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际变率相关论文
Madden-Julian Oscillation(MJO)是热带大气季节内尺度上最活跃的模态,对全球天气和气候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MJO活动具有明显的海气......
学位
利用1980—2020年中国753站逐日降水资料、NCEP/NCAR大气再分析资料以及哈得来中心的海表温度资料和实时多变量Madden-Julian振荡(M......
使用对中国和东亚气候有较强模拟能力的高分辨率区域气候模式,对中国区域气候年际变率进行模拟分析,将对改进数值模式的模拟和预测......
青藏高原(以下简称高原)大气热源对亚洲夏季风爆发、演变、推进,乃至全球气候系统都有重要影响,因此近年来高原大气热源变异机理也日益......
本文利用Had ISST逐月海表温度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提供的OAFlux数据集和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提......
为了研究北极涛动(Arctic oscillation,AO)和热带季节内振荡(Madden-Julian oscillation,MJO)对中国中西部地区降水的影响,利用欧......
本文利用1952-2006年APHRO逐日降水资料、NCEP/NCAR大气再分析资料以及Hadley海温资料等,分析了江淮梅雨期降水准双周振荡的气候态......
本文利用1948-2013年NCEP/NCAR月平均再分析资料、NOAA气候预测中心(CPC)提供的气候指数以及NOAA的ERSST海温资料等,使用EOF分解及......
应用云南东川蒋家沟泥石流输沙时序资料,重构了高频率暴雨泥石流输沙年际变率的旋回现象,即周期性,并分析了其周期性变化的成因,为......
利用观测海温驱动下的北京气候中心大气环流模式(BCC-AGCM)1979—2000年的模拟数据,从亚澳季风(A-AM)年际变率的角度,对该模式的性能进......
研究和评价短期气候预测方法必须了解月或季平均量的年际变率有多少是可以被预报出来的.通常认为,总的年际变率能够被划分为主要来......
分析了近40年来华北春季沙尘暴频次与前秋、前冬和当年春季大尺度大气环流因子的关系,重点是检查年际尺度上的相关。结果表明,年际......
本文采用对江苏地区冬夏季逐日极端气温变化的振动模态(分布型)及其长期演变的时空特征进行气候统计诊断分析,得到一些有意义的结......
用1959-1998共40年全球格点风场资料计算了200 hPa与850 hPa的纬向风速差,即对流层纬向风切变(简称TZWS),并在此基础上得到其距平值......
本文使用戈达德对地观测系统(Goddard Earth Observing System,GEOS)全球三维大气化学传输模式GEOS-Chem模拟了气象场驱动下1986-200......
一个新的季风指数即动态标准化季节变率被提出用来研究有关季风的问题.这个动态标准化季节变率指数能够很好地描述不同季风区的季......
通过1960-1989年实测的热带太平洋(30.5°N~30.5°S,120°E~70°W)SST(热带太平洋区域以外用气候平均值)强迫AGCM得到的结......
短期气候预测的主要对象是气温和降水的月、季平均量和总量,需要做预报是因为它们有年际变率,但是年际变率究竟有多少是可以被预报出......
本文比较了中国参加“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5)的四个大气环流模式(即FGOALS—g2、FGOALS—s2、BCC—CSM1-1、BNU-ESM大气模式)......
利用一个全球海气耦合模式(BCM),结合观测资料,讨论了热带太平洋强迫对北大西洋年际气候变率的影响.研究表明,BCM能够相对合理地模拟......
本文利用区域海气耦合模式FROALS(Flexible Regional Ocean-Atmosphere-Land System)对西北太平洋地区1984-2007年连续积分结果,对比......
文中从理论上论述了气候系统的基本态-季节循环的非线性不稳定特征,研究了年际气候变率特别是ENSO与季节循环间非线性相互作用,并......
CMIP5 analysis of the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of the Pacific SST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the Asian-
基于27个CMIP5模式的模拟数据,评估了模式对太平洋海表温度年际变率及其与亚洲-太平洋涛动关系的模拟能力,并预估了其在RCP4.5和RCP8.5......
