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教学协作的客观必然性
所谓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教学协作,是指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以取得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最大化为目的而进行的教师、课程及彼此之间机制化的沟通联系和协商合作。课程教学协作是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体系的优越性、合理配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资源、形成更大的现实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的有效途径。它是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体系的整体性特点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的现实需要决定的。
1 课程教学协作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体系的必然要求
首先,课程内容的综合化。新课程方案在课程设置上将原方案中的必修课由七门整合为四门,围绕每门课程的核心问题对课程内容和学科体系进行了整体性重构,形成新的自身有机统一的内容体系。具体地说,将原方案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合并,并把科学社会主义方面的内容有机融入其中,整合成一门新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恢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本来的整体性本质特征。将原方案中的《毛泽东思想概论》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合为一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并与时俱进地融入了科学发展观这一最新理论成果,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体系化。将原方案中《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门课整合成一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把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对大学生思想道德规范、法律规范及其基础上的行为规范进行综合教育。通过课程、内容的整合,新课程体系更加精密化、科学化。
其次,课程联系的逻辑化。原方案中的各门课程都是按照单一学科独立设置的,相互之间是并行的关系。新方案中的各门课程之间的联系更紧密,具有内在的逻辑性。新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基于理论和实践的内在逻辑,即从基本原理到基本原理发展再到基本原理运用的理论运动,从历史到现实的实践发展以及从实践到理论再到思想(品德、观念)的理论和实践的统一这样“二纵一横”的思路生成的,突出了理论和实践、现实和历史的结合,同时又遵循了认知、认同、践行的转化规律。依照这条逻辑思路,新方案课程内容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为中心内容,以中国近现代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为纽带,以培育“四有”新人为目标,结合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的实际,建构起结构严整的新课程体系。
再次,课程体系的整体化。新课程方案中的四门课通过课程内部的系统化和课程之间的逻辑化,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中将新课程体系的名称定为“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取代了原方案中的“普通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简称“两课”),这个名称上的变化,不仅使表达更为简明、概括,更体现了课程、内容的关系从机械到有机的转变,准确地反映了理论、思想(品德)、政治三者在教育内容上的统一性和教育实践中的一体化。
2 课程教学协作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的客观需要
首先,要适应教师多元化和流动性的需要。新课程方案实施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来源渠道拓宽了,结构复杂了,打破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专门化、稳定性结构,呈现出多元化和流动性的特点。这些人的学科背景不同,有自己特殊的研究领域或学科偏好,在思想政治教育上或长于理论水平,或长于学术研究,或长于实践经验,这就需要通过教学中的协作,在充分发挥各自专长的同时实现优势互补,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德育实效;同时,有些人来源于不同的工作部门,还有自己的岗位工作,对于他们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只是一项临时性的额外工作,由于个人缺乏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长期规划,不了解也不愿意了解所教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缺乏与其他教师的交流沟通,往往孤立地在自己擅长的学科领域内自由发挥,部分或全部地放弃了其它内容的教学,破坏了课程内容的综合性、体系性,不利于课程体系的整体性功能的实现,使新课程体系的优越性打了折扣。这就需要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及其课程教学协作加以规范。
