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古思潮相关论文
一中國新文化運動以來,由於西學的大量輸入與新學的逐漸興起,學術思想極爲活躍。馮友蘭於1937年論及史學界之趨勢説:“我曾説過中......
2002年下半年,从导师李学勤先生处获知一个令人振奋的喜讯,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从香港购藏一件失盖的有铭铜器,曰“公”。就器形与铭文......
民国时期,以社会进化论、因果律、民族竞争为主旨的民史和文明史的新史学思潮已成主流,推动了学界以新史学为指导编纂历史教科书的......
《孔子家语》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1.为什么取名《孔子家语》 《孔子家语》,又名《孔氏家语》,或简称《家语》。“家语”是一家之......
该文着重探讨了以顾颉刚、李济、苏秉琦为主,兼及夏鼐、张光直等的学术事功,以及他们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考古学理论流派所做的贡献......
本文对夏史和夏代文明的几个重要问题展开论述,对夏朝的历史地位、“夏后氏官百”、《禹贡》“九州”以及夏书、夏历、夏礼诸问题......
目前,对于近代史家、史著的个别研究已经取得了可观的成绩,对近代史学的整体研究则比较薄弱。胡逢祥、张文建两位同志所著《中国......
辨伪的历史渊远流长,滥觞于孟子的“尽信书,不如无书”,发端于刘向、刘歆父子。在其后的两千年历史中,学术辨伪就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只不......
本文论述了关于白鸟库吉与顾颉刚在“尧、舜、禹”问题上观点的异同。全文主要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通过比较白鸟库吉和顾颉刚二......
宋以前很少有人怀疑《史记·老子传》中老子其人其书的真实性。在疑经思潮影响下,宋代考辨老子其人其书的学者渐多,其观点主要......
汉代诗学训诂释义侧重于伦理教化,承其后的朱子诗学虽有因袭旧说之处,却因受到宋代疑古思潮的影响而呈现出新的气象。本文从三个方......
中国古典学是一个借自西方“古典学”的概念,指研究先秦秦汉时期中国古代文明的学问。古典学的重建是指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打破旧的......
中国古代音乐史建立在音乐和历史这两大学科之上,属于音乐和历史的交叉学科。了解我国历史学领域的学术思想,借鉴其研究方法和研究......
顾颉刚发起疑古思潮以来,学界毁之誉之,已经有很多论辩。有胡适、郭沫若等人的明确肯定,有冯友兰从信古、疑古、释古的认识论阐释,......
疑古思潮、“古史辨”运动曾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学术界引起轩然大波。1992年李学勤提出“走出疑古时代”的口号,疑古史学的......
摘要:顾颉刚先生在《古史辨》视野下进行的《诗经》研究非常具有特色。一方面在疑古思潮的影响下,它具有冲破网罗的创新特质,突破了传......
中唐时期,学术思想活跃,思辨深刻。这种局面既是盛唐昂扬的时代精神的余绪,又是士大夫们面对由盛转衰的社会所作出的无奈选择和深......
据史书记载,孔氏家族的始祖孔子曾对古代优秀文献《尚书》进行编纂,并为每篇作《序》,概述其写作的原委和宗旨。孔氏家族在西汉的......
一我想说的第一点,就是我们现在来总结、回顾二十世纪的疑古思潮,确实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我个人来说,我想首先应该强调,要充分估计......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古史大讨论"为契机,《古史辨》学人积极探讨《诗经》学问题,其基本理念是对经学传统的反动与清算。他们否认......
近日来,读了顾颉刚先生的《古史辨第一册自序》一文;收获颇丰。在这篇自传性的长序里,顾颉刚先生畅言自己之所以有"层累造就历史"......
在20世纪上半叶,傅斯年通过自己的研究和领导工作,对中国现代学术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对于他的同学顾颉刚掀起的疑古思潮,傅斯年......
20世纪20年代,萌生了以顾颉刚为代表的、以疑古辨伪为特征的史学派别——古史辨派,形成了一股勇于打破传统古史体系的疑古思潮。虽......
有人将近代疑古思潮的起因归结于五四运动。实则"疑古"是历史运作到一定时期必然出现的文化现象。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三次"疑古"......
<正> 以讲明义理而有别于汉唐注疏之学的宋学之开创,始自北宋中期的疑古思潮,这一点朱熹就已经提到过了。《朱子语类》卷八十载: ......
关于“古史辨派”及其影响的研究 ,目前国内还没有系统总结的专著。相关研究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第一 ,古史辨学术研究工作的继续 ;......
民国时期风行一时的“整理国故运动”在建立了中国现代学术新范式的同时 ,也存在着某些严重的缺失 ,这具体反映在考据史学的局限以......
发轫于20世纪上半段的中国近代三大史学主潮:新史学思潮、疑古思潮、马克思主义史学都与日本的近代史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关于......
文化自信来源于文化自知,只有深入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程度,对中华经典的价值有正确的认识,认清孔子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
大禹传说内涵丰富,涉及到上古神话、文学、史学、民族、考古等诸多领域。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受疑古思潮影响,大禹几乎从上古文化中被......
自晋代王叔和重新编次《伤寒论》之后,《伤寒论》逐渐成为历代中医学者必读的经典著作。由于受到中国学术思想发展史中的"疑古思潮......
本文通过分析《论语》、《庄子》、《礼记》、《史记》和帛书易传、郭店楚简的记载,证明六经的形成,源于孔子;早在先秦时期,《周易》就......
赵逵夫先生<古典文献论丛>是当前古典文献学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本书对出土文献、敦煌文学文献、宋前戏剧以及诗赋文献等做了深入......
屈原身世事迹的怀疑,并非起自近代,早在宋代就产生了.但是,宋代学者也并没有确凿的历史证据,只是源于一种现实的理智兴趣和道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