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问题的提出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人的发展”的重要基础,日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国务院2001年5月颁布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强调:“儿童期是人的生理、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为儿童成长提供必要的条件,给予儿童必需的保护、照顾和良好的教育,将为儿童一生的发展奠定重要基础。”然而,据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等对全国22个城市的24000名4岁-16岁儿童进行的全面调查,发现现今儿童心理问题的发生率为12.97%。由此可见,我国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乐观。本研究以河南省为例,调查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旨在弄清当前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推广与普及。
二、研究的方法
1 被试取样:根据省市教育部门规定的幼儿园等级标准,采取按比例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郑州、开封和焦作等地区的省级、市级、县级及民办、村办幼儿园中选取具有中专以上合格学历、教龄在1年~5年之间的510名教师作为调查对象。其中,教师占总数的71.36%,行政领导占28.64%。
2 研究工具:根据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涉及的基本因素,编制《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情况调查表》。其主要内容包括:教师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选择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效果。
3 研究方法: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辅以谈话法。问卷均采用匿名填写,以团体施测方式进行,由调研人员负责统一发放和回收。调查共发放问卷510份,回收有效问卷489份,回收率为95.88%。在分层抽样调查的同时,对部分幼儿园园长、保教主任和带班教师进行访谈。
三、调查结果和分析
1 教师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
表2数据显示:选择情绪调整为教育内容的有68.30%,选择认识自我、社会交往和行为习惯教育内容的分别有25.15%、30.26%和21.47%。表明幼儿园选择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在情绪调整教育,而忽视了认识自我、社会交往和行为习惯等方面的教育。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是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和任务的具体化。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应以发展性教育模式为主,从儿童成长需要出发,解决他们在成长中的问题,促进其心理的良好发展。幼儿心理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心理健康教育和社会适应教育,前者侧重于心理问题的预防与矫治,以保障儿童心理健康,后者侧重于心理素质的培养,使儿童成功地适应社会及其变化,可以说,两者是一个整体的两个方面。因此,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应当包括培养良好的自我意识,形成良好的情绪情感、行为习惯、社会适应能力和开展初步性教育等多方面的内容。
访谈中,部分教师说“设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比较困难,没有很合适的配套教材。”这些情况一方面说明教师没有扎实的关于幼儿心理健康与教育的知识,另一方面也表明缺乏高质量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给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3 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表4数据显示: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主要进行的是养成教育。补偿性教育比较少。教育方法以传统的讲解教育为主,且大多认为没有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大致可分为养成教育和补偿性教育两类。幼儿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生活习惯,一般以养成教育为主。实际教育教学中,由于幼儿理解、认知等方面能力皆处于较低水平,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的养成教育不能过分强调观念的形成,倚重讲解法不利于幼儿将获得的知识和形成的态度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应该根据教育目标、内容和幼儿的不同年龄特征多采用具体情境教育、榜样示范和行为实践等方法,这样更容易提高幼儿的主动性、感知水平及行为能力。
调查表明也有幼儿园进行补偿性教育,访谈中部分教师说“个别孩子有些自闭症症状,我们也曾尝试过进行补偿性教育,但由于方法掌握不好,也缺乏矫正的材料,教育效果不理想”,教师们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上表现出的手足无措,不仅说明幼儿园的心理教育条件有限,更说明幼儿园教师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缺乏与实践紧密联系的理论指导和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四、教育建议
1 树立现代幼儿健康教育观念,重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幼儿健康教育观深刻地影响着幼儿健康教育的态度、行为和实效。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早在1984年就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且是有健全的身体素质和精神面貌,有良好的社会活动能力。”这一定义告诉我们,现代健康的概念是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统一。《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作为肩负“保教”重任的幼儿园教师要树立现代幼儿健康教育观,重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2 加强培养教师幼儿心理教育专业素质,提高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专业化水平要求相当高的职业。目前幼儿园中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是幼儿教师,虽然本研究选取的幼儿园教师具有中专以上合格学历,但在沿袭已久的幼儿师范教育体系中,许多幼儿教师在校学习时对幼儿心理知识学得少且较为肤浅,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或指导。同时。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还是一个实践性和个性化比较强的教育,缺乏扎实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能力的幼儿教师很难胜任这项工作。因此,有必要加强培养幼儿教师心理教育专业素质,提高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这是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化和规范化的关键。
3 完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和实践体系研究及教材建设,加强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
我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缺乏系统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因此需要各级幼儿教育理论研究工作者和幼儿教育实践工作者协同工作。共同努力,在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中,不断完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及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建设,加强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是幼儿教师和家长,有必要对幼儿家长普及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进一步提高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使他们能够从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与规律出发,适时地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加强幼儿园、家庭、社会教育的相互联系,广泛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形成幼儿园、社会、家庭合一的教育环境,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人的发展”的重要基础,日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国务院2001年5月颁布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强调:“儿童期是人的生理、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为儿童成长提供必要的条件,给予儿童必需的保护、照顾和良好的教育,将为儿童一生的发展奠定重要基础。”然而,据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等对全国22个城市的24000名4岁-16岁儿童进行的全面调查,发现现今儿童心理问题的发生率为12.97%。由此可见,我国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乐观。本研究以河南省为例,调查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旨在弄清当前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推广与普及。
