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阳冰相关论文
李阳冰是中唐时期著名的篆书家,通古文字学,工小篆,被尊为“有唐字宝”。他在中国书法史上可谓是承前启后之人,上承秦代李斯,下启......
马鞍山有个采石矶,景区不很大却别具风味,皆因那里和千古“诗仙”李白有关,得以声名远播。 说起来,“诗仙”李白和安徽有着不一样的......
唐代书法遵从"法"的意识,法度无形中促进了篆书的繁荣。文章以李阳冰篆书风格为研究对象,借助图像学一般方法以探析唐代篆书发展进......
福州会城乌石山上有一希世古刻——唐·李阳冰书写的《般若台铭》,铭文全文如下:「般若台,大唐大历七年著作郎兼监察御史李贡造,......
《三坟记》——苍劲旷达、骨力弥坚、秦后小篆第一手《三坟记》全称《李氏三坟记碑》,唐大历二年(767年)立石,宋代重刻。李季卿撰......
《许慎与说文解字》一书,是姚孝遂教授多年研究和讲授《说文解字》(简称《说文》)的概括总结。书中对《说文》的作者许慎,及有关《说......
一、《古风五十九首》的命名及编辑者为李白的族叔李阳冰而非李白《古风五十九首》是一组艺术风格极为一致的五言咏怀古诗。将这样......
徐铉本《说文解字》和徐锴《说文繋传》中都曾援引李阳冰刊改《说文解字》的观点。前贤时或论及二者差别,但并未全面分析二者援引......
曾在一本史料上读过:“民国人物钱大钧胸无城府,不善交谈,却生性儒雅,颇有书画诗词修养,更兼仪表堂堂,一派儒将风度。爱与文人雅士来往,擅......
唐代著名篆书大家李阳冰,于乾元年间任缙云县令时,在缙云留下了一些书法作品,保存至今的尚有“城隍庙碑”、“倪翁洞”、“黄帝祠......
在中国书法史上,李斯是第一位赢得个人声誉的书家。这位被唐代李阳冰称为“斯翁”的政治强人,既不是仓颉那样的神话人物,也不是史佚那......
宋元之际戴侗撰《六书故》一书,保存了丰富的《说文解字》异本材料,本文摘录其中李阳冰《广〈说文解字〉》本26条文字训解材料,就......
【正】 瞿蜕园、朱金城同志编撰的《李白集校注》,以清乾隆刊本王琦辑注《李太白文集》为底本,广罗异帙,通校了多种不同时期的重要......
<缙云城隍庙碑>为李阳冰传世的著名小篆碑刻,是碑最能反映阳冰篆书之体貌及李阳冰篆书之特色:细瘦韧健、伟劲飞动,重心上提、修长......
杨帆 1978年5月生,四川高县人。宜宾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讲师,南京艺术学院书法(篆刻)创作理论博士研究生。中国书协会员,四川省书协理事兼......
【正】 伟大爱国诗人李白,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非常神奇的人物。从他逝世之后,学术界对他的缅怀、研究,可以说是连绵不断,其深度与......
唐代诗人三巨头中,白居易可以说人生与仕途顺山顺水最为得意。先说李白,才情横溢,除了有近两年的时间在皇帝身边做文学弄臣以此点缀歌......
再谈李白出生于四川江油蒋志拙文《李白出生于四川江油补正》在1982年发表于《四川大学学报丛刊》第15辑之后,引起了学术界同仁的热烈争......
中唐时期李阳冰曾刊定《说文》。就徐铉《说文解字》和徐锴《说文系传》中所引李阳冰之说,可以对李之刊定分为刊定字形、别立新解......
一唐朝是诗的天空。这个天空雄阔浩瀚,星光璀璨,其中最明亮的一颗星是字称"太白"、号"青莲居士"的李白(701—762)。李白的族叔李阳冰《草......
李白是与杜甫并峙的唐代诗坛双子星座之一。"安史之乱"中,李白受永王之累,长流夜郎,半道遇赦东还,漂泊于武昌、浔阳、宣城等地。一般......
唐代的僧人怀素,至少有两个,其一为玄奘弟子,南阳人范氏怀素(624—697年);另一个即是我们这里要讨论的草书家——零陵人钱氏怀素。......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本文以李阳冰篆书风格作为研究的重点,力所能及地搜罗梳理相关材料,并考察了李阳冰生前几个重要的任职地,通过分析李阳冰的生平、......
作为传统文人的代表,李阳冰精通文学,曾为李白整理诗集作序;也精通于书法,在当时与后世均得到很高的赞赏。本文着重于李阳冰书法美......
<正>"平生爱丘壑,一室老烟霞。"清代篆刻名家徐三庚篆书五言联。徐三庚(1826-1890年),字辛谷,又字诜郭,号金?、井?,又号袖海,自号......
<正>一、关于《庐山草堂记》《庐山草堂记》又称《白氏草堂记》,此文为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庐山草堂所撰,文载《白氏草堂集》,是邓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