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议和相关论文
20世纪10年代中国军阀政治的兴起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并与当时的国际环境密切相关。辛亥革命造成清王朝的覆灭以及民国宪政体制的建......
以辛亥革命时期南北议和过程中博弈局面的形成为基础,分别就革命党和清廷的博弈思维与行为给出博弈机理分析,从各个角度检视可供双方......
近代中国新式传媒的出现极大的影响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近代报人及后来职业新闻记者、编辑等借助报刊等现代传媒手段营造出来的“......
1919年南北军阀在各方压力下举行了和议,试图用和平方式统一中国,但由于双方矛盾的不可调和,特别是皖系军阀的从中破坏,南北和议无......
依照《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民国北京政府实行责任内阁制,大总统仅具有象征性地位。但徐世昌因夙为北洋派元老,具备较高的政治威望,......
在即将迎来辛亥革命100周年前夕,我们不禁怀念起敬爱的祖父——朱芾煌先生。辛亥南北议和,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它促......
1919年南北议和是继民元议和之后的第二次南北议和,它的促成虽有直系军阀基于自身利益考量而对西南主和的原因,但在很大程度上应归......
伍廷芳在确定共和民主制度的南北议和中有很大贡献。同时他在南京临时政府司法总长任内先后办理的姚荣泽、宋汉章两案,为诉讼法制和......
文化是影响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从文化解释角度研究历史已成为一个新的视角。武昌起义爆发后,满汉尖锐对立,内忧外患加剧。以......
民国元年的南北议和是革命党人有原则的妥协,更是当时各种社会力量共同作用下的结果。议和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又是涉及"改朝换代""......
辛亥革命的发展 ,敌我斗争出现了新的格局 ,为此孙中山在不放弃武装斗争的同时并以其为基础进行了“以和平收革命之功”的种种努力......
武昌起义后,南北燃起革命烈火,多个省份独立。北方是清政府统治的重心,相对稳定。但陕西、山西结为同盟,实践了“南呼北应,中路突......
一中国最早出现“童子军”团体是在辛亥革命时期.1911年10月,湖北武昌各处的小学生组成了“童子军”,共有100多人,分为12个棚(棚相......
【正】 在1911——1912年的南北议和谈判中,南京临时政府就清皇室以何种方式结束它的统治,与清政府代表妥协,发布了《关于大清皇帝......
辛亥革命、南北议和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北迁,任命黄兴为南京留守.南京留守府在其存在的短短两个半月里曾采取一系列整军、理财措......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事件,它推翻了中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创立了中华民国。而南北议和则直接促......
这里发表的是一张辛亥革命时期在上海举行南北议和会议时拍摄的历史照片(见图)。左边是北方的议和全权代表唐绍仪,右边是南方的全......
纵观50年来的黄兴研究,学术界对辛亥革命前黄兴的表现,一致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他在组织革命政党、领导武装起义、开展革命宣传,以......
辛亥革命是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重大历史事件,对各种政治力量的消长均有重要影响。在这场政治变革中,北洋军人作为从清末新政中发展......
武昌起义后,无论是清政府还是南方革命政府都急于再建统一的政权,时南京临时政府的财政短缺对于其转向议和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
他在中国政界和新闻界的名声和影响力日渐增大,甚至可以动用自己的关系网鼓动日本挑起日俄战争,帮助英国平衡遏制俄国的扩张势头,......
<正> 留学人员是建立中华民国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卓越贡献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然而,讨论常常集中于留日人员,忽视了留学欧美人士......
袁世凯是史学界盖棺定论的反面人物.他臭名昭著,窃国大盗,死有余辜,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笔者近期翻看了辛亥革命的有关史料......
辛亥革命是在西方政治思想文化的影响下,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中国新兴的知识分子群体—留学生群体,推动中国社会转型,促使中国国......
<正> 一九一九年二月到五月,在波谲云诡的中国政坛上,演出过一场南北议和短剧。在军阀们厮杀未已的隆隆枪炮声伴奏下,帝国主义者、......
<正>以往著作,在论及民元南京临时政府北迁问题时,多将原因尽归于袁世凯的玩弄手腕和帝国主义列强的干涉,而往往忽略了南方革命党......
<正> 在辛亥革命时期的南北议和过程中,对中国实行何种政体,袁世凯究竟持何种态度?历来人们普遍认为,袁世凯始终反对革命,玩弄权术......
1912年2月5日午夜,袁世凯寓所,驰来了一队官马。“大人,醇亲王载沣求见。”仆人报告,袁世凯正要入寝,闻听一惊,醇亲王从未在午夜造......
1912年1月1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具有重要政治意义,然而时局复杂,满汉对立、边疆危机、列强窥伺,内忧外患加剧。在国家和民族危亡的......
<正>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靳云鹏曾经是显赫一时的风云人物。他两度担任国务总理,掌握军政大权。论资望,靳云鹏在北洋派中仅次于王......
<正> 过去很长一段时期,黎元洪一直是以复辟势力的代表载入史籍。因为此,黎元洪在首义之初投入革命营垒,与革命党人并肩反清的历史......
<正>三、1911年辛革命与全国的剪辫运动剪辫的高潮,乃是革命高潮到来的前奏.1911年10月10日发生于武昌的辛亥革命,使剪辫成为全国......
近十年来的辛亥革命研究,在清末新政、革命派、立宪派、南北议和及其与辛亥革命的关系等最能反映辛亥革命实质内容的论题方面,都取......
<正> 护国战争是一场争取民主的斗争。以往研究这段历史的论著多着眼于斗争,以斗争坚决的程度来褒贬其中的人与事。本文另取角度:......
<正>1912年2月,辛亥南北议和达成协议。时任临时大总统的孙中山让位袁世凯。因之,在后人心目中,认为南北议和的这一结局,是很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