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历史课兴趣的激发

来源 :中国人民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kjzh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好之”、“乐之”方能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方能以学为乐,欲罢不能。学习兴趣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学生只有对历史课有浓厚的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和富有创造性地去完成学习任务。
  当前,历史课教学,由于教材内容抽象乏味以及学生学习动机、目的不明确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学习兴趣不浓,造成教学效果低下,已成为目前历史教学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要使历史课真正受学生欢迎,历史教师除提高自身素质外,还必须进行历史课课堂教学改革。着力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趣味十足地积极开动脑筋去思索、去探求,从而达到更佳的教学效果。本文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几点浅见。
  
  一、激发学习兴趣的基本途径
  
  1、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俗话说:“爱屋及乌”。学生喜欢这位老师,就相信老师讲授的道理,愿意学习老师讲授的知识,自然就对老师讲的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学生如果不喜欢,甚至害怕这位老师,要想让他们对这位老师所授的课程感兴趣是很困难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学习气氛,给学生多一些民主和自由,多一点尊重和宽容,多一份关怀和鼓励,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对教师充满亲切感和信赖感,怀着期待、信任、愉快的心情来上课,学习的兴趣就更浓厚。
  2、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激励成功
  学习信心不足,自卑心强,怀疑自己的学习潜力,这样不可能产生学习兴趣。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抽取某校18个班部分学生的名单留给学校,并说他们都是“天才”的学生,8个月后,他来该校复试,结果他名单上的学生成绩增长很快,求知欲旺盛。事实上这些学生名单都是随机抽取的,学生并非天才。罗森塔尔通过自己的“真实的谎言”暗示教师,从而坚定了他们对名单上学生的信心,在教师的信任和爱护下,这些学生更加自尊、自信、自强。罗森塔尔效应说明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为学生提供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善于发现和利用他们的闪光点,用幽默的语言激励学生,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学生的成功,都及时表扬和鼓励,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成功感,以增强其信心。学生经常受到激励、鼓舞就会产生肯定性愉悦性的心理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创设学生乐学的情境
  创设学生乐学的情境,把学生带入“引人入胜”的境地,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育心理学认为:情境教学注意激发学生无意识的心理活动的参与,并与有意识的心理活动相统一,能减轻和消除学生的心理压力,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进入学习最佳心理状态。良好的环境可以唤起学生对真理的追求欲望,有助于启迪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问题。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处于乐观的情境中可以产生愉快的情感,在乐观的环境里、心情愉快,兴趣会油然而生。
  乐学情境的创设,要求教师提供最佳的教学环境和活动场所,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结构,把书本知识化为血肉丰满、生动活泼的形象,在教法上改变过去单一的“满堂灌”的注入式教法,将讨论式、对话式、辩论式、演讲式等教法引入课堂教学,把学生带入探求新知的乐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运用知识的效果激励学生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发端于动机,伴随着行动过程,落实在行动结果的满足上。这就是说,学生学习有愿望、有行动,但行动结果没有满足感,难以产生兴趣。学生通过学习获得某种启迪,受到了教益,学到了真本领,他们觉得学了有用、有效果,就会极大地增强学生的兴趣和热情。教育心理学家阿特金森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反映倾向的强度,决定于可能获得一定的效果。因此,教学时教师要把学习后的有用结果告诉学生,用学科知识的效果去激励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得到喜悦感,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欢乐,获得学有所得的满足感。学习的内部诱因得到了正强化,这会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针对目前学生认为学习历史课没有用,学习是为了应付考试的实际,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学习的目的性、重要性教育,教育时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学用结合原则,阐述历史课的实用性和有效性。要发挥历史科以史为鉴的独特功能。历史课涉及到过去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都可以用来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现实材料为背景,编写课后思考题,有意识地让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实际问题,以提高学生的能力。长久坚持,学生就会从“为用而学”发展到“越学越有用”、“越有用越想学”的境界。这是学习历史科的价值所在,这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
  5、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历史教学,把文字、声音、图象、动画结合起来,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创设主动有趣的教学情景,使枯燥的理论生动化,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强烈刺激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等各种感官,使历史知识变得生动有趣,使历史课堂变得富有吸引力,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6、开展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
  开展历史探究活动,可以使学生在获得历史知识的同时,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体验探究的乐趣,形成和发展探究能力。探究学习更具有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 以培养学生科学的情感。历史的探究活动,选题上可从学生实际出发,力求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例如,开展社会调查、人物访谈、考察历史遗址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将会有更浓厚的兴趣。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本要求
  
