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热通量相关论文
地震作为突发性、难以预测性、强破坏性的自然灾害之一,一直以来是各国学者研究的热点、重点、难点。洋陆俯冲带是全球构造活跃、......
荒漠草原是典型草原向荒漠过渡的一类草原,研究荒漠草原地表-大气之间的相互作用对认识稀疏植被下垫面对大气的反馈作用,进而了解......
由于森林砍伐和火灾的影响,近年来全球森林面积呈减少趋势,森林覆盖的减少通过改变地表的热量、水分和物质循环,影响着地表温度,从......
本文采用长时间序列的OAflux3、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中国大陆东部的120个站点降水资料,应用EOF分解和线性回归等方法分析了东中......
本文在海-气-浪-沉积输运耦合模式COAWST(The Coupled-Ocean-Atmosphere-Wave-Sediment Transport Modeling System)中,添加包含海......
基于Qian大气强迫数据和CFSR、FLUXNET、GLEAM等再分析资料,论文首先评估了CLM4.5对蒸散及其各组分的模拟能力,并与CLM4.0进行了对......
潜热通量是地球表面能量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水文循环中重要的一环。完整的潜热通量数据是估算作物生长模型和水文模型的重要......
蒸散量(Evapotranspiration)是植被及地面整体向大气输送的水汽总通量,它对评估一个地区的干湿状况以及植被的需水情况有十分重要......
土壤湿度通过影响辐射来分配潜热和感热通量,进而影响湿对流、边界层高度以及抬升凝结高度等,从而影响降水的发生。研究土壤湿度对......
湖泊的辐射和能量收支的观测研究对于气象学和水文学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于2012年采用涡度相关系统和小气候观测系统观测太湖表......
在中国科学院栾城农业生态试验站用波文比-能量平衡法与涡度相关技术对净辐射通量(Rn)、潜热通量(λE)、感热通量(H)、土壤热通量(G......
通过分析2010年9月3日新西兰地震前后3个月的NCEP/NCAR Reanalysis SLHF资料,发现8月1日紧邻震中东北侧出现了孤立的小斑状SLHF异......
探究土地利用变化对城市热通量的影响,对城市用地规划和城市热岛缓解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利用混合像元组分排序对比和分层能量切割方......
湖泊蒸发是全球能量分布,水文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是气候及生态系统环境变化的指示因子。利用太湖湖上涡度相关观测平台避风港......
本文通过对近60年华南地区6月旱、涝年的统计合成分析和2004年的个例诊断、同时利用区域气候模式RegCM3进行数值模拟试验,对华南地......
根据农田小气候观测资料 ,分析了冷型小麦陕 2 2 9和对照品种 9430的农田株间温、湿度 ,用 M.и布德柯法计算了株间的湍流热通量和......
首先介绍简单生物圈模式版本3( Simple Biosphere Model 3,SiB3)相比SiB2的改进之处以及相应的参数化方案.为了检验SiB3模式能否模......
为解决农田节水问题,进行了田间水热通量观测和水热耦合循环过程机制分析。观测系统主要包括:常规气象、辐射、涡度相关法观测系统......
在中国科学院栾城农业生态试验站用波文比-能量平衡法与涡度相关技术对净辐射通量(Rn)、潜热通量(λE)、感热通量(H)、土壤热通量(......
利用晴天条件下实测资料,计算分析了日光温室内、外各测点热量平衡方程中各分量的瞬时值及日总量.结果表明:①室内各测点各分量的......
在中国科学院栾城农业生态试验站用波文比-能量平衡法与涡度相关技术对净辐射通量(Rn)、潜热通量(λE)、感热通量(H)、土壤热通量(......
研究了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海岸发生的9级大地震前后地球表面潜热通量的时空演化过程,发现如下几个现象:(1)在印......
基于锦州农田生态系统野外观测站玉米农田涡度相关系统近2年的水热通量观测数据,分析了玉米农田水热通量的日际、年际变化特征及其......