开展了基于全球模式MIROC嵌套区域气候模式WRF的动力降尺度模拟试验,预估了IPCCSRESA1B排放情景下中国21世纪中期(2041~2060年)和末期......
利用目前国际上应用较为广泛的两套再分析资料:NCEP/NCAR再分析的陆地表面温度(1and surface temperature or skin temperature,简称LS......
基于CAM3.1模式设计了2组试验,主要来分析土壤湿度年际异常对我国和欧亚地区春夏季气候模拟的影响及可能原因。首先选取了我国523......
观测资料表明,在冬季,欧亚大陆的积雪覆盖大部分集中在中高纬度地区,并且可以持续到春季。积雪能够通过反照率效应和水文效应对气......
海洋下垫面状态是决定短期气候可预测性的重要因子,对于不同时间尺度的预测对象,动力预测模式往往采用不同形式的海洋边值条件。基......
相关方法分析Nino3区SSTA和风应力的关系,发现前期风应力距平场与Nino3区SSTA有很好的相关关系,这种相关性超前8个月时就有所显现.......
对CMIP5全球气候模式中年代际回报试验的气温资料及其简单集合平均(Multimodelens emblemean,EMN)和贝叶斯模式平均的结果(Bayesia......
气候对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气候及其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已日益成为一个倍受关注的重要科学问题。而区域......
为了研究北极涛动(AO)的变化对中国中西部地区降水的影响,利用1979-2016年CPC的AO指数、降水资料等,运用相关、回归分析等方法对中......
用功率谱分析、小波分析和经验正交函数(EOF)分析三种方法,对比分析了1953~2002年北京单站以及中国区域地表气温的传统距平与以集合经......
开展了基于嵌套的全球模式MIROC和区域气候模式WRF的动力降尺度模拟试验,检验该模式对中国气候的模拟性能,得到以下结论:全球气候模式......
本文分析了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IAP)发展的大气环流格点模式(GAMIL1.0)对19......
本文利用日本气象研究所(MRI)参加第五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5)的大气环流模式在高、中、低三种分辨率下的AMIP试验结果,评估了......
基于1961年3月至2002年2月间青藏高原地区64个台站的地面气温观测资料和ERA40再分析数据集,研究了青藏高原上空气温的年际变率及其......
文中利用NCAR的中尺度模式MM5V3对东亚地区进行了10a的长期积分模拟试验,并着重对冬、夏两季东亚区域气候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分析......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terdecadal Variation of Summer Precipitation and Its Interannual Vari
夏天降水的紧张内部年度的可变性在长江山谷(MLYRV ) 的中间、更低的活动范围上是最强壮的。可变性比 1.5 公里 d <sup>-1</sup> ......
采用1949—2016年7—8月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及大气研究中心(NCEP/NCAR)再分析资料与中国气象局(CMA)上海台风所整编的热带气旋最......
本文首先对气旋进行了客观定义,实现了气旋的自动识别与跟踪算法,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建立了近60年(1951~2010)我国北方冬半年气......
以往研究多关注于印度季风降水与ENSO间联系的年代际变化特征。而南亚季风环流不仅能影响印度局地降水,还与亚洲季风区联系密切。......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利用一个较高分辨率的全球海洋环流模式在COADS 1945~1993年逐月平均资料的强迫下对海温和环流场进行了模拟试验,研究了全球热带海洋......
海气相互作用是大气运动和气候变化的驱动力之一。海气相互作用过程中伴随着能量和质量传输,且伴随发生相应的信息传输。海气系统......
海气耦合模式是研究气候以及气候变化的必不可少的工具。ENSO是短期气候变化中最强的信号之一,对全球气候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
学位
基于1980-2017年京津冀地区定时观测资料、欧亚陆面积雪资料、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
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太副高)是影响东亚夏季气候的主要环流系统,其年际变率受热带多个海区的海-气相互作用过程的调控。为明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