  1.要优化教师形象,提高人格魅力
  “身教最为贵,知行不可分。”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应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完美的人格。如果老师的师德与学生的期望相去甚远,甚至背道而驰,学生就会对历史课内容的科学性、可信性产生怀疑。相反,如果老师的师德形象与学生期望一致,或者更好,学生就会由敬佩老师的人格而坚信历史课的科学性,从而对历史课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要了解学生,增强教与学的和谐性
  在改革开放的时代,中学生的心理受到社会变化发展的制约。日益增加的信息传播渠道,使各种价值观、政治文化思潮及生活方式和传统观念交织在一起向他们渗透,市场经济的冲击波也在不断向他们辐射。为此,我们必须彻底改变历史课教学照本宣科的状况,在理通教材的基础上,从社会生活中广泛收集活生生的现实材料,如国际的、国内的、历史的、现实的、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信息,和教材有关内容联系起来,引起他们的兴趣。
  3.要积累丰富的材料
  历史课要受到学生的欢迎,必须汲取书报、电视、广播等的营养,积累社会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将有用的材料、信息,系统地进行编码,贮存起来,随时可用。这样就不至于使历史课上得干巴巴的枯燥乏味。
  4.要下功夫研究讲功
  《学记》中说:“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其藏,罕譬而喻,可谓继其志矣。”历史教师要把抽象的理论,课本的死知识讲活,具有吸引力,使学生兴致浓厚,就必须广采百家语言之长。要向哲学学习语言的深刻;向逻辑学学习语言的严谨;向语言学学习语言的规范;向相声学习语言的幽默;向群众学习语言的通俗。如果教师具备深厚的语言功底,既吃透教材精神,又掌握形象丰富的素材,那么,历史课一定会具有吸引力和说服力。
  5.要注意讲课的节奏
  课堂教学需要讲究节奏的变化,要有张有弛,教学节奏的掌握要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课堂上的自学、设问、讲授速度要和学生的思维水平相符。过快的节奏,不易使学生听清楚,而且使学生缺乏思考和消化的余地,更易使学生产生紧张和疲劳。过慢的节奏,容易使学生精神松懈,分散学习的注意力。没有快慢变化的节奏也容易引发学生的一种习惯性抑制心理而削弱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习的热情,收不到预期的效果。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教师应当始终把引发学习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即个体兴趣和求知欲摆在首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各科都要注意的问题,作为历史课来讲更为重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和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勇于探索,就一定能找到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有效途径。
  (作者联通:537504广西容县灵山中学)
其他文献
新课程要求教师树立创新意识,形成教学个性。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求教师在充分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学科特点、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以教材为载体,灵活有效地组织教学,拓展课堂教学的空间。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教材内容与教学方式综合优化的过程,是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的过程,是教师智慧与学生创造力的有效融合的过程。    一、教材是什么     叶圣陶先生对教材有过精辟的诊断:“语文教材无非是
期刊
我们学校是团堡镇小学的一个教学点,地处海拔160米的高山上,常年只有50来个学生,两个老师。工作条件艰苦我们不怕,但就是焦虑如何去提高教学质量。学生的家庭条件大都困难,学生得不到良好的家庭辅导,往往一放学就要帮家长忙家务,放牛羊或打猪草,再加上这些学生本身又贪玩,对数学学习很难产生兴趣。针对这个问题,我把如何提高数学学习效率作为研究课题。在教学实践中我观察发现,许多学生对老师费心批改的作业根本不看
期刊
在我们贫困山区的农村学校,语文教师感到最难教的就是作文,对于学生感到最不好做的作业也是作文。结合我近三十年的教学,感到从以下五个方面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比较有效的。    一、引导细致观察    不少学生写作文总觉得“没什么可写,”满足于生硬编造,脱离实际,“字不够,淡话凑。”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学会细致观察。一次我以“晚霞”为题要求学生作文,竟然有好几个学生不知晚霞是什么,写作时
期刊
周恩来于1910年随伯父到奉天省银州(今辽宁铁岭市)银岗书院并在奉天(今沈阳市)东关模范学校读书。1913年8月考入天津南开学校。1917年9月赴日本留学。1919年回国,9月入南开大学,在五四运动中成为天津学生界的领导人,并与运动中的其他活动分子共同组织进步团体觉悟社。五四时期正好是中国青年学子思想转变的关键时期,他们在封建思想的教育中逐渐接受了新思想的洗礼,民主与科学在这一时期深入人心,作为中
期刊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合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感性认识;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既能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素质,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 现代教学手段辅助 语文教学    语文课中合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形象性、直观性、情感性,它比传统的教学手
期刊
语文是诗意的语文,诗意的语文课,如细雨清风,滋润学生,一个语文教师也应该是一个诗意的语文教师,幽默风趣,提高课堂教学的品味。  诗意是充满激情的,充满爱心的。一个诗意的语文教师,不仅要有理论的支持,而且要有深厚的文学底蕴,更重要的是人格的力量。有些语文教师,认为语文教学知识简单,无非是识字、写字、读文、背诵、习作等,把这些教好了,小学语文也就不成问题了。其实,小学语文看似简单,可是它包容丰富的内涵
期刊
在新课程改革中,小学英语提倡的是任务型教学法,更加强调“双主”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如果把一堂课比作一场戏的话,作为教学主导者的教师,便是这场戏的导演。在课堂上教师如果能恰当地应用体态语,如面部表情、手势、目光接触、身体距离等就会使课堂教学更丰富,更深刻,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1、表情运用的艺术  这里所说的表情,主要指面部表情。面部表情是人类社会的一种“世界语”,
期刊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因此,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这无疑为我们奏响了“生活德育”的旋律,我们应以生活为土壤,进行德育教育。    一、调
期刊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已进入多年了,小学语文课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课改的全新理念带来了全新的课堂教育生活,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新课程标准下如何进行小学语文课堂的提问教学?以下是我几年来的教学体会。    一、提问要具有启发性,让学生动脑去“获取”知识    提问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方法,提问常会像磁石一样吸引学生,激发他们强烈的学习欲望。提问
期刊
应用题教学,贯穿整个小学阶段,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学生难学,教师难教,费时费力,收获不高”的现象,那么应用题教学到底难在什么地方?我认为主要难在对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分析上,提高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思维能力是应用题教学的关键所在。因此,在教学中,我紧紧围绕这一教学重点,设计安排了“感知表述—自我学习──初步练习──教师讲解”四步教学法,培养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  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