其次,克服课程内容的交叉重叠的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之间内容上的交叉重叠问题在新课程体系中仍一定程度地存在,集中表现在两个层面上:一是不同课程间因逻辑关系而带来的“必然”重复。如作为新方案课程体系中心内容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程关系,由于两者在横向上同其他课程比较而言存在更为紧密的联系,如具体内容上的相互援引,方法论上在总体遵循“史论结合”的同时前者重“论”后者重“史”。一方面,“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本质上是对历史进程中的经验总结与理论升华,离不开时空跨度上将中国近现代史作为阐释的某种历史依据;另一方面,中国近现代史的落脚点与归宿则“回向”于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进程中对现行主义、道路、领导阶级、制度、国策等的历史选择问题,这些根本上说同时又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飞跃与重要成果”及其方法论指导息息相关。二是不同课程内因追求学科、内容体系的完整性而带来的局部重复,存在相同或相近的内容。如《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在“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社会主义的建立、发展和完善”等内容上的重复,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内容上的重复等。孤立的课程教学会使同一内容在不同的教师、不同的课程中反复讲述,不仅容易造成学生的“无限逆反心理”,加剧学生应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的消极心态,也会使有限的教学时间得不到充分利用,降低教学的效率。因此,需要通过教学协作来预防并克服这些问题。
二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教学协作的实现方式
1 教师与课程的协作
首先,在静态上表现为教师与课程的合理配置,即在承担教学任务时,教师与课程的结合不是自由的、随意的,而是针对每个教师的具体特点和各门课程的特定要求进行优化组合,也就是说有什么特点的教师任教就有什么要求的课程。由于新方案实施后,一方面教师队伍扩大,教师的构成更复杂,不同教师在学科背景、知识结构、理论水平、研究领域、实践经验等业务素质结构上存在很大差别;另一方面新方案中的各门课程在学科构成及对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的要求上差异较大。因此。通过使任课教师的素质结构与任教课程的要求具有最大限度上的一致性的匹配,可以在实践中既充分发挥教师的专长,又充分实现课程的功能。
其次,在动态上表现为教师与课程的渐趋适应,就是说在静态上的教师与课程的合理配置是相对的,教师永远不会满 足课程的全部要求,教师对课程的满足是个渐趋一致的过程。在新课程方案中,仅就学科和知识结构而言,每一门课程中都重组、融合了多个学科的内容。从整体上看,新课程体系涵盖了哲学、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法学、伦理学、历史学、政治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等诸多学科,对任课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出了更高的要求。事实上,任何一个教师都不大可能完全精通如此多的学科知识,教师只有通过自己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才能向课程的要求无限接近。
2 教师与教师的协作
首先是同一课程教师间的协作,其着眼点在于各门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功能实现,具体途径有观摩教学、教师双边的互相听课、教师之间的多边交流研讨、集体备课等方式。实质上是教师之间在业务上的相互学习,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面临教学任务重、科研压力大的现实情况下,这种协作是迅速改善教师素质、提高整体教学质量的快捷而有效的途径。
其次是不同课程教师间的协作,其着眼点在于课程体系整体功能的提高,实质上是要排除课程间的教学干扰,达到各门课程功能的整合与优化。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在实践中是以四门课程独立授课的方式进行的,存在时空上的分离,不同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注重自己讲授的课程,忽视课程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存在一定的本位主义倾向。不同课程教师间的协作主要表现为课程教学中的逻辑支援和内容协商。所谓逻辑支援,是指教师在本课程的教学中,基于课程之间固有的逻辑关系,从整体上而不是从具体内容上向学生表达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学习其他相关课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从其他课程的学习中解决本课程没有解决的理论和思想问题,从而使学生不仅对其他课程的学习在心理上产生一定期待,激发学习兴趣,也能把各门思想政治理论课联系起来作为一个整体来学习。所谓内容协商,就是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对于不同课程中的重复或相近内容,通过协商确定其主讲课程,明确课程责任,其他课程直接使用主讲课程的讲授结果。此外要做好课程间在内容、逻辑上的衔接及不同学科知识的结合运用。
3 课程与课程的协作
课程与课程的协作是课程教学协作的核心,主要是指课程功能上的合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具有双层功能,即体系的整体功能和各门课程的部分功能。体系的整体功能就是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各门课程的部分功能因内容不同而各有侧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个统一的课程体系,其整体功能的实现程度,即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不仅取决于各门课程自身功能的实现程度,同时也取决于各门课程之间在教学中的协作水平。同样,各门课程功能的实现也要依赖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整体教学,孤立的课程教学不仅无法完全实现课程体系的整体功能,甚至自身功能的实现也会受到影响。因此,通过教学实践中的课程协作形成对课程功能的互补契合,能够使新课程体系的整体功能实现最大化。
三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教学协作的基本保障
