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品评相关论文
北宋时期,以苏轼为代表的宋代书家群体将他们对读书治学的认识隐喻于书法品评中,黄庭坚品评苏轼书法"发于笔墨之间",尽显"学问......
张怀瓘《书断》、朱长文《续书断》是唐宋时期书论篇目中关于书法品评重要的两篇,朱长文依张怀瓘《书断》的体例写下《续书断》,然......
《祭侄文稿》是颜真卿为了祭奠其侄颜季明所作,倾注了浓烈的个人情感.为了准确理解作品的内涵,本文将使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品评......
唐朝书法艺术是中国书法艺术发展的第二个高峰,从公元618年开始,到公元907年结束,共290年,期间书法家、书学家人才辈出,灿若河汉,活跃于......
随着书法成为自觉的艺术,东汉后期的书法品评也在社会伦理观念以及传统自然观念的基础上逐渐成熟,经过魏晋南北朝的逐步深化和完善......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转型时期,无论在学术文艺方面的变异和成就上,还是在政治上的更迭变化上都表明这是一个......
孟子在解诗上为了避免犯断章取义穿凿附会的弊病,提出了“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命题。这个命题成了后世文学批评的基本原则和......
本文对魏晋南北朝书法品评和审美标准进行了系统的考察。指出骨、筋、肉、气,形质和神采以及工夫和天然构成了当时书法品评的三大......
梁巘书法品评体系是梁巘书学的灵魂和内核,其以"帖学"和"帖派"书法为研究内容;以"王书"书风为传承主线;以朝代书风为切入点和归宿......
李日华是明代的文学家,同时又是书法家、画家,他擅长鉴赏,号称博物君子。李日华著作多,关于书画的笔记文献有《味水轩日记》《六研......
书法品评是针对书法作品、书家、书法活动等阐述书学观点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从认知传统书法字体品评、笔势品评与书家品评中运......
"格调"与"气象"是书法品评的两个维度。"格调"貌似说人,实为品书;"气象"貌似说书,实在评人;虽然品评角度不同,但两者存在着互证互......
蒋衡(1672—1743),改名振生,字湘帆,一字拙存,晚号拙老人,江南拙叟,函泽老布衣等,江苏金坛人,后侨居无锡。康熙贡生,擅书法。蒋衡......
颜真卿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大家,他以其精彩绝伦的书法和忠烈高尚的人品一直引领群雄,所创立的"颜体"是继王羲之书风后又一座伟大的高......
颜真卿是中国书法史上一位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书法大家,然而他的书名直至宋初都算不上显赫,其书法的意义和价值主要是从以"宋四家"为......
书法品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书品”与“人品”的关系是书法品评中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有人认为“书品即人品”......
中国书法史就是中国书法风格的历史,书法的时代风格、地域风格、个人风格虽有差异,但前后也有承传关系。在某一历史时期,其特定的......
<正>书法艺术,是世界上唯一一种把使用的文字发展升华为艺术的表现形式。由于这种艺术依托的是汉字,而汉字是记录和传播中华文化的......
苏轼推重蔡襄书法为“当朝第一”并不是为了维护恩师。苏轼经过广泛的比较,认为在宋初书坛无人可与蔡襄抗衡。苏轼本人有意自屈,亦未......
王世贞(一五二六—一五九〇),是明代重要的文学复古流派“后七子”的代表人物。对于王世贞的研究,从诗、词、文、史、曲等角度去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