利用野外试验资料,比较分析了夏季祁连山区草原和河西走廊张掖戈壁地表能量特征,并探讨了环境因素与地表能量特征的关系.结果表明,......
通过引入叶面积指数,将叶片水平的气孔导度组合模型扩展到冠层水平,建立了冠层导度环境响应组合模型,组合模型所需参数较少,且均可......
潜热通量(LE)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的水量平衡和能量收支。【目的】提高不同植被类型对应的地表潜热通量的反演精度对于探究生态水文过......
利用NCEP/NCAR月平均再分析资料,采用奇异值分解方法分析200hPa纬向风场与东亚地表加热场的空间耦合变化特征,揭示影响东亚副热带西风......
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北极航线的常规通航甚至商业运营有望实现,而海雾会严重影响航道上船只的航行安全。海冰的存在使海气之间相互作......
介绍了LAS仪器的测量原理及数据处理方法,并利用中荷合作项目CEWBMS中获得的河南郑州LAS测站2000年的观测资料,同时结合其它辅助资......
为探讨北半球夏季地表潜热通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及与中国夏季降水之间的关系,利用1961~2000年欧洲中心北半球夏季潜热通量和夏季中国......
基于内蒙古克氏针茅草原生态系统的涡动相关观测资料和小气候梯度系统观测资料,对研究区碳通量和水热通量的日、季动态进行了研究.......
沙尘暴的发生与土体缺乏草本、灌木有效保护和植被覆盖度低有关,定量地研究半干旱地区草地与裸地水热通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涡度......
选取了中国北方16个典型强沙尘暴事件,利用NCEP/NCAR的日平均全球再分析网格点资料,对这些典型强沙尘暴事件的地面感热通量场、潜......
基于通量观测、邻近自动气象观测站和ERA5-Land再分析数据,结合重庆西部暴雨个例,讨论了重庆山地通量观测资料的可靠性和适用性,并......
利用NCEP日平均全球再分析网格点资料,对我国西北地区晴天日与沙尘暴日地表感热通量及潜热通量的差异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沙尘......
利用2012年1—3月玛曲站的观测资料和单点模式Noah_LSM,通过敏感性试验研究了3次积雪过程对近地层气象要素的影响。结果表明:(1)Noah_......
在非均匀混合场景下模拟区域能量,三维小气候模型比一维模型考虑因素更为全面,但三维模型较复杂,研究甚少。为探究三维模型在混合......
利用福州市1989年和2001年Landsat TM/ETM+遥感影像数据估算地表温度、地表反照率和植被覆盖度等地表参数,再结合气象站观测资料,......
对海北定位站分布的金露梅灌丛草甸、矮嵩草草甸、藏嵩草沼泽化草甸3种高寒植被类型群落结构、感热(H)和潜热(LE)通量比较观测表明,3种......
草地是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耗费巨资的北京“绿色奥运”绿地建设对生态环境的改善作用需定量评估.2005年5月利用涡度相关系统连续观......
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Woods Hole Oceanographic Institution,WHOI)的客观分析海气通量(Objectively Analyzed air-sea Fluxes,OAF......
利用1948年1月到2011年1月的Reynolds&smi出重构月平均海温资料和NCEP/NCAR全球大气月平均大气环流再分析资料,研究了异常东亚冬季风......
根据农田小气候观测资料分析冷型小麦"陕229"和暖型小麦"9430"农田热量分配差异及成因结果表明,灌浆期冷型小麦"陕229"比"9430"品......
本文利用涡度相关技术对青岛农业大学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试验站2013—2014年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田与大气之间CO_2、水汽和能量交换......
模式水是近垂直的同类的层或低潜在的涡度描绘的一个不同的水团,并且为理解海洋气候可变性被认为必要。基于 GFDL CM3 的产量,这研究......
为了探究与融雪、融冻过程相联系的青藏高原春季地表非绝热加热异常对东亚夏季风强度变化的影响,利用NCEP/NCAR Reanalysis I(NC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