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S相关论文
近年来,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OLEDs)因具有能耗低、自发光、发光效率高、可柔性显示等特点,成为了未......
基于电致发光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s)和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D-LEDs)凭借其自发光、响应速度快、对比度高、可柔性化等特点在显示与照明......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s)由于具有自发光、重量轻、可视角宽等优点,在过去的三十年中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并且已经成功在平板显......
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LEDs)因快响应,高效率,器件结构简单,自发光,图像清晰以及可以在柔性衬底下进行大面积制作等优点在全彩色显示......
磷光OLEDs内量子效率可达100%,远远大于传统的荧光OLEDs,因此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但是磷光OLEDs仍存在很多问题,如发光淬灭,器件......
随着人们对显示器件要求的日益提升,新一代显示器件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s)因其自发光、色度广、可制备柔性器件等特点,受到了广泛......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Ir(Ⅲ)配合物,经过几十年的蓬勃发展,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足够的重视,尤其在有机平板显示和大面积固态照明具有了......
In this work, a blue emitter with a 3D rigid structure composed of multiple spirobifluorene (3-Spiro) has been synthesiz......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简称OLEDs)是一种新型的,极具潜力的平板显示技术和平面光源,具有高亮度、宽视角、......
The calculation of the external quantum efficiency(ηext) of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OLEDs) is presented theoreti......
文章讨论了OLEDs磁效应的研究进展,总结归纳了OLEDs磁效应的理论模型,分析了这些模型的理论意义.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res......
介绍了近年来有关磁自旋耦合作用对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包括有机磁阻效应、电致发光效应、光电导效应、量子效率......
Cu( I)配合物作为一种磷光材料,其内量子效率理论上可达到100%,比荧光材料高出三倍。因其还具有价格低廉、无毒性、储量大、结构多样化......
设计并合成了一种基于喹诺酮衍生物的双极绿色磷光主体材料1-甲基-3-[4-(9-咔唑基)苯基]-4-苯基喹啉-2(1 H)-酮.计算发现,化合物的HOMO......
顶发射有机发光二极管具有众多的优点,而阴极的材料和结构是影响顶发射OLEDs器性能的重要因素.本文从金属叠层等四个方面介绍阴极......
以半透明Ag膜为阳极出光面,利用MoO3作为空穴注入层,在普通玻璃衬底上制备了底发射微腔OLEDs器件,其中微腔由接近全反射厚度为100nm的......
以半透明Ag膜为阳极出光面,利用MoO3作为空穴注入层,在普通玻璃衬底上制备了底发射微腔OLEDs器件,其中微腔由接近全反射厚度为100nm的......
为了研究阴极材料对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影响,在不改变其他功能层的情况下,分别采用不同比例的Ca/Al合金和纯Al作为器件的阴极制备......
为了研究阴极材料对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影响,在不改变其他功能层的情况下,分别采用不同比例的Ca/Al合金和纯Al作为器件的阴极制备......
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两管单元有源驱动电路的基础上.分析了几种四管单元电流控制型和电压控制型的驱动电路,它们都能补偿TFT阈值电压......
已经有多种方法分析了LiF作为电子注入缓冲层对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影响,用LiF/Al双层阴极和发光层Alq3制成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
已经有多种方法分析了LiF作为电子注入缓冲层对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影响,用LiF/Al双层阴极和发光层Alq3制成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
制造了两种OLEDs器件,它们的结构分别为:ITO/NPB(50nm)/Alq3(65nm)/Mg:Ag(10:1)(100nm)/Ag(50nm)and ITO/NPB(50nm)/Alq3(65nm)/LiF(x)/Al(100nm)。结果发现,在同样......
在有机发光二极管典型的层状结构中,引入磁控溅射制备Nb2O5超薄膜作空穴注入层,制备了结构为ITO/Nb2O5/TPD/Alq3/Al的器件。Nb2O5层的引......
一种新型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的阳极结构,在玻璃衬底上以半透明的A1膜为出光面,通过在空穴注入层(HAT-CN)和空穴传输层(NPB)中间插入三氧......
