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日报相关论文
“三八”妇女节诞生于世界妇女运动之中,纪念妇女争取平等权利的抗争。民国时期,妇女解放思潮广泛传播,妇女运动受到重视。1924年,在国......
小说《少女小渔》在1992年4月3日至5日的《中央日报》(台湾)副刊发表,获“第三届中央日报文学奖”小说奖第二名,后由作者改编为同名......
在韩国,以20-39岁的韩国消费者对中国产品和文化最容易接受。 曾几何时,在中国手机市场上,韩国三星、LG手机和美国苹果手机就是质......
在任何政治经济文化脉络中,意识形态的呈现和诠释都离不开语言文字,民众的政治认识很大一部分都来源于大众传播,尤其是报纸。报纸......
民国后期,贵州传出一件轰动全国的大事:一个三十出头的女子当上了县长。《申报》对她做了特别报道,《中央日报周刊》还把她的照片......
在韩国独立运动进程中曾涌现出许多杰出的政治家 ,吕运亨就是其中的一位。从国家濒临危机的朝鲜王朝末期至 1 94 7年 7月 1 9日死......
新闻界的老记者赵超构,以评论和杂文赢得读者,其实他的成名作却是通讯《延安一月》。这是1944年他参加中外记者团去延安访问时写......
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发生于1936年12月12日,由于处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不同的新闻媒体因为各自所从属的利益集团不同,都分别在各自的报......
抗战时期,在重庆出版的国共两党机关报《中央日报》与《新华日报》都对于在中国关内地区为祖国的独立和中国的抗战胜利而不惜牺牲......
《中央日报·报学》专刊创刊于1946年10月,是时任中央日报社社长的马星野本着对“报纸杂志化”的追求而创办的一份关于新闻业的专......
随着电视剧《毛岸英》的热播,人们对毛泽东为革命死难的6位亲人更加关注。1935年,毛泽东的三弟毛泽覃在赣南、闽西苏区坚持游击战......
1928年4月20日的刊登了一则新闻:,其中写道:“近来,新都发生妖妇摄魂之谣,捕风捉影,轰动全城,而尤以城东、城西两隅为甚,以致相约......
马歇尔使华被看作是二战后美国巩固国民党政权的地位,以维护美国在远东地区利益的重要举措。《中央日报》作为国民党机关报,其在马......
如果说变化是“流动的沙”,我们就必须踩到“坚实的地”,也就是我们的既有优势。2015年11月17日,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倾力打造的新闻......
1931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在我国东北制造了“万宝山事件”,国民党机关报《中央日报》对万宝山事件始末、中日外交活动、社会各界对......
苏联撤军东北问题是战后初期国共双方围绕东北利益争夺的重要事件。双方在东北接收过程中有着各自的利益需求,国民党力图通过武力......
二战后期,美国总统罗斯福猝然离世,引发世界震动。国民政府高层因之对中美、中苏关系产生波动性认知,对两国采取不同的紧急应对策......
“资源动员理论”(resource-mobilization theory)提出,一些抱有特定诉求的政党组织、利益团体或者社会精英,运用所有可能利用的资......
“七七事变”拉开了抗战的序幕,在八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过程中,中国报纸副刊配合着军事部队在舆论宣传动员、鼓舞军民斗志、坚定......
“报刊是社会时代历史的忠实记录者和镜子,既是政治、经济、军事及阶级斗争的产物,又是政治、经济、军事及阶级斗争的工具;受社会......
批评语言学提出语言不是透明的交际媒介,而是意识形态输出的重要工具的观点,强调在话语分析中应该秉持批判性的眼光,透过语篇的外......
1949年11月6日打响的淮海战役,作为解放战争期间最具决战意义的一场战役,至1949年1月10日结束,共历时65天。这场战争最终以共产党......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中国在各战场全面陷入被动,在此生死存亡的时刻,争取国际舆论的支持与国际援助尤为重要,《新华日报》、《中央......
“舆论是公众对于社会公共事务表达出的一种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新闻媒介担当着舆论引导的功能,“它应该向社会公众提供大量......
《中央日报》从1928年在上海创刊,到1949年在南京停刊,整整经历了21年。但纵观现代文学史,关于《中央日报》的研究主要仍是从政治......
“常德会战”作为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后期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会战,对军心、民心起到了鼓舞作用,为抗战最后的胜利......
美国特使马歇尔使华消息传到中国,国共谈判面临新机遇。《中央日报》担负着宣传国民党政治主张的责任,在马歇尔抵华前后,积极为国......
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发生于1936年12月12日,由于处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不同的新闻媒体因为各自所从属的利益集团不同,都分别在各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