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韵论相关论文
神韵论经清人王士禛总结发扬,成为海内风从的重要文艺理论.高凤翰私淑王士禛,其『妙得象外意』 『真精在性情』以及『淡处着精神』......
郭绍虞先生对神韵的见解散见于他对《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各个批评家的看法。他对神韵的理解主要表现在:一、更侧重"神韵"自然天成......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但就是在这样的时代中,艺术家们打破禁锢,充分发挥自我探索精神,开始了独立的......
王士禛的神韵理论的精髓就是推崇一种主体情态含蓄缥缈的表现,追求味外之味的接受与再造的美学趣味。这主要表现在主体创作之前的"......
中国诗学史的宏观透视韩经太为了真正能够摆脱那种历代诗论纪述式的诗学史结构框架,为了最终使中国诗学史成为对中华民族之诗意哲学......
<正> 钱萚石先生载(1708-1793)和翁覃溪先生方纲(1733-1818),于乾隆十七年(1752)同中进士,并同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之后,两人又同......
诗学意义上的“格调”,是指诗歌的体格和声调。首开以“格调”论诗风气的是明代茶陵诗派的领袖李东阳。“前后七子”及其羽翼人物(以......
一、三位远游人:司空图、严羽、王渔洋神和韵的提倡由来已久,作为作者的精神和作品的韵味而言,魏晋间早已有人强调了。萧子显认为文章......
【正】 一、气质·神思·意象“大用外腓,实体内充。”没有作为审美素养和艺术构思的内在功夫,就不可能有含英咀华的审美......
本文对'神韵'这个中国特殊的美学范畴进行论述。文中除深入论证了'神韵'来自心灵观照,神和韵的结合表现了源于诗......
论者多以为中国古典文论缺乏系统,然系统不仅存在于理论家个人之专著,尤存于整个民族世世代代的集体努力。本文以为中国古典文论极......
【正】 一 经验世界的两种超越:“神境”与“物境”如果说中国的诗歌神韵论强调“偶然得之”的话,那么崛起于二十世纪初期的英、美......
神韵从评人开始,就缘于感觉。属于何种神韵,藉人生经验认知。气韵、神韵进入书、画创作追求与鉴赏,亦凭经验双向认知,解各不同。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