制备了一种采用多层氧化物复合阴极的透明OLED,器件结构为:ITO/MoO3(10nm)/NPB(60nm)/Alq3(65nm)/Al(1nm)/MoO3(1nm)/Al(Xnm)/MoO3(30nm)。所采用......
研究了粗化玻璃对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影响,分别在玻璃基板的平滑面及粗糙面上制作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所制备的器件结构为Al(15nm)/Mo......
采用结构为LiF/Al/F4-TCNQ/NPB的电荷产生层,制备出了双发光单元叠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通过对......
采用结构为LiF/Al/F4-TCNQ/NPB的电荷产生层,制备出了双发光单元叠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通过对......
利用荧光光谱对电致发光器件(OLED)中几种常用化学组分的荧光猝灭和光诱导电子转移问题进行了研究.发现两种常用的空穴传输材料NPB......
利用二亚胺配体和双齿膦配体成功合成了一种新的中性一价铜配合物,通过1HNMR、13CNMR、31PNMR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手段对配合物结构......
制备结构为ITO/Mo O3(7nm)/NPB(40nm)/MCP:Fir6(30nm:8%)/MCP:Ir(piq)acac(3nm:1%)/Bphen(40nm)/Cd S(x nm)/Li F(0.5nm)/Al(100nm......
制备结构为ITO/Mo O3(7nm)/NPB(40nm)/MCP:Fir6(30nm:8%)/MCP:Ir(piq)acac(3nm:1%)/Bphen(40nm)/Cd S(x nm)/Li F(0.5nm)/Al(100nm......
提高器件的发光效率是实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实用化的一个关键因素.通过对器件结构和制作工艺的优化设计,将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各个......
提出了用一种无机半导体的模型来计算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ELDs)的J-V特性.通过在金属/有机物界面插入薄LiF层,由此引入的偶极子能极......
采用磁控溅射方法在ITO表面沉积了不同厚度的ZnS超薄膜作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s)的缓冲层,使典型结构(ITO/TPD/Alq3/Al)的OLEDs的发光性能......
在高浓度DMQA掺杂于Alq3作为发射层的器件中直接观察到了超线性的发射增强现象。当DMQA的浓度在1.6% -5.6%之间时,电流密度大于300......
通过分步合成的方法,在钛氧酞菁的外围引入了四个苯氧基团,合成了一种2(3)-四-(2-异丙基-5-甲基苯氧基)钛氧酞菁。通过质谱、核磁、元......
制备了结构为ITO/NPB/TCTA/FIrpic∶TCTA/Ir(MDQ)2(acac)∶TmPyPB/FIrpic∶TmPyPB/TmPyPB/LiF/Al的有机电致磷光发光器件。通过在双蓝......
研究了单层MoO3(5nm)和复合Au(4nm)/MoO3(5nm)HILs对OLEDs器件性能的影响,器件结构为ITO/HIL/NPB(40nm)/Alq3(60nm)/LiF(1nm)/Al(100nm)。与单层M......
美国信息显示委员会(SID)委员及SID2006年会的组织者Steve Atwood表示.2006年6月4~9日在美国加州举办的SID2006年会充分展示了显示技术......
考虑电荷的注入、无序系统中载流子的输运及极化子激子的解离和复合过程。建立了单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电致发光效率的理论模型.计算......
本文采用量子化学方法研究了给、吸电子取代基[一CH3,一NH2,一cN,一N02]对2,1,3-苯并噻二唑衍生物的电子性质、光谱性质、电荷传输性质......
采用量子化学方法研究了F原子取代对喹喔啉(quinoxaline)衍生物的电子性质、光谱性质以及电荷传输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母体分......
Advances made in the molecular design of modern optoelectronic materials have made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toward the ......
采用量子化学方法研究了“CH”/N杂原子取代对2,1,3-苯并噻二唑衍生物(BTD)的电子性质、光谱性质以及电荷传输性质的影响,为新型有机发光......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s)在平板显示和固体光源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已引起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重视.根据所使用材料的种类不同,O......
建立了单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复合区域和外量子效率的模型,讨论了外加电压与器件厚度对复合区域和外量子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