1 建立与课程教学协作相适应的教师管理体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管理在微观上主要存在两种体制,即以教师管理为中心的教研室管理体制和以课程管理为中心的课程教学团队管理体制。以教师为中心的教研室管理体制是一种行政管理体制,其优点是组织严格,教师不能随意改变自己与教研室的隶属关系,教研室内部便于开展活动,教师固定从事某一门课程的教学,有利于教师对任教课程的教学和研究的持续性以及同一课程不同教师间的相互交流;缺点是封闭式管理使那些暂时性、流动性地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的教师无法纳入教学管理,有时发生教师和课程的结构性失衡、教学任务轻重不均等。以课程管理为中心的课程教学团队管理体制是一种业务管理体制,具有灵活性、开放性的特点,结构比较松散,除了课程负责人是固定的,团队其他成员都可以随任教课程的改变而改变。其优点是教师选课自主权扩大,教学任务在教师中的配置得到较合理的调节,教师对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各门课程都有了解,有利于不同课程问教师的交流,那些不能稳定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的教师也纳入到了教学管理中;缺点是教师与课程的适配性减弱、课程教学团队的稳定性不足、学期变动较大。这两种管理体制的优缺点都很明显,都难以适应新课程体系下课程教学协作的要求,因此需要建立一种新的与课程教学协作相适应的教师管理体制,即以教师——课程相结合为中心的复合式管理体制。这是一种行政管理和业务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在静态上,它对全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实行严格的统一管理;在动态上,随着学期和教学任务的变化,允许教师在不同课程教学团队间流动。按照纵横交叉的方式组织教师开展活动,即在同一课程内部的纵向活动和不同课程之间的横向活动。从而建构起一个立体的、整体稳定而内部活跃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管理体制,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协作的体制基础。
2 建立并完善课程教学协作的运行机制
在以教师——课程相结合为中心的教师管理体制下,课程教学协作的实际运行需要构建并完善相关的运行机制。首先,要建构教师与课程的双向选择机制。教师根据自身的特点,有选择任教课程的自主权,教师在承担教学任务时填写任教课程志愿,分为“主志愿”和“从志愿”。教师的“主志愿”能否实现不是教师单方面决定的,还要看课程对教师素质结构的要求,当某一课程的“主志愿”教师超过该课程的需要量时,通过竞争实现最佳配置。选择的标准可以单独制定,比如以过去任教该课程的专家评教和学生评教的综合成绩的高低确定、有任教经验的教师在与没有任教经验的教师竞争同一课程时有优先权等。“主志愿”落选的教师进入“从志愿”竞争,若“从志愿”也不能实现,则限期学习提高。通过教师与课程的双向选择机制,可以实现教师与课程的最佳合作,同时把竞争机制引入教学过程中,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的质量。其次,建构以班级为中心的教师合作机制。以班级为中心的教师合作机制是为同一班级授课的教师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新课程体系的四门课程在同一班级内分两个学期开设,不同课程的任课教师在时空和教学内容上是分离的,但教学对象却是相同的,课程间的逻辑关系也是客观存在的,具有交流协作的共同基础和客观需要。因此,在对教学对象的认识(包括学生的特点、班级的学风、课堂的表现等)、教学的组织管理、施教方法等方面可以相互交流,共同研究,先传后继,成果共享。在教学内容上则可以互相支持、分工协作、避免重复,形成合力。以班级为中心的教师合作机制,使不同教师间的课程教学合作具有了组织性和可操作性。再次,完善教师之间的交流研讨机制。教师之间的交流研讨是一项传统的教师协作活动,其活动方式已比较成熟,应该在课程教学协作中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利用。
3 加强与课程教学协作相关的基础建设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教学协作的开展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加强这些相关条件的建设是课程教学协作实施的基本保障。首先,要加强课程教学协作的相关制度建设,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协作制度化、常态化、实质化,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协作的具体落实,避免随意化、形式化,切实起到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作用。其次,要做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资源库建设,为学校所有具有思想政治理论课任职资格(或条件)人员建立资源库。除了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外,还要包括学科背景、工作经历、研究领域和成果、当前所属学科、思想政治理论课从教状况等信息,并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而及时更新,从而为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协作准备教师基础资料。再次,要做好课程教学协作的相关教学文件的建设,如制定协作教学计划、编写协作教学的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班级任课教师编组等,为开展课程协作教学提供依据。
四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教学协作的重要意义
1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教学协作的实施,改变了一直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课程教学的孤立性、教师与课程配置的单向性、教师教学关系的游离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2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教学协作的开展,符合新课程体系的逻辑性、整体性要求,顺应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规律。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科学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3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教学协作的实践,在教师、课程、学生、教学时间都不变的条件下,通过教师、课程及其相互之间的有机结合,提升了新课程体系的思想政治教育效能。这是一种由结构调整引起的质变,在投入不变的前提下扩大了产出,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吉宏,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的实施[J],现代商贸工业,2008,(11)
[2]计毅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实施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S1)
[3]吴学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新方案内容体系的基本特征,思想理论教育,2007,(21)
