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政策相关论文
西南地区的变化正好是中国对外政策的一扇真实窗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应该尽快出台一些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鼓励边境地区的对外......
全球经济对资源需求的大幅度上升,导致当代资源政治呈现出国内与国际政治经济相互交叉的新特点,同时,中国成为全球新资源政治的中......
外交部长的晚年风采 策划:于天木 若拙 执行:若拙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央从军队抽调了一大批精干力量充实到外交战线......
本文集中分析从1959年印尼歧视华商条例颁布到1962年印尼成功收回西伊里安主权这段时间,中国对印尼政策的形成背景与发展。这一时......
在过去一年中,南亚地区各国政府虽然维持了政治上的基本稳定,但经历的挑战巨大;地区整体经济形势增长受挫;总体安全形势十分严峻。未来......
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基本方略。这一方略,不仅体现了我们党和国......
...
今年8月的俄格冲突事件体现出俄对外政策的调整和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我国要回应国际格局的变化,适时将现行对外政策调整为积极进......
20世纪80年代,美国政府将经济遏制战略的首要目标指向前苏联,同时积极调整对中国的贸易管制政策,逐步实行对华技术转让政策。前苏联对......
中国对外政策的变化,始终与中国国内形势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内政对外交的影响随着改革的深入日益明显也日益复杂。改革时代,在影响中国......
当前,全球经济复苏问题凸显,亚洲作为世界经济新的引擎,出现整体性复兴的迹象。在新的国际局势下,积极寻找经济复苏途径、重塑美国......
中国向来重视加强同周边国家的合作,将其视为中国对外政策的重要基石。十多年来,中国先是将“周边是首要”确定为中国周边外交的指导......
20世纪80年代初,我们党和政府对中国外交战略和政策逐步调整,到党的十二大确立了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对此后中国外交产生了重大......
苏联解体后,根据邓小平外交思想,处理中俄关系要从国家战略利益出发,不以意识形态划线,不干涉内政、尊重俄罗斯人民的选择,在和平......
作为一个分支学科,对外政策研究最初以建立宏观比较对外政策理论为目的,被称为比较对外政策;后来转变为探讨影响对外政策的不同变......
试论东欧巨变和苏联解体后的中国对外政策曲星1989-1990年东欧巨变,紧接着,苏联政局也发生新的动荡,1991年苏联“8·19事件”后,其国内政局急转直下......
1960年代中期,中国国家安全战略开始发生重大变化,其结果是导致1970年代初中国对外政策的一次历史性转变,即与美国从对抗逐步转向......
如同所有研究领域的发展一样,中国对外政策分析这个领域的发展也有赖于多学科的相互交流,运用多种方法和从多种视角进行分析,这其中历......
<正>增进中国在亚洲和西太平洋的权势影响甚或主导作用——这就是愈益清楚的中国对外政策的一大目标,就短期、中期和长期来说皆是......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正>国际关系是一种利益关系。任何国际关系的行为主体参与国际交往的目的都是为了自身的利益。在丛林法则至今统摄国际秩序的当今......
本文以中亚安全与中国的对外政策的联系为主要研究对象。目前的研究主要关注中亚安全和中国对外政策的现象和成因,以及中国在中亚......
习近平主席在2020年新年贺词中再次向世界宣示:"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党的十九届......
人文外交作为一种崭新的外交形式,是对当今国际关系领域中国家、市场与社会三者互动的有效应对,也是对文化外交和公共外交的有机整......
冷战的主要特征虽然是美苏两大超级大国的对抗,但中国在冷战中的地位决非无足轻重。冷战之所以没有从“冷战”发展为全球范围的“......
<正>近两年来,中国人民大学的时殷弘教授在多个场合提出,中国应警惕"战略透支"的风险。其基本观点是:中国近年来同时推进"战略经济......
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在安理会的投票中,同样是表迭反对意见,有时选择弃权票,有时则选择否决票。为了分析这一问题,作......
冷战结束之后,文化和文明问题突出出来。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曾很有道理,颇有影响。不过,历史的发展......
本论文主要考察了中国和以色列外交关系正常化的过程(1950-1992),探讨了中以关系曲折的历史原因。中以之间的“不承认”政策虽然有......
<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新型大国关系"概念,并对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进行了开创性阐述,已经引起了包括美国政府在内的各重要国......
公共外交的经典含义是一国政府为争取他国民心而采取的公关行动。经典意义上的公共外交新中国自成立之日就已开始进行且卓有成效。......
<正>战备防美,还是战备防苏?1964年1月17日,毛泽东异乎寻常地召见了在中国的几名外国友人,即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李敦......
邓小平提出的“二十八字外交方针”,即“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善于守拙、决不当头、有所作为”,是20世纪80年代......
“冷战后”是从旧秩序到新秩序的一段特定历史过渡时期,由于一系列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的发生,这一特定时期最终结束,跨大西洋联盟主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