老师的人格而坚信历史课的科学性,从而对历史课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要了解学生,增强教与学的和谐性
在改革开放的时代,中学生的心理受到社会变化发展的制约。日益增加的信息传播渠道,使各种价值观、政治文化思潮及生活方式和传统观念交织在一起向他们渗透,市场经济的冲击波也在不断向他们辐射。为此,我们必须彻底改变历史课教学照本宣科的状况,在理通教材的基础上,从社会生活中广泛收集活生生的现实材料,如国际的、国内的、历史的、现实的、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信息,和教材有关内容联系起来,引起他们的兴趣。
3.要积累丰富的材料
历史课要受到学生的欢迎,必须汲取书报、电视、广播等的营养,积累社会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将有用的材料、信息,系统地进行编码,贮存起来,随时可用。这样就不至于使历史课上得干巴巴的枯燥乏味。
4.要下功夫研究讲功
《学记》中说:“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其藏,罕譬而喻,可谓继其志矣。”历史教师要把抽象的理论,课本的死知识讲活,具有吸引力,使学生兴致浓厚,就必须广采百家语言之长。要向哲学学习语言的深刻;向逻辑学学习语言的严谨;向语言学学习语言的规范;向相声学习语言的幽默;向群众学习语言的通俗。如果教师具备深厚的语言功底,既吃透教材精神,又掌握形象丰富的素材,那么,历史课一定会具有吸引力和说服力。
5.要注意讲课的节奏
课堂教学需要讲究节奏的变化,要有张有弛,教学节奏的掌握要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课堂上的自学、设问、讲授速度要和学生的思维水平相符。过快的节奏,不易使学生听清楚,而且使学生缺乏思考和消化的余地,更易使学生产生紧张和疲劳。过慢的节奏,容易使学生精神松懈,分散学习的注意力。没有快慢变化的节奏也容易引发学生的一种习惯性抑制心理而削弱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习的热情,收不到预期的效果。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教师应当始终把引发学习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即个体兴趣和求知欲摆在首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各科都要注意的问题,作为历史课来讲更为重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和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勇于探索,就一定能找到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有效途径。
(作者联通:537504广西容县灵山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