所谓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教学协作,是指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以取得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最大化为目的而进行的教师、课程及彼此之间机制化的沟通联系和协商合作。课程教学协作是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体系的优越性、合理配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资源、形成更大的现实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的有效途径。它是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体系的整体性特点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的现实需要决定的。
1 课程教学协作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体系的必然要求
首先,课程内容的综合化。新课程方案在课程设置上将原方案中的必修课由七门整合为四门,围绕每门课程的核心问题对课程内容和学科体系进行了整体性重构,形成新的自身有机统一的内容体系。具体地说,将原方案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合并,并把科学社会主义方面的内容有机融入其中,整合成一门新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恢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本来的整体性本质特征。将原方案中的《毛泽东思想概论》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合为一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并与时俱进地融入了科学发展观这一最新理论成果,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体系化。将原方案中《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门课整合成一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把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对大学生思想道德规范、法律规范及其基础上的行为规范进行综合教育。通过课程、内容的整合,新课程体系更加精密化、科学化。
其次,课程联系的逻辑化。原方案中的各门课程都是按照单一学科独立设置的,相互之间是并行的关系。新方案中的各门课程之间的联系更紧密,具有内在的逻辑性。新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基于理论和实践的内在逻辑,即从基本原理到基本原理发展再到基本原理运用的理论运动,从历史到现实的实践发展以及从实践到理论再到思想(品德、观念)的理论和实践的统一这样“二纵一横”的思路生成的,突出了理论和实践、现实和历史的结合,同时又遵循了认知、认同、践行的转化规律。依照这条逻辑思路,新方案课程内容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为中心内容,以中国近现代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为纽带,以培育“四有”新人为目标,结合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的实际,建构起结构严整的新课程体系。
再次,课程体系的整体化。新课程方案中的四门课通过课程内部的系统化和课程之间的逻辑化,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中将新课程体系的名称定为“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取代了原方案中的“普通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简称“两课”),这个名称上的变化,不仅使表达更为简明、概括,更体现了课程、内容的关系从机械到有机的转变,准确地反映了理论、思想(品德)、政治三者在教育内容上的统一性和教育实践中的一体化。
2 课程教学协作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的客观需要
首先,要适应教师多元化和流动性的需要。新课程方案实施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来源渠道拓宽了,结构复杂了,打破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专门化、稳定性结构,呈现出多元化和流动性的特点。这些人的学科背景不同,有自己特殊的研究领域或学科偏好,在思想政治教育上或长于理论水平,或长于学术研究,或长于实践经验,这就需要通过教学中的协作,在充分发挥各自专长的同时实现优势互补,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德育实效;同时,有些人来源于不同的工作部门,还有自己的岗位工作,对于他们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只是一项临时性的额外工作,由于个人缺乏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长期规划,不了解也不愿意了解所教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缺乏与其他教师的交流沟通,往往孤立地在自己擅长的学科领域内自由发挥,部分或全部地放弃了其它内容的教学,破坏了课程内容的综合性、体系性,不利于课程体系的整体性功能的实现,使新课程体系的优越性打了折扣。这就需要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及其课程教学协作加以规范。
