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儒耳目资》相关论文
通过《西儒耳目资》与今南京话入声韵对比,我们发现两者在韵类分合和主要元音音值等方面存在整齐的对应关系。《西儒耳目资》入声......
明代外国来华传教士留下了许多用音标记录汉语音系的文献,这对研究17世纪的汉语音系情况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论文以金尼阁《西儒耳......
《西儒耳目资》是研究汉语史的一部重要音书,研究者很多,然而在一些问题上还存在很大的分歧。文章综述各家的分歧,并提出研究《耳......
《西儒耳目资》是明代一部用西文符号为汉语标音的韵书,通过对其反切特点进行详细探讨,发现反切上、下字用字高度统一,下字零声母......
王徵是明朝末年著名的科学家、发明家、语言学家、翻译家和出版家,与西方传教士交往过程中,对当时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产生浓厚兴趣......
比利时籍耶稣会传教士金尼阁在豫、晋、秦传教时,携带未成稿的《西儒耳目资》字典,关学名家王徵参与了该书的创作。王徵困惑的"天之......
1610年后,在华耶稣会会长龙华民在耶稣会内部掀起了著名的"礼仪之争",它的一个核心问题,即是Deus的中文翻译。拉丁文Deus有两种译......
期刊
李登、李世泽父子的《书文音义便考私编》《韵法横图》以及传教士金尼阁的《西儒耳目资》真实地记录了明代中后期南京官话的语音面......
本文考证:最晚在十七世纪,汉语北方话中的儿化音已经为某些音韵学者所注意,并且写进了他们的著作。成书于清康熙十三年的《拙庵韵......
《西儒耳目资》一书作为反映17世纪初期语音系统的拼音汉字字汇,在语言学的很多方面都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因此,有很多学者从众多方面......
西方传教士金尼阁的《西儒耳目资》于1626年面世,对汉语拼音的形成历史及汉语音韵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西儒耳目资》中运用罗马字......
晚明士人王徵是《西儒耳目资》的中方作者,是继金尼阁后完成西方语言学中国本土化的重要桥梁。文章从三个方面澄清了王徵在《西儒......
本文旨在从以下几方面探求<西儒耳目资>一书在辞书编纂史上的贡献:首先,是书第一次将汉字用西方字母进行了拼音化处理;其次,是书对......
<正> 明代来华传教士金尼阁(Nicolas Trigault)著的《西儒耳目资》(1626),记录了当时官话的五个声调:清、浊、上、去、入。它们与......
针对学界关于《西儒耳目资》基础方言的争论,文章通过明代相关官话方言韵书韵图音系特点的比较,以及明代南直隶军屯移民后裔语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