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陋的中国人相关论文
<正>柏杨其人与小说——序《柏杨小说精选集》斗胆给柏杨先生的小说写序,是因为柏杨先生及其夫人张香华大姐的嘱托与鼓励。柏杨先......
<正> 看了“河殇”解说词,我想起抗战初期广州曾经流行过的一本小册子,书名是“中国必亡论”,作者署名是梁心医生。内容已经记不......
中国当代艺术无疑和西方分不开。它的理念和方法最初都来源于西方。而浅层次地追摹西方的方式简单说来有两种,一种是按照西方当代艺......
柏杨标志着一个生长于极权时代的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和精神能力.但他只留下了面对强权的思考和言说的勇气 柏杨,这个名字让时......
今,我方二十有余,见事虽不少,但不可说涉世.初甚喜鲁迅先生之文笔、风格及思想,及看到时,为此所震惊,又为其曲折出世而痛心.渐明白......
<正>1989年上半年,我在西安东大街外文书店二楼"内部书店"看到了唐德刚教授的长篇小说《战争与爱情》,因其为台湾原版,是1988年2月......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期刊
鲁迅和张艺谋的作品都有关于"丑陋的中国人"的叙述,近年来有人从后殖民主义的视角来共同解构他们的作品。但两者的区别是明显的:其......
<正>林海音渐远的童年难免的离去名作简介:《城南旧事》以深挚的情怀和笔触追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北京城南的旧事,叙事结构包括两层......
<正> 柏杨先生和鲁迅先生都曾就国民劣根性作观察剖析,然二者却小同大异。柏杨先生以医生自居,意在揭出病苦,即大多数的中国人,由......
<正>近日重读鲁迅杂文《论"他妈的"》,又有新的感悟。鲁迅把"他妈的"这一不雅之词冠以"国骂"的称谓,其实未必就是为了轻描淡写地说......
<正> 最近几家出版社出版了台湾省作家柏杨先生的杂文集——《丑陋的中国人》.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那一本,还专门为它写了《编后......
从我内心来说,已经不仅仅把《丑陋的中国人》作为一部思想类图书来看待,更是希望它可以作为一部现代生活指导读物来推荐给今天的读......
<正>石述思:我很小就是学校的长短跑冠军,这要归功于我的父亲,我能跑的技能不过是为了躲避父亲的"追杀"。第一次"认识"石述思老师......
<正>摩罗先生一直以来都是笔者由衷崇敬并喜爱的作家,但本文却是从反面对他的一篇文章提出一点商榷意见。不久前,摩罗在柏杨逝世之......
<正> 台湾当代学者柏杨先生的《丑陋的中国人》一书在大陆出版,好似一石激起千层浪,在人们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很多报刊争相转载,......
<正> 当前,我国正处在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为主旋律的改革、发展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速度加快......
<正>在一次"国培计划"骨干教师高端研修班学习时,学员们来到江科附中听课,授课教师是江西省著名特级教师谭明明。这是一节阅读分享......
<正>《丑陋的中国人》是柏杨先生于20世纪80年代针对中国人的劣根性所写的一部长篇纪实文学。柏杨先生的这部作品,以"匕首一样"的......
<正>《河殇》问世,在国内外引起很大的反应.马来西亚大学一位副教授说:“《河殇》是一首朦胧的史诗.”我认为:“朦胧”倒是事实,“......
<正> 1 《丑陋的中国人》象一场风雨从海峡彼岸向中国大陆横扫过来,犀利、俏皮的文笔,渊博的学识,再加上作者柏杨特有的令人扼腕同......
最近,出版界掀起了一股"柏杨热",推出了"典藏柏杨"系列丛书,据说这是"为了传承人类优秀文化成果,为读者提供一流的文学精品"。柏杨......
2008年4月29日凌晨,柏杨(1920—2008)先生病逝。“不为君王唱赞歌,只为苍生说人话!”这是他在封笔之作《柏杨曰》序中的两句诗,可作为他......
我先认识郭衣洞。《自由中国》半月刊,一九四九年十一月在台湾创刊,雷震对编辑委员会的组成,可说煞费苦心,包括当时从大陆去台湾的......
<正> 这两天,为了一个课题,我又把台湾作家柏杨先生的《丑陋的中国人》,拿出来,读了一遍。《丑陋的中国人》我是1988年买到的。在......
【正】 台湾作家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是去年的畅销书,几家出版社连续再版,在青年学生中影响极大。我班41名学员中就有12本。作......
1985年的初秋,亦即湖南文艺出版社成立的前夕,我和两位特约主编严秀和牧惠在长沙商议《当代杂文选粹》的作者名单,都认为还应选人几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