其次,克服课程内容的交叉重叠的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之间内容上的交叉重叠问题在新课程体系中仍一定程度地存在,集中表现在两个层面上:一是不同课程间因逻辑关系而带来的“必然”重复。如作为新方案课程体系中心内容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程关系,由于两者在横向上同其他课程比较而言存在更为紧密的联系,如具体内容上的相互援引,方法论上在总体遵循“史论结合”的同时前者重“论”后者重“史”。一方面,“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本质上是对历史进程中的经验总结与理论升华,离不开时空跨度上将中国近现代史作为阐释的某种历史依据;另一方面,中国近现代史的落脚点与归宿则“回向”于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进程中对现行主义、道路、领导阶级、制度、国策等的历史选择问题,这些根本上说同时又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飞跃与重要成果”及其方法论指导息息相关。二是不同课程内因追求学科、内容体系的完整性而带来的局部重复,存在相同或相近的内容。如《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在“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社会主义的建立、发展和完善”等内容上的重复,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内容上的重复等。孤立的课程教学会使同一内容在不同的教师、不同的课程中反复讲述,不仅容易造成学生的“无限逆反心理”,加剧学生应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的消极心态,也会使有限的教学时间得不到充分利用,降低教学的效率。因此,需要通过教学协作来预防并克服这些问题。
二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教学协作的实现方式
1 教师与课程的协作
首先,在静态上表现为教师与课程的合理配置,即在承担教学任务时,教师与课程的结合不是自由的、随意的,而是针对每个教师的具体特点和各门课程的特定要求进行优化组合,也就是说有什么特点的教师任教就有什么要求的课程。由于新方案实施后,一方面教师队伍扩大,教师的构成更复杂,不同教师在学科背景、知识结构、理论水平、研究领域、实践经验等业务素质结构上存在很大差别;另一方面新方案中的各门课程在学科构成及对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的要求上差异较大。因此。通过使任课教师的素质结构与任教课程的要求具有最大限度上的一致性的匹配,可以在实践中既充分发挥教师的专长,又充分实现课程的功能。
其次,在动态上表现为教师与课程的渐趋适应,就是说在静态上的教师与课程的合理配置是相对的,教师永远不会满 足课程的全部要求,教师对课程的满足是个渐趋一致的过程。在新课程方案中,仅就学科和知识结构而言,每一门课程中都重组、融合了多个学科的内容。从整体上看,新课程体系涵盖了哲学、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法学、伦理学、历史学、政治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等诸多学科,对任课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出了更高的要求。事实上,任何一个教师都不大可能完全精通如此多的学科知识,教师只有通过自己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才能向课程的要求无限接近。
2 教师与教师的协作
首先是同一课程教师间的协作,其着眼点在于各门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功能实现,具体途径有观摩教学、教师双边的互相听课、教师之间的多边交流研讨、集体备课等方式。实质上是教师之间在业务上的相互学习,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面临教学任务重、科研压力大的现实情况下,这种协作是迅速改善教师素质、提高整体教学质量的快捷而有效的途径。
其次是不同课程教师间的协作,其着眼点在于课程体系整体功能的提高,实质上是要排除课程间的教学干扰,达到各门课程功能的整合与优化。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在实践中是以四门课程独立授课的方式进行的,存在时空上的分离,不同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注重自己讲授的课程,忽视课程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存在一定的本位主义倾向。不同课程教师间的协作主要表现为课程教学中的逻辑支援和内容协商。所谓逻辑支援,是指教师在本课程的教学中,基于课程之间固有的逻辑关系,从整体上而不是从具体内容上向学生表达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学习其他相关课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从其他课程的学习中解决本课程没有解决的理论和思想问题,从而使学生不仅对其他课程的学习在心理上产生一定期待,激发学习兴趣,也能把各门思想政治理论课联系起来作为一个整体来学习。所谓内容协商,就是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对于不同课程中的重复或相近内容,通过协商确定其主讲课程,明确课程责任,其他课程直接使用主讲课程的讲授结果。此外要做好课程间在内容、逻辑上的衔接及不同学科知识的结合运用。
3 课程与课程的协作
课程与课程的协作是课程教学协作的核心,主要是指课程功能上的合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具有双层功能,即体系的整体功能和各门课程的部分功能。体系的整体功能就是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各门课程的部分功能因内容不同而各有侧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个统一的课程体系,其整体功能的实现程度,即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不仅取决于各门课程自身功能的实现程度,同时也取决于各门课程之间在教学中的协作水平。同样,各门课程功能的实现也要依赖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整体教学,孤立的课程教学不仅无法完全实现课程体系的整体功能,甚至自身功能的实现也会受到影响。因此,通过教学实践中的课程协作形成对课程功能的互补契合,能够使新课程体系的整体功能实现最大化。
三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教学协作的基本保障
