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尺度对流复合体相关论文
利用WRF模式对2009年6月发生在西南地区的一次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esoscale convective complex,MCC)天气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合HYSPL......
2005年6月20-21日一个活动在锋前暖区的长生命史的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esoscaleConvectiveComplex,MCC)为广东地区带来一次大范围的......
对造成2003年6月22-23日梅雨期首场暴雨的影响系统——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的环境条件、结构、运动和发生发展机理进行了动力诊......
自Maddox(1980)发现了“椭圆形”的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以来,椭圆形暴雨云团一直受到科研人员的高度关注。随着雷达观测研究的深入,发......
利用FY-2E红外云图及TBB资料,结合环境形势及物理量,对2011年8月15日夜间发生在河北南部和山东北部的强降水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
普查2005年5月1日至2008年9月30日FY-2C每隔30min一次的红外云图,根据修正的MCC(mesoscale convective complexes)标准,统计分析中国东......
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结合其他气象资料,对2004年6月22~24日湘西北地区由中尺度对流系统MCS、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引起的暴雨、大......
2011年8月15—16日,在河北南部和山东北部地区的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产生了区域性的暴雨,局部地区出现了大暴雨和特大暴雨。利用多普......
该文对卫星监测、分析和研究暴雨云团的国内外若干研究结果和进展给予了简要综述.主要涉及卫星遥感监测和分析暴雨云团的适宜尺度,......
为了探索陕西暴雨天气发生发展的机制,采用天气学、动力诊断等方法对2011年7月5~6日陕西南部出现的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尺......
利用常规资料、T213数值预报产品、卫星云图和NCEP1°×1°的6h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07年7月19日河南省黄淮地区区域性......
利用自动气象站、卫星探测资料,NCEP/NCAR1°×1°再分析资料等,从环流特征,动力、热力和水汽条件等对发生在江苏地区的两......
对2010年9月7-8日江苏北部的中尺度对流系统(MCS)特征和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应用卫星云图、热力和动力物理量诊断。结果表明:MCS是由若......
利用地球静止气象卫星(GMS)资料和有限区域暴雨预报模式(HLAFS)分析场,对1999年6月6日低纬高原地区发生的一次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
利用常规观测、NCEP 1°×1°再分析资料、云图、多普勒雷达回波和WRF模式对2008年7月2日滇中大暴雨进行成因诊断和数......
利用地面加密观测资料、贵州自动站雨量资料、FY-2C卫星红外辐射亮度温度(tbb)资料等,对2006年6月12日夜间贵州南部突发性大暴雨过程......
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会给华北平原带来暴雨灾害.在对MCC普查的基础上,选取发生在华北平原上的3个典型个例合成出代表MCC发生前的......
利用卫星云图、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和高空风等各种天气学资料,对2009年6月8—9日广西、贵州、以及和湖南交界地带的一次暴雨过程进......
采用非静力MM5模式对2001年8月24 日发生在低纬高原的一次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表明,模拟结果基本再现了......
利用NCEP 1°×1°分析资料、TMI海温资料、卫星云图资料对季风槽中南海台风榴莲(2001)生成机制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大尺度......
采用NCEP/NCAR1°×1°再分析资料、FY-2C卫星逐时云顶亮温(TBB)资料(分辨率0.05°×0.05°)和地面常规观测资料......
应用常规观测资料、中尺度站资料、卫星云图、雷达回波和T213数值预报产品,对2007年7月18—19日山东省大范围对流性暴雨天气的成因......
<正>重庆江北国际机场位于重庆市东北方向的渝北区,四面环山,属于浅丘陵地形。机场春夏季雨量较大,中到大雨会造成跑道湿滑,影响飞......
利用1°×1°的NECP/NCAR再分析资料、逐3h的TRMM卫星反演降水资料和FY-2E卫星TBB资料以及美国大气和海洋局(NOAA)的HYS......
文中主要以8712号台风和9909号热带风暴为个例,运用MM5中尺度模式结合Q矢量等物理量计算NCEP资料,通过模拟、统计、分析研究,讨论浙东......
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通常与暴雨的发生有直接关系,其生消演变对我国的降水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利用FY-2D和FY-2E地球静止卫星相......
根据探空资料和国内外网站上实时收集的2012年7月10—22日的数值预报、卫星、雷达和地面资料,对2012年7月21—22日北京特大暴雨的......
采用GMS卫星红外云图的云顶黑体温度(TBB)等值线分析方法,对1992年8月初在中国3个地区,不同环流背景下发生的中尺度对流系统(MCS),即西南低涡内、西太平洋......
采用卫星TOVS反演资料变分-滤波处理技术对1998年7月20~23日武汉-黄石特大暴雨成因进行了诊断分析,研究结果揭示了武汉-黄石特大暴......
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多发于我国云贵两广区,6月份为MCC高发期,7月份次之,午夜是有利于MCC发生的最佳时间,易产生较强降水。由云......
用常规天气图、云图资料及LAFS、MM4客观分析资料,对1993年8月4日傍晚到夜间生成于鲁西南地区的一个由低涡引发的中尺度对流复合本的环境条件进行......
根据日本GMS资料和部分常规资料,对我国南方地区春末夏初的10个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s)做了分析。它们的基本特征与美国MCC相近。它们主要活动在夜......
用FY-2D和FY-2E地球静止卫星相当黑体温度资料,对2007—2012年夏季(6—8月)中国青藏高原以东地区的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进行普查分析......
利用Micaps、NCEP再分析资料、FY—2C卫星和多普勒雷达等资料,对2010年6月初广西一次特大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850hPa......
利用增强红外卫星云图和逐时雨量预测资料,分析了中国大陆上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的降水强度、范围与MCC云区的亮度温度值、不同亮温......
文章通过1996年7月30日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的诊断分析,对盛夏华北南部集中出现MCC的原因进行了探讨。指出:华北南部MCC产生于控制黄淮上空的带状副热......
本文给出了2001年8月24~25日在500 hPa西北气流下产生的对流云团单体合并、加强形成中尺度对流复合体(简称MCC)的发展过程,并对其发......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 卫星云图、 雷达和区域自动站等资料, 对2017年6 月11 - 12日贵阳地区出现的暴雨、 局地 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