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学相关论文
庄述祖,武进(清代属常州府)人,庄存与之侄,刘逢禄之从舅。此三人分别为清中期常州庄氏家族的三代学人之代表、常州学派早期发展中的......
《尚书》学由古而今,在学术和思想领域,经历了一个“化经为史”的“古今之变”,现代《尚书》学研究在这条路径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尚书》展现出其愈久弥新的文化张力,现代人从对《尚书》的现代阐释中可以发现历史的规律、观念和思想,具有不可取代的现实意义。......
在清代学术的演变下,清代《尚书》学得到不断地发展。清初,在一批士人倡导经学,提出经道合一的救世理念之下,清初《尚书》学者们在......
今文经学在清中叶复兴后,迅速发展,蔚然成风。这一学术大潮掩胁晚清,诸经之研究皆受其影响,《尚书》学自然也是如此。一批学者以今文经......
由于“清华简”的发现,学的诸多问题势必会再一次引起广泛的讨论.中有大量的关于的记载,这些都是现在研究颇具价值的文献材料.该篇......
《尚书》中本无复仇话题,苏轼《书传》率先批评周穆王、平王无复仇、中兴之志。靖康之难后,这一新说受到士大夫的普遍关注。南宋高宗......
黄式三的《尚书启幪》总结了前代学者的学术成就,以简易的形式将其呈现给学者。黄以周的《尚书讲义》接受前代学者的辩伪成果,并作......
弘农杨氏是汉代历史上少有的显赫家族,不仅在政治上有着突出的地位,曾四世三公,而且累世传授《尚书》欧阳学,广收门徒,隐以教授。......
《中国政治哲学之源:〈尚书〉编纂及其思想研究》的出版显示出西方汉学界《尚书》学研究新变化,无论从研究方法上,还是从结论认识......
<正>"五经"之中,《尚书》最尊,也最为难读,古人有"诘屈聱牙"之评,再加上其形成过程复杂,流传过程亦多波折,从而在其版本、篇目、真......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玄学和佛教思潮影响下,冗繁的两汉章句之学逐步衰落,《尚书》注疏产生了一种全新的注疏方式——义疏体。六朝《......
班固《尚书》学承师渊源颇为纷杂,但其家学当远承之班伯.班固集西汉《尚书》学以“洪范五行”察变之大成,对后世《书》教传统影响......
【王煦华先生的按语】这里所登载的,是顾颉刚先生从未发表的遗稿。顾颉刚先生编的《尚书》讲义有四种:一是在厦门大学时编的;二是......
江户时代,是日本文艺复兴的时代,也是日本全民学习中国儒家经典的时代。《尚书》作为六经之一,自然也受到了许多学者的青睐。他们......
北宋熙宁年间,为回击反对者,坚定神宗的变法决心,王安石提出古之圣王"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他认为,大凡利民的政治作为......
据史书记载,孔氏家族的始祖孔子曾对古代优秀文献《尚书》进行编纂,并为每篇作《序》,概述其写作的原委和宗旨。孔氏家族在西汉的......
清初的学术转型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学术方向的转变,朴学逐渐压倒理学;一是学术理路的转变,经学研究偏离经世致用的传统,走上了纯......
日本在中世时代,除了清原家以外,研读《尚书》的人并不多。清原家世袭朝廷内明经博士的地位代代在公立大学内教经学,而且只在家内......
<正> 《尚书》是我国最古的一部史书,它保存的基本是奴隶社会的文献,其中包括周代真文献和半真文献,商代半真文献(也可说是流传中......
世人只知有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而不知韩国也有一位经学大师丁茶山的《尚书》辨伪巨著《梅氏书平》。这部书的学术价值与成就......
朱熹对伪《古文尚书》提出有价值的考辨意见 ,这对后世的《尚书》辨伪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朱熹又推重《古文尚书·大禹谟》 ,对伪古......
经典的流传、经义的阐发、文化的传承,离不开经学注解。经学注解伴随着古代典籍的流传而产生,“解经”这一概念,早在班固撰《汉书......
清初阎若璩和毛奇龄《尚书》真伪之争是学术史和思想史上最著名的公案,当时和其后的几乎所有硕学鸿儒都卷入了这场著名的学术论争......
林之奇的《尚书全解》作为南宋初期一部重要的《书》解之作,在中国《尚书》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其书旁徵博引,考证祥细;不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