二、研究的方法
1 被试取样:根据省市教育部门规定的幼儿园等级标准,采取按比例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郑州、开封和焦作等地区的省级、市级、县级及民办、村办幼儿园中选取具有中专以上合格学历、教龄在1年~5年之间的510名教师作为调查对象。其中,教师占总数的71.36%,行政领导占28.64%。
2 研究工具:根据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涉及的基本因素,编制《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情况调查表》。其主要内容包括:教师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选择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效果。
3 研究方法: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辅以谈话法。问卷均采用匿名填写,以团体施测方式进行,由调研人员负责统一发放和回收。调查共发放问卷510份,回收有效问卷489份,回收率为95.88%。在分层抽样调查的同时,对部分幼儿园园长、保教主任和带班教师进行访谈。
三、调查结果和分析
1 教师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
表2数据显示:选择情绪调整为教育内容的有68.30%,选择认识自我、社会交往和行为习惯教育内容的分别有25.15%、30.26%和21.47%。表明幼儿园选择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在情绪调整教育,而忽视了认识自我、社会交往和行为习惯等方面的教育。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是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和任务的具体化。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应以发展性教育模式为主,从儿童成长需要出发,解决他们在成长中的问题,促进其心理的良好发展。幼儿心理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心理健康教育和社会适应教育,前者侧重于心理问题的预防与矫治,以保障儿童心理健康,后者侧重于心理素质的培养,使儿童成功地适应社会及其变化,可以说,两者是一个整体的两个方面。因此,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应当包括培养良好的自我意识,形成良好的情绪情感、行为习惯、社会适应能力和开展初步性教育等多方面的内容。
访谈中,部分教师说“设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比较困难,没有很合适的配套教材。”这些情况一方面说明教师没有扎实的关于幼儿心理健康与教育的知识,另一方面也表明缺乏高质量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给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3 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表4数据显示: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主要进行的是养成教育。补偿性教育比较少。教育方法以传统的讲解教育为主,且大多认为没有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大致可分为养成教育和补偿性教育两类。幼儿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生活习惯,一般以养成教育为主。实际教育教学中,由于幼儿理解、认知等方面能力皆处于较低水平,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的养成教育不能过分强调观念的形成,倚重讲解法不利于幼儿将获得的知识和形成的态度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应该根据教育目标、内容和幼儿的不同年龄特征多采用具体情境教育、榜样示范和行为实践等方法,这样更容易提高幼儿的主动性、感知水平及行为能力。
调查表明也有幼儿园进行补偿性教育,访谈中部分教师说“个别孩子有些自闭症症状,我们也曾尝试过进行补偿性教育,但由于方法掌握不好,也缺乏矫正的材料,教育效果不理想”,教师们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上表现出的手足无措,不仅说明幼儿园的心理教育条件有限,更说明幼儿园教师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缺乏与实践紧密联系的理论指导和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四、教育建议
1 树立现代幼儿健康教育观念,重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幼儿健康教育观深刻地影响着幼儿健康教育的态度、行为和实效。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早在1984年就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且是有健全的身体素质和精神面貌,有良好的社会活动能力。”这一定义告诉我们,现代健康的概念是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统一。《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作为肩负“保教”重任的幼儿园教师要树立现代幼儿健康教育观,重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2 加强培养教师幼儿心理教育专业素质,提高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专业化水平要求相当高的职业。目前幼儿园中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是幼儿教师,虽然本研究选取的幼儿园教师具有中专以上合格学历,但在沿袭已久的幼儿师范教育体系中,许多幼儿教师在校学习时对幼儿心理知识学得少且较为肤浅,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或指导。同时。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还是一个实践性和个性化比较强的教育,缺乏扎实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能力的幼儿教师很难胜任这项工作。因此,有必要加强培养幼儿教师心理教育专业素质,提高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这是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化和规范化的关键。
3 完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和实践体系研究及教材建设,加强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
我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缺乏系统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因此需要各级幼儿教育理论研究工作者和幼儿教育实践工作者协同工作。共同努力,在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中,不断完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及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建设,加强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是幼儿教师和家长,有必要对幼儿家长普及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进一步提高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使他们能够从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与规律出发,适时地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加强幼儿园、家庭、社会教育的相互联系,广泛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形成幼儿园、社会、家庭合一的教育环境,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