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与规范相关论文
在拉伦茨的《法学方法论》中,他对法学中的价值导向问题的思考最终引领了我们认识“事实和价值之分”这一核心问题。但随着我国法......
自历史法学派奠基人古斯塔夫·胡果(Gustav Hugo,1764—1844)于1797年出版《作为实在法,特别是私法哲学的自然法教程》以降,德国......
伴随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1〕和《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2〕两部大作的问世及传播,“公......
法律解释存在一定的功利主义倾向是法律解释本身所必需,但不能违背法治的基本原则、不能侵害当事人的基本权利.近年来法律解释呈现......
本文是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对自己政治哲学或法权哲学研究作的自我总结,围绕法与民主制这一核心,他列举了自己在六大题目方面进行的......
<正>一、引子:由一起"辩诉交易"案说起2002年4月11日,黑龙江省牡丹江铁路运输法院开庭审理一起故意伤害案。案件事实很简单。2000......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是当前中国异常活跃的一个学术领域,要将这个领域向纵深层面推进,有三个"隐性"基础问题是值得审思的,它们分别是......
作为犯罪化立法原则,英美法系的危害原则和大陆法系的法益侵害说与我国的社会危害性理论在内涵、地位、功能上具有同质性。单一的......
一、问题的提出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效力乃是实在法之本质特征”。但“法律为什么有效、以何种方式有效?”是......
<正>一终结与延续1917年2月15日,沙俄帝国崩溃;1918年11月11日,奥匈帝国瓦解;1922年11月1日,奥斯曼帝国终结……帝国崩解,境内少数......
《民法通则》采纳"平等主体关系说"厘定民法的调整对象,混淆了事实与规范,将本是规范状态的平等视为调整对象事实层面的规定性,不......
诠释学循环是一种基本的诠释方法。司法活动也具有诠释的性质,诠释学循环也是其发现事实与寻找法律的主要方法。司法活动中存在的......
科学哲学经历了从实证主义到后实证主义的发展历程。维也纳学派推进了孔德实证主义中的认识论维度,将之发展成为一种"统一科学"的......
半个多世纪以来,“语言混乱”一直困扰着费孝通先生式的知识分子。这种困扰是因为舶来的“实证科学”教条与“在地”的信念和知识......
“事实”与“规范”的关系既是现代哲学的重要理论问题,也是现代社会的重要实践问题,更确切地说,是一个具有重要的政治—法律含义......
哈贝马斯一直自命为关心公共领域的“公共知识分子”,并以此与他德国大学的同事相区别。但与萨特和罗素这样的公共知识分子不同,他......
<正>一、前言如果说在20世纪80年代,哈贝马斯还只是"联邦德国"思想威力最为强大的哲学家,那么,随着此后其一系列主要著作的问世,到......
导言《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规定经营者有欺诈行为,应对消费者予以双倍赔偿后,王海等人的个人“打假”活动应运而生。王海自1......
本文认为,哈贝马斯的《在事实与规范之间》是一部重要的法哲学和政治哲学著作。它运用哈贝马斯的“对话理论”,对现代社会中的法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