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论相关论文
英国中世纪作家威廉·郎格兰在其杰作命徒劳论,义人得救论,学问中性论,等等。本文以讲故事的形式通俗地解析郎格兰的另一个重要观......
Recent advances in studies of genetic variation at protein andDNA levels in plant natural populations and its relationsh......
在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上,存在着"真理说"与"中性论"两种观点的争鸣。两种观点各有其理论依据和观察问题的视角。争鸣的产......
本文从科学技术中性论和科学技术价值论,以及科学技术善恶价值的动态过程论的比较、对立,形成对科学技术善恶价值的新思考。科学技术......
面对中国与世界出现诸种“新变局”的复杂局面,经济理论研究的思维方式也应该相应多样化。“中性、理性、包容性”应作为经济理论......
用中性论方法分析社会主义也存在“资本”范畴,缺乏科学性。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理论是分析社会主义存在“资本”范畴的科学方法。运......
税收中性论析何振一,马拴友在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税制体系中,要重视税收中性问题,这一点已是多数人的共识。但在税制......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有关技术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之于教育的价值讨论,是教育技术哲学的核心议题。就当前研究而言,有三个问题颇受人关注:技术是否负荷......
<正> 一、对多目标有效性的质疑 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法》已经以法律的形式正式规定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
对货币政策理论包括货币政策工具理论、目标理论、传导机制理论等的研究及其各国对货币政策理论的实践或运用 ,都隐含着一个基本前......
<正>科学技术的本性问题是科技哲学研究中的基本问题。我们可以借用类比方法建立模型来增加对科技本性的理解,但模型类比的方法在......
<正>货币中性或非中性一直是经济学发展过程中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经济学家定义:如果货币供应的变化仅仅影响一般价格水平,即一定......
科学技术与精神文明建设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科技本身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成果促进了人们价值观的更新、道德的......
<正> 70年代货币主义与凯恩斯主义关于稳定性政策的论战中,有一个勿庸置疑的前提:政府政策是有效的,争论的焦点在于哪一个政策,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