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评标准相关论文
钟嵘的《诗品》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论著作,成就卓著、影响深远。需要指出的是,《诗品》中不仅有关于诗歌的品评,还有关于诗人......
“老”是中国画范畴中的重要概念。本文从“老”的本义入手,以“格物致知”的态度探寻其中可循规律,通过对“骨”、“拙”、“似嫩”......
奇石赏玩与再现,是唐宋以来中国古典艺术中常见的主题。白居易的嗜石适意观,蔚成创造的自然(natura naturata),至苏轼,于“适意”又有激......
张怀瓘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其书论著作内容丰富,思想精深,主要涉及书法本质论、书法创作论、书法审美论、书法史......
我国的新兴版画自上世纪二十年代末以来,已经走过七十多年的风雨历程。在当前的国际版画展上,我们早已从西方版画的从属者转变为国......
李一:在中国文化复兴进程中,如何建立书法的当代价值评价体系至关重要,如何区分书法的高低优劣,标准是什么?是书法界乃至文化界普......
画家心语rn虚实是矛盾的统一体,即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在一定的条件下又相互转换.在我们探索“虚实”问题的时候,我认为“无虚无实......
当代书法的品评标准不是缺失,而是呈现出多元与新变.rn所谓的多元,就社会意义上讲,由于对书法社会功用的不同要求而呈现不同的价值......
南朝齐梁时期,庾肩吾通过《书品》建立了古代书法品评标准和发展秩序,为唐代太宗“尊王”提供了理论铺垫。从此以“大王”为楷模的......
中国古代论山水画之品评标准,有可观、可居、可游之说。细推此说,虽有深理,亦多赘言:即可观之,岂不可游之;即可游之,岂不可居之。......
从先秦到六朝诗歌由稚拙变得渐渐成熟 ,相应的 ,诗歌理论也由散见于各类典籍中的片言只语变得渐成体系 ,文章对诗歌理论的发展轨迹......
中国兰花是我国最具有文化品位的花卉。经历代文人雅士和艺兰大家的升华提炼,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国兰鉴赏理论,对兰花各个组成部分,都......
【摘要】陶瓷艺术是中国的国粹文化,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对外交流中可以代表中国的国家形象。近年来,随着陶瓷艺术热潮的兴起,陶瓷艺术品......
当代中国意笔人物画家以水墨材料作画的同时,却远离笔墨,远离东方文化观,借助西方现代绘画语言,以革新反叛传统中国画的倾向.一方......
大花君子兰是著名的花、叶、果兼赏的温室宿根花卉,是居室名贵花卉,现对其品评标准与栽培养护作详细介绍,对大花君子兰的规模化生产和......
撰著于明代晚期的祁彪佳《远山堂曲品》与《远山堂剧品》,是明、清之际颇具批评特色的两种戏曲论著。"二品"共对708种戏曲作品进行了......
"逸格"是中国传统绘画最高的品评标准和审美尺度,在古代书画收藏史中占据重要的坐标意义."逸格最上"融汇了历史经验的沉淀,奠定了......
'逸品'论始于唐代,在中国写意画的品评标准中一直处于重要的地位,影响着中国传统绘画的风貌,也是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方传统......
中国画讲求气韵,自南齐的谢赫提出“气韵生动”的说法以后,气韵就成为中国画的重要品评标准。然而,“气”与“韵”都是由人伦鉴识中的......
谢赫是南朝著名的画家和绘画理论家,其提出的“六法论”被称为中国古代绘画的品评标准和重要的荚学原则,对后世的绘画创作和鉴赏产生......
隐逸思想是元代绘画发展的基本底色,也是人文绘画成熟的内在质素。元代画家在重实践的基础上,继承宋代传统,推陈出新,形成了自己绘画理......
历代《诗品》研究者大都认为宋以前《诗品》并未受到诗家的普遍关注与接受,在诗学研究上没有多大影响,本文欲从重要的唐诗选集《中兴......
中国画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正经历着重要的艺术变革与发展阶段。当代中国画的面貌呈现出极其丰富多元的样态,但也不乏问题的存......
唐宋品评类书画理论的品第设置有趋向标准科学之势:品评类画论由意象品级品评到画科为纲辅助品评;品评类书论由意象品评品级到书体......
冯原: 你好!这一期的[热点述评]栏目我拟了一个主题:“今天为什么没有人写‘画品’了?”这是我今年第三次客串主持这个栏目,我在......
绘画作为艺术作品,最直接的目的就是供人品赏。由于各个时期审美观念的变化与影响,尺度不一的品评标准也随之产生,并反过来作用于......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黄宾虹是中国几百来才一出的杰出的学者型美术宗师,其笔墨神趣跳出前人的画法圈子,远离千人一面的俗习,意象弥漫着民族时代进取的审美......
食品的质量取决于色泽、香气、滋味、状态、风格风味,优秀的食品必定具有本品应有的色泽、香气、状态、风味和良好的口味,易于为广......
文章阐述了一千多年来,中国书法品评标准的流变。从比拟标准、主观标准、客观标准到综括标准,不单纯是书法内在美学的演进规律的变......
<正>工笔画的品评标准需要放在中国画的改良和革新的背景下讨论。上世纪以来,改良和革新中国画的思潮,是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这里是罗陀斯,就在这里跳吧. ——伊索寓言:“说大话的人”的确,如果把美术史仅仅看成一部风格式样史(事实上,对中国画生存价值的......
<正>对于兼通诗书的学者而言,虽然诗与书所用的媒介载体不同,但都是其人生活体验、学识修养、艺术理念、精神气质、审美理想的外化......
李日华是明代的文学家,同时又是书法家、画家,他擅长鉴赏,号称博物君子。李日华著作多,关于书画的笔记文献有《味水轩日记》《六研......
关于对中国画本体的认识,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当代画家去深入思考。这是因为近现代以来在"欧风美雨"东渐和经世致用观的双重作用下,......
吕天成和祁彪佳生活在同一时代的不同时期,后继者祁彪佳在很多方面超越了吕天成,文章从品评标准、曲坛风气、编排定级等方面来考察......
<正>回忆整个五代绘画艺术的发展,有其特殊性。《中国美术史》在撰写这一章节时,用"承上启下"来概括这一时期绘画艺术发展的特点。......
自古以来,"六法论"一直被誉为是品评我国绘画作品的标准和重要准则。从谢赫"六法论"的角度研究达·芬厅的《蒙娜丽莎》之美,便可发......
《中国书画报》自2003年10月9日到2004年1月29日,连续12期,以第二届中国画展的金奖作品为话由,展开了关于中国画的界定标准、品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