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外交相关论文
日本对华“二十一条”要求是近代中国史的屈辱记忆,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的1915年5月9日被当作国耻日,其中,侵占青岛的相关条文......
19世纪末年,清政府内忧外患,面对日本等列强的侵略威胁,李鸿章结合中国的实际,先后提出了“以夷制夷”、“外须和戎,内需变法”的外交策......
Prospects for Increased Competition in SinO-Japanese African Diplomacy:Implications for African Regi
在当今世界政治中,国际关系理论的许多应用中,往往会引起两大区域大国在其能力分布上的相对平衡,从而参与战略竞争。在结构现实主义和......
1894年4月,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后,清政府应邀出兵朝鲜“代戡匪乱”。此举招致日本政府的不满,也开始出兵朝鲜“勘乱”,引起......
日本与中国之间的外交往来源远流长。有唐一代,日本派遣遣唐使达到了近二十次之多。在与日本遣唐使的交往中,唐代诗人留下了大量的......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发展的主题,国际力量对比正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的方向发展。同时国际形势......
1997 年 2 月 19 日 , 邓 小 平 在 北 京逝 世 。 消 息 传 到 日 本 后 , 在 日 本 引 起 极大 震 动 , 日 本 政 要 纷 纷 来 ......
二阶堂进曾被胡耀邦称为“三老”,即日本政界的元老、自民党的元老和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日本自1955年以来由自民党长期执政,自民党......
中曾根康弘是日本著名的政治家.1918年5月27日生于日本群马县高崎市,早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法学部,二战期间曾应征入伍,担任过海......
大平正芳,60年代曾任日本池田内阁的官方长官、外务大臣。1972年任田中内阁的外务大臣,曾陪同田中角荣首相访问中国,实现了中日邦交正......
2009年9月,日本民主党终结了自民党对政权长达数十年的把持之后,鸠山由纪夫提出要构建“东亚共同体”,重视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
1937年1月发生的郑州间谍案,引起了当时中国各地媒体的关注,河南当地报刊从外交和民族的角度出发,对该案进行了报道和评论。上海《......
1931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在我国东北制造了“万宝山事件”,国民党机关报《中央日报》对万宝山事件始末、中日外交活动、社会各界对......
日本著名历史学家和汉学家,日本近代中国学研究的重要学者内藤湖南先生认为,没有中国文化全面而巨大的影响,就不可能有成器的日本......
南开大学俞辛(火享)教授用日文写成、在日本出版的新著《“九·一八”事变时期的中日外交史研究》(日本东方书店,1986年9月),是一......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顺天时报》是1901年日本人创办于北京的一份大型中文日报,是北京创刊最早的近代化报刊,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对北京的公共舆论......
袁世凯接受日本对华“二十一条”的侵略要求 ,史学界一般都认为是袁世凯为了取得日本对其复辟帝制的支持而做的交换。通过分析日本......
<正> 中日两国作为一衣带水的邻邦,有着源远流长的友好交往历史。近百年的中日两国关系却错综复杂,日本既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
1920年10月2日的珲春事件1是由日本策划,并操纵中国境内的土匪实施的暴力事件。日本借机出兵中国延边,力图扩大其势力影响。在中方......
<正> 晚清重臣李鸿章,“一生功过在和戎。”他以1871年签订平等互惠的中日《修好条规》,在外交舞台上崭露头角,受重视于国际;又以1......
...
外交活动是李鸿章后期政治生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恰如其分地评价李鸿章的外交生涯 ,是评判李鸿章一生功过的一把钥匙。史学界......
一战后期,日本寺内正毅内阁对华实行“日元外交”,通过西原龟三向中国段祺瑞内阁进行了8笔共计1亿4500万日元的借款,统称西原借款。西......
在晚清中国外交由传统向近代转型时期,中日关系逐渐成为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呈现出复杂而特殊的特点。驻日公使从何如璋到汪大燮,除......
汉诗作为与唐人交往的重要手段,是衡量古代东亚国家国际化程度和文化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在古代东亚文化圈中具有特殊的文化功能。......
日本国自1868年明治维新以后,开始走上了向外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它们力图步西方列强的后尘,实施对亚洲邻国的侵略与掠夺,而日趋衰......
近代以来,由于西方列强的军事侵略,不止打开了东亚各国封闭的大门,更冲击了东亚传统的国际关系格局。面对危机局面,东亚各国先后走......
<正> 自永乐二年至嘉靖二十六年(日本应永十一年至天文十六年,公元1404—1547年),中日两国之间进行了长达近一个半世纪的“勘合贸......
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中日外交俞辛 近代中国民主运动在历史上与日本有密不可分之关系。因此,南京临时政府作为其运动的产物,也必然与......
杨广即位后 ,凭着国力的强大 ,进一步推行开放的外交政策 ,加强与日本的联系。日本多次派遣隋使团来中国 ;隋炀帝第一次接受日本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