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文论相关论文
诗话是中国古典文论的一种重要形式.作为中国诗话的典型代表,严羽《沧浪诗话》在西方的英译与传播已有近百年历史,诞生了多种英语......
自孟子提出“知人论世”这一文学阐释的重要思想后,即成为文学研究的优良传统,“知人论世”方法是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中的基础方法,......
顾祖钊先生的《文学原理新释》 ,是一本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创新思想的文学理论教材。“新”是这本书的最大特色 ,它充分展示了作者......
20世纪中国文艺学学术史实际上是从古典形态的诗文评转化为现代形态的文艺学的历史。从诗文评到文艺学的转换根本上是学术范型的转......
中国传统的整体思维注重"天人合一",与西方哲学主客两分的本体观相对.汉字的构形体现了从整体出发的中和平衡、内向充实的审美性格......
从文化输出和交流来看,中国古典文论外译的文论思想传播是一个基本的、甚至是绝对的批评侧重点。《大中华文库·文心雕龙》英译总......
期刊
中国古典文论是古人文学创作实践的理论总结,又是古人哲学、美学思想在文学批评领域的具体显现。此外,我们还可以说,古典文论一头连着......
国内生态关学研究者纷纷从中国古典文论中挖掘丰富的生态观,力图为生态美学寻找理论基点与历史渊源。但是,中国古典文论有其具体的历......
邓新华撰写的《中国古代接受诗学史》一书,由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3月出版。该书以西方现代接受关学为参照,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背景......
"意境说"是中国古典文论中最为重要的诗学理论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发展,主要内涵可概括为三:一为意与境会,情景交融;二为境生象外,......
狩野直喜(KanoNaoki,1868—1947年)是日本京都学派第一代的领军人物,其研究成果被学术界概括为“狩野体系”,以指上个世纪最初十年起至3......
作为东学西渐的一部分,中国古典文论在西方的英译与传播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本文采用宏观史学与微观史学相结合的方法,在再现......
日本的作为抽象名词的"道"是从中国传入的,但这个"道"在日本却失去了作为本原与终极本体的最高抽象意义。日本古代文论对中国之"道......
当代中国古代文论研究面临着事实与价值的抉择。这种事实与价值相矛盾的状况并不是研究者的主观选择,而是由研究对象本身的属性决......
【正】 移情(empathy),是指人在观察大自然或外界事物时把原本无生命的东西看成是有生命的东西,仿佛它也具有人的思想、感情和意志......
冯若春的《“他者”的眼光——论北美汉学家关于“诗言志”、“言意关系”的研究》(巴蜀书社2008年版,以下简称《“他者”的眼光》......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正>中国古代文论历史久远、含蕴深刻,是中华民族不可多得的文学宝藏。随着时代发展,国内文艺理论界对二十世纪中国古代文论的研究......
我国古典文论之所以具备相对于数字化语境的价值,是由于它所包含的某些理念接触到艺术活动的一般规律,有可能比较直接地用来分析新对......
曹顺庆是中国中西比较诗学学科的开创者,出版了中国第一部以“中西比较诗学”命名的学术专著,乃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领军人物之一。他......
钱锺书先生汇通中西,指出清代朴学与西方阐释学皆由文字训诂到文本理解,悟出理解与阐释是一"积小以明大、而又举大以贯小"之循环过......
日本古代文论中的"心"范畴,涉及到文论中的创作主体论、心词(内容与形式)关系论、审美态度论、主客统一论。日本的"心"、"有心"、"......
在世界文论史上,中国古典文论因烙上鲜明的自然化、生命化特征而自成一格,极富民族特色。古典文论话语的产生、内涵、特性与其生成......
思维方式是人类认知世界的方式,是人类文化深层结构之一,具有民族性的特征。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包括推原思维、整体思维和意象思维。 ......
推原思维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它产生于古老的农业文明,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深层文化——心理特质。推原思维对中国古典文论影响深远,造就......
意象思维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 ,在中华元典中已有所体现。这种思维方式影响了古代文学理论的诸多范畴 ,并形成了中国传统的审美意象......
中国传统诗画仿佛一对孪生姐妹,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水乳交融,浑然天成。对于诗画的解读也因人而异。在对其翻译过程中,要实现其全......
有了人类便有了成了比较明确的理论认识。传播。虽然传播学是近几十年才兴起的学科,中国的古典文论却对前起新石器晚期,晚至清末我......
<正> 《文心雕龙》集中国古代文论之大成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内在机制。魏晋宋齐社会历史文化发展的必然性在主观和客观等多种矛......
2015年夏,《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编辑已经近于杀青,我们却意外发现,韩南教授几年之前交稿的论文,只有一个简单的《小说竞赛》(Th......
<正>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就有一种具象类比的思维传统。据《周易》载,早在上古伏羲时代,就在天、地、人三才万物之间,"近取诸身,远取......
上世纪70年代以来,浦安迪等一批西方汉学家,打破了此前数十年中外学者共同的“以西律中”思维模式和“中国长篇小说缺乏结构”的“定......
文化缺省指的是同一文化背景的人在交际过程中对双方共有文化背景知识的省略。中国古典文论中蕴含有大量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信息......
文化缺省指的是同一文化背景的人在交际过程中对双方共有文化背景知识的省略。中国古典文论中蕴含有大量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