1 建立与课程教学协作相适应的教师管理体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管理在微观上主要存在两种体制,即以教师管理为中心的教研室管理体制和以课程管理为中心的课程教学团队管理体制。以教师为中心的教研室管理体制是一种行政管理体制,其优点是组织严格,教师不能随意改变自己与教研室的隶属关系,教研室内部便于开展活动,教师固定从事某一门课程的教学,有利于教师对任教课程的教学和研究的持续性以及同一课程不同教师间的相互交流;缺点是封闭式管理使那些暂时性、流动性地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的教师无法纳入教学管理,有时发生教师和课程的结构性失衡、教学任务轻重不均等。以课程管理为中心的课程教学团队管理体制是一种业务管理体制,具有灵活性、开放性的特点,结构比较松散,除了课程负责人是固定的,团队其他成员都可以随任教课程的改变而改变。其优点是教师选课自主权扩大,教学任务在教师中的配置得到较合理的调节,教师对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各门课程都有了解,有利于不同课程问教师的交流,那些不能稳定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的教师也纳入到了教学管理中;缺点是教师与课程的适配性减弱、课程教学团队的稳定性不足、学期变动较大。这两种管理体制的优缺点都很明显,都难以适应新课程体系下课程教学协作的要求,因此需要建立一种新的与课程教学协作相适应的教师管理体制,即以教师——课程相结合为中心的复合式管理体制。这是一种行政管理和业务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在静态上,它对全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实行严格的统一管理;在动态上,随着学期和教学任务的变化,允许教师在不同课程教学团队间流动。按照纵横交叉的方式组织教师开展活动,即在同一课程内部的纵向活动和不同课程之间的横向活动。从而建构起一个立体的、整体稳定而内部活跃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管理体制,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协作的体制基础。
2 建立并完善课程教学协作的运行机制
在以教师——课程相结合为中心的教师管理体制下,课程教学协作的实际运行需要构建并完善相关的运行机制。首先,要建构教师与课程的双向选择机制。教师根据自身的特点,有选择任教课程的自主权,教师在承担教学任务时填写任教课程志愿,分为“主志愿”和“从志愿”。教师的“主志愿”能否实现不是教师单方面决定的,还要看课程对教师素质结构的要求,当某一课程的“主志愿”教师超过该课程的需要量时,通过竞争实现最佳配置。选择的标准可以单独制定,比如以过去任教该课程的专家评教和学生评教的综合成绩的高低确定、有任教经验的教师在与没有任教经验的教师竞争同一课程时有优先权等。“主志愿”落选的教师进入“从志愿”竞争,若“从志愿”也不能实现,则限期学习提高。通过教师与课程的双向选择机制,可以实现教师与课程的最佳合作,同时把竞争机制引入教学过程中,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的质量。其次,建构以班级为中心的教师合作机制。以班级为中心的教师合作机制是为同一班级授课的教师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新课程体系的四门课程在同一班级内分两个学期开设,不同课程的任课教师在时空和教学内容上是分离的,但教学对象却是相同的,课程间的逻辑关系也是客观存在的,具有交流协作的共同基础和客观需要。因此,在对教学对象的认识(包括学生的特点、班级的学风、课堂的表现等)、教学的组织管理、施教方法等方面可以相互交流,共同研究,先传后继,成果共享。在教学内容上则可以互相支持、分工协作、避免重复,形成合力。以班级为中心的教师合作机制,使不同教师间的课程教学合作具有了组织性和可操作性。再次,完善教师之间的交流研讨机制。教师之间的交流研讨是一项传统的教师协作活动,其活动方式已比较成熟,应该在课程教学协作中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利用。
3 加强与课程教学协作相关的基础建设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教学协作的开展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加强这些相关条件的建设是课程教学协作实施的基本保障。首先,要加强课程教学协作的相关制度建设,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协作制度化、常态化、实质化,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协作的具体落实,避免随意化、形式化,切实起到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作用。其次,要做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资源库建设,为学校所有具有思想政治理论课任职资格(或条件)人员建立资源库。除了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外,还要包括学科背景、工作经历、研究领域和成果、当前所属学科、思想政治理论课从教状况等信息,并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而及时更新,从而为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协作准备教师基础资料。再次,要做好课程教学协作的相关教学文件的建设,如制定协作教学计划、编写协作教学的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班级任课教师编组等,为开展课程协作教学提供依据。
四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教学协作的重要意义
1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教学协作的实施,改变了一直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课程教学的孤立性、教师与课程配置的单向性、教师教学关系的游离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2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教学协作的开展,符合新课程体系的逻辑性、整体性要求,顺应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规律。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科学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3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教学协作的实践,在教师、课程、学生、教学时间都不变的条件下,通过教师、课程及其相互之间的有机结合,提升了新课程体系的思想政治教育效能。这是一种由结构调整引起的质变,在投入不变的前提下扩大了产出,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吉宏,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的实施[J],现代商贸工业,2008,(11)
[2]计毅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实施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S1)
[3]吴学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新方案内容体系的基本特征,思想理论教育,20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