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学派相关论文
庄述祖,武进(清代属常州府)人,庄存与之侄,刘逢禄之从舅。此三人分别为清中期常州庄氏家族的三代学人之代表、常州学派早期发展中的......
“权”是对“经”的补充和修正,当问题无法用常道解决时,就涉及到“权变”,但无论怎么变,皆是在“经”的范围之内,“权”依附“经......
@@宋翔凤(1776-1860),字于庭,江苏长洲(今吴县)人。嘉庆五年(公元1800年)举人,曾官湖南新宁县知县、宝庆府同知。晚清常州学派创始人庄存......
清代中期,常州学派对汉代今文经学进行复兴,其目的在于让经学摆脱清前期由于考据学极度兴盛而出现的内在积弊,如考据难寻"义理",时常......
魏源是晚清著名的今文经学家,粱启超称其为“今文学之健者”。魏源治经,“承常州学派之余绪,著《书古微》、《诗古微》、《公羊古微》......
恽鹤生自识李蜷,尽弃前学,而学习斋之学。他私淑颜元,在与李垛的交往中,立日记省心改过,坚守三物之学,六艺之教。他的著作《大学正业》,继......
学界在对常州学派的论述上,主要有"人物的直线型历史论述"与"辞命意谓的精密解析"两种方法。二者的区别在于:人物的直线型历史论述以"人......
明清时期江南文化家族诗书传世、德才兼蓄的家风成就了传统社会宗族发展的高峰。以常州学派而闻名的常州庄氏家族作为江南文化家族......
张惠言(1761—1802),字皋文,号茗柯,常州武进人。提到张惠言,总是感到他身上沉积了太多的东西。乾嘉之际,常州出现了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常......
《春秋繁露》是西汉大儒董仲舒的代表作,对此的相关研究浩如烟海,其中也包括对《春秋繁露》的注本研究。但目前学术界大多使用的研......
近来在研究庄存与和和珅的问题时,大家多关注《清实录》的资料。由于庄存与的和《春秋》相关的手稿是乾隆中期写成的,学者们便怀疑......
作为清代常州学派的核心人物,庄述祖治学研求精密,于世儒忽不经意者,覃思独造。庄述祖身为庄氏家学的重要传承者,平生著述颇多,不......
自唐荆川起,经明清至近现代,历代常州学人共同构建了一条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前后相继的思想脉络。其历程可概括为三个阶段:第一......
<正>盛宣怀(1844—1916),字杏荪,洋务运动和中国近代化的引领者和奠基者,创造了11项"中国第一"(轮船、电报、铁路、钢铁、银行、纺......
庄述祖是清代常州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精研训诂,专于治经,撰有《尚书今古文考证》《夏小正经传考释》《珍艺宧文钞》《诗钞》等著......
庄述祖是清代常州学派形成时期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将今古文并重的治经思想融入其《诗经》学研究中。《毛诗考证》作为庄氏最具......
常州学派是清代重要的学术流派,在《诗经》学领域多有创见。该派倡导今文经学,在治学方法上兼采古今汉宋,所倡导的经世致用学说与......
常州学派虽以公羊学名家,但《尚书》学同样是其重要研究领域。常州诸子治《尚书》,以阐发"微言大义"为主,通过议论《尚书》中史事......
<正> 常州学派出现于封建社会末期,其成员并不都是常州籍,由于学者们已习惯于将庄存与、刘逢禄、龚自珍、魏源、康有为等人合称为......
常州学派是清代以来中国学术史上力主"经世致用"的一个重要学派,该派以钱名山、谢稚柳为代表,于性灵诗文之外,别张斯文天下的大旗,......
乾嘉时期,朴学兴盛,儒宗硕师,代不乏人。这一方面是由于清王朝趋于稳定,经济文化繁荣,为学者们进行学术研究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
乾嘉汉学鼎盛之时 ,汉宋对峙更加凸显 ,但因寻求义理的内在需要 ,其中又滋长着调融宋学的潜流。汉、宋之学陷入困境 ,士人乃日益从......
晚清时期,常州学派较之早期有了新的变化,不仅在地域上有了拓展,从一个地方性的学术流派发展成为具有全国影响的学术流派,其在治学......
晚清公羊学主力常州学派,倡言“大一统”,宣扬“通三统”、“张三世”,专讲“微言大义”,讥讽时政、批判现实、大谈改制,一时影响尤剧。......
庄存与是常州学派的创立者和代表人物,他继承了董氏公羊学的"微言大义",完善了何休公羊传注的"三科九旨",创建了清代公羊学的体系。庄......
经世思潮的盛行,源于乾嘉年间常州学派的提倡,而至龚魏时则大为显耀,成为学术界的翘楚。传统观点认为.今文经学在常州学派的提倡下,转变......
自西汉武帝以后,儒学独尊为经学,在漫长的岁月里,它成为地主阶级维护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到了近代,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剧烈动荡,经......
"三世说"是汉代公羊学家为发挥<春秋>义理而形成的一套阐发政治见解的理论体系.魏晋以后,几代寂息.至晚清经常州学派的发挥旋又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