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后七子相关论文
摘 要:明代文学的发展中,各种流派交替登场,以不同形式的理论创作确立自身地位的同时,也为文坛注入了活力。前后“七子”与“唐宋派”......
在中国古典诗歌美学史中,诗乐合一是诗歌生发的源头。随着诗乐分离、儒家对诗教理论的不断丰赡,乐教成为诗歌发展中的潜流,在诗歌......
桐城派的产生是对明代“空疏不学”文风的反拨,其之所以“别树一宗”,笼盖有清一代,并非由于清代文化政策或传统势力的支持影响,更......
本文选取明清时期两种不同倾向的诗学理论, 即偏重于“法度”形式的诗学和偏重于“性灵”独抒的诗学作为考察对象, 旨在通过对比研究......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围绕白话文与文言文的论争,形成了两大阵营,那一场场“硝烟弥漫”的论争,充满了激情、狡黠、机巧与智慧,点亮了新文......
中西方文论是两种不同的话语体系,它们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但文学作为创作主体的审美创造活动,又必然表现出一定的趋同性,因......
文人画发展至明代,正处于前后七子泥古之风的高涨时期,在诗文绘画方面形成了以形式主义和模拟主义为潮流的创作方向,但作为开创泼......
汤显祖历来被看作反前后七子的主将,但其大量的诗文作品表明,无论在理论主张还是创作实践上,他都与前后七子存在着明显的传承关系......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上,文豪巨匠层出不穷,词人骚客星光灿烂.从先秦的诸子百家到汉末的“建安七子”,从“唐宋八大家”到明代“......
明嘉靖年间冯惟讷编纂的《古诗纪》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全集式”诗歌总集,在文学总集编纂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目前学界多认为《古诗纪......
前后七子是明中叶的文学流派.针对明初台阁体影响下生气缺乏的诗歌创作局面,他们引领了一场浩浩荡荡的文学复古运动,在复古的旗帜......
【正】 明代弘治年间崛起的李梦阳、何景明等前七子,和嘉靖年间复兴的李攀龙、王世贞等后七子,相继称雄于文坛近百年之久。对于他......
作为中国文学史上两座高峰的唐诗宋词,随着南宋的覆没而逐渐走向低谷,但并未彻底终结,而是余脉绵延,元代前期有刘因、邓牧、戴表元、虞......
五四运动前夕,新旧文学展开了激烈的论战,在《新青年》杂志上曾有过一个精彩的回合。1918年,《新青年》第四卷第三期发表了《文学革命......
“前后七子”倡言复古,其辞赋复古主要是恢复隋唐以前抒情言志传统,揭露社会黑暗,讽谕现实,抒发个人情感;形式上多采用古体,艺术上多铺采......
<正> 《诗归》一书,为钟惺和谭元春共同编著,选录一些古诗及唐诗,加以评点,借以宣扬他们的诗学观点。钟惺所撰写的序言,不仅是《诗......
【正】 由明入清,诗论方向发生了重大转折。正统的五七言诗的衰落至明代已更加明显,各家都在为它寻找前进的道路。前后七子的复古......
【正】 由二元论到一元论,由理性主义到抒情主义,可以看作是从宋代到明代的思想史展开。换言之,在明代,以"情"为中心比以"理"为中......
湖湘诗派,又称汉魏六朝诗派,是活跃于中国近代诗坛百年之久的一大诗歌流派,名冠近代众多诗派之首。作为此派领袖人物的王阊运,学界似乎......
【正】 明代(一)明初诗派皆主唐音 明人好标榜以立门庭,故诗派繁猥,较两宋尤甚。要而言之,明初有江西派(此指刘崧所开之派,非宗山......
<正> 明代诗坛上的前后七子与公安派一向被视为两个水火不相容的流派。从局部、从各自侧重的追求看,二者是尖锐对立的,但如从文学......
<正>前、后七子是明代具有重要影响的文人群体,在弘治至万历的百余年间掀起一股复古浪潮,深深地影响着中国近世文学,乃至中华文化......
明代公安派文论受李贽启发,这已为学界所熟知;但除李贽之外,在学术思想上对公安三袁影响最大的乃是属于浙中王门的王畿(龙溪)心学......
严羽《沧浪诗话》所言学诗"妙悟"的途径是"熟参",即对历代诗歌作品反复地"吟咏"或"讽咏",由此获得对汉魏晋盛唐诗歌"高古本色"的感性认识,而......
学而优则仕: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是封建科举制度为其土子所展示的锦绣前程。这“锦绣”之中自然是梦幻多于现实。然而梦幻往......
<正> 王夫之(1619—1692)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法家的一位重要代表人物。是明清之际一位唯物主义哲学家、杰出的进步史学家和进步的......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明代重要文论家都有从矫枉过正到自我修正的理论转变,这一现象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有着特定的文化背景......
【正】 (一) 孙应鳌(1527-约1583),字山甫,号淮海,贵州清平(今凯里县炉山)人,是明代中叶名噪一时的政界人物和理学家,同时又是贵州......
有明一代,复古议论不绝于耳,清初犹存遗风,王士禛在《鬲津草堂诗集序》里说:“三十年前,予初出,交当时名辈,见夫称诗者,无一人不为......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明代诗歌创作缺乏新意,但明代诗歌阐释却与此不同,它远承南宋末兴起的阐释方法而来,变革了传统的“尚意”阐释学。就前后七子而言,......
文学史发展中,散文字句篇章等形式的发展,并非一蹴而就。唐宋以来,散文在篇章结构上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因此,唐宋派能够通过学习唐宋古文......
【正】 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认同并强调了这样一个命题:“诗能穷人”。这一命题的具体涵义究竟是什么,它是在怎样的社会历史条......
作为明末清初文坛领袖,钱谦益诗文成就甚大。在理论方面,他对整个明代文学的总结和评价,全面、系统,多有卓见。虽不免苛刻,但当时及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