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朦胧诗相关论文
“朦胧诗”在“诗与非诗、含蓄与晦涩、传统与现代”等创作理念实践上为“后朦胧诗”时代的新诗创作奠定了较好基础。“后朦胧诗”......
说起古丽蓉,几乎不需要太努力地去回忆,因为印象太深,虽然年代久远,虽然久无联系。古丽蓉当然十分优秀,甚至可以说各个方面,而且回首其前......
成都有个用奥地利作家卡夫卡命名的文学书店,刚开业时,就吸引了大批有贵族倾向的文人墨客。为此,写现代诗的店老板独具匠心地在门市部......
二十多年来中国诗歌的反叛与求索,既是一个不断演 示生机和可能性过程,也是不断暴露历史创作和后 遗症的过程。近年诗坛沸沸扬扬的......
朦胧诗与后朦胧诗的出现实现了当代诗歌史上重要的革新和探索,各自都呈现出了全新的审美特征。它们出现的年代虽然相近,但是因为时代......
诗歌的嬗变缘于时代的嬗变。由于中国社会传统的文化格局在本世纪发生了急剧的转变,汉语诗歌不可避免地经受了一场文化和价值观的洗......
后朦胧诗的出现,是新时期社会变革下的特殊产物,后朦胧诗人投入巨大激情的语言实验却造成自我能量的消耗.正如臧棣在《后朦胧诗:作......
后朦胧诗人几乎普遍是持“语言中心论”的。无论是“口语化”等策略的提出 ,还是“前文化语言”等观念的实施 ,都视语言为诗歌的根......
20世纪90年代的诗歌写作是在对“后朦胧诗”的反思中展开的。对现实性与中国性的特别强调是20世纪90年代诗歌的重要特征。对现实性......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当朦胧诗风头正劲的时候,第三代诗歌(或曰新生代、实验诗、后朦胧诗)就已经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这成为文革后诗坛最......
吉狄马加是当代著名的少数民族代表性诗人之一。他的诗歌既含有本民族深厚的文化意蕴,又具有开阔的超越本民族文化的人间情怀。作为......
有论者将可供诵读的诗称为诵诗,将不可诵读的诗称为默诗。这应该源于:自古诗歌创作皆可诵读,不过分为“合乐为歌,不合乐为诗”;而今的创......
朦胧诗的出现,标志着新时期诗歌艺术形态转换与变形的开始。初期的朦胧诗虽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进行了大胆的变革,但与后朦胧诗相比,......
当我们选择“拆解悬置的历史”作为标题,对90年代诗歌研究及其现状进行反思的时候,或许我们并不只是对日益为人们所关注的90年代诗歌......
1989年被许多诗人视为一个重要关口。一代诗人在此面临着抉择。这一抉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是由几方面的原因一起带来的。在此前后,......
<正> 一、主体的命运与自我的姿态 主体(Subject)作为现代哲学的“元话语”,标志着人在同客体(Object)之绝对对峙中的中心地位和为......
从中国当代诗歌在美国的翻译与研究情况来看,“后朦胧诗”一直是美国研究界关注的重心。对“自我”的深度探索以及诗歌里隐匿的历......
"第三代"诗被称为"后崛起"、"先锋诗"、"新生代"、"朦胧诗后"、"后朦胧诗"、"后新诗潮"、"第三次浪潮",在这些命名中以"后朦胧诗""......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正>在当代中国诗人中,张枣可谓是用来验证新诗回归语言的最好的案例。用德国汉学家、诗人及译者顾彬的话来说,张枣"是中文里唯一......
<正>如果说"历史意识"是"九十年代诗歌"的一个重要表征的话,"可能性"这一自"朦胧诗"后萌发出的诗歌理念,也是"九十年代诗歌"中关键......
后朦胧诗:作为一种写作的诗歌臧棣神秘的不是世界是怎样的,而是它是这样的───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因此这才是真正从事文学的时代......
<正>随着诗集《宇宙是扁的》《未名湖》《慧根丛书》的出版,臧棣的创作不但达到了相当的数量,而且,其习惯以"协会""未名湖""某某丛......
生命本体的喧哗与骚动——“后朦胧诗”的意味革命罗振亚成熟也往往意味着死亡,不断衍生与变化才是充满活力与希望的象征;一种范式一......
在朦胧诗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而来的后朦胧诗,除了对原有诗歌的继承与发展之外,更多地却是对母体的叛离。本文将阐述后朦胧诗的特点,......
引言中国大陆上的后朦胧诗是继朦胧诗之后引人注目的新潮诗。如果说朦胧诗曾经引起过争议,逐渐为诗歌理论界认同,那么后朦胧诗则是流......
<正>于坚在《赠小丁》里别有用心地写道:“至于诗人意味着什么/我们嘿嘿冷笑”,时代的尴尬造成了诗人的尴尬。后朦胧诗自从确立其......
后朦胧诗向人艰难又平庸的生命真实靠近同时,也消解了崇高感;它在艺术上实现了从意象到事态的抒情策略转移,告别了优雅的士大夫情......
<正>从20世纪中国文学史到20世纪汉语文学史已经成为全球化时代文学史叙述自身深入展开的一种可能。~a特别是当生活和写作都已超越......
<正>意象,在不断回响的诗学传统中,被视为诗歌创作的命门,是功能性的基本元素,也是欣赏者依恋的感性愉悦之源。它既孕生于原始诗性......
<正>集中阅读完安琪近期出版的两部诗集《极地之境:2003——2012,北京。短诗选。》与《你无法模仿我的生活:漳州-北京﹒长诗选》后,......
<正>"70后":以各自的特色,显山露水以整数的代际时间观作为命名依据,似乎成了无法抗拒的诗歌史宿命。顺沿惯性,"70后"诗歌"域名"再......
由于这里所要讨论的,主要不是从中国90年代诗歌的概念、性质的角度出发,而是要考察90年代诗歌在中国20世纪文学史上的位置、意义以及......
朦胧诗是我国 70年代末、80年代初发生的现代主义诗潮 ,它在国内外诗坛均产生颇大反响。对朦胧诗和后朦胧诗产生的时代背景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