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文艺相关论文
“新年画”产生于抗战时期。地处抗日前沿的武强地区,首先在门神画中显现出呼吁抗战的端倪,几乎同时,边区美术家们也在延安和冀东南抗......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奠定了新中国文艺思想的基础,成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指导方针,对中国的社会主义文艺......
20世纪50—80年代,采风成为民间文艺生产的主导性机制,也是社会主义文艺实践的重要组成。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等经典文献......
期刊
1949年的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是新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文代会。此后,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在中国得到贯彻发展。通过对1949......
《阮章竞文存》包括“戏剧卷”“回忆录卷”“书信·札记卷”“笔记卷”,以及“诗歌卷”“小说卷”“散文卷”各两册,总共十册,600多......
1949—1965年间的中国文学呈现了多层次的世界,这一世界形象不仅因时代而动态变化,也包含“冷战”二元对立、被压迫人民的反抗与团结......
基于中国文艺特别是中国新文艺的实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从多层次、多方面系统论述了文艺的本质特征,指明了人民文......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论述是人民文艺的新时代语境中的创作导向.本文主要以第十三届美展中的中国画展区的部......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作为习近平文艺论述最为集中的系统阐述,以群体与个体并重的人民文艺本质论、文艺与人民利益......
期刊
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受民族主义思潮影响,中国动画电影逐步向民间靠拢。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通俗文艺改造运动的影响下,中国动画电......
40年代中后期至50年代前期在中国历史上是具有转型意义的时期,随着国共战事的日趋明朗化,和平、民主、建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想呼......
2012年11月15日,“校史资料组”采访了管弦系退休教师梁訢、李洪堃夫妇。两位先生共同回忆并分别讲述了他们在华南人民文艺学院和......
本文通过分析“中国人民文艺丛书”中刘巧儿、王秀鸾形象在婚姻、家庭场域中的叙事,尝试对妇女解放与中国革命的关系提出更具历史......
余泽强,号白羽堂主,1962年生,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人,副高级职称。现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文联美协会员,香港道德主题书画院副院长,英国......
1951年6月,我由中南局宣传部调中南人民出版社工作。1954年大区撤消,中南人民出版社同中南人民文艺出版社合并,组建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1年春末周钢鸣辞世后,他的挚友,广东省政协副主席杨应彬赋诗缅怀:“姓名铿锵掷有声,铁骑突出刀枪鸣.笔尖更比枪尖锐,永作人民文......
人民战争催生了战地文艺,而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战地文艺实践原理的归纳总结,是战地文艺传统的理论结晶。这个文......
1942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开创了人民文艺的新时代.今天我们纪念<讲话>、学习<讲话>,就是要......
<正>近年来对于毛泽东《讲话》精神及相关文艺实践的讨论、研究,在中共党史及文学研究界均取得了不菲的研究成绩,这些研究往往将关......
以往文学史总是将"十七年"文学的生成与文艺界整风运动联系起来,并因此形成某种"政治决定论"的解读思路。此观点显然忽视了现代作......
人民文艺的发展和壮大改变了五四新文化以来农民群体被俯视、被边缘化的局面,让底层农民以全新的面貌在文学艺术中呈现出来。作为......
如何建立普及全国的人民文艺传播网络,为人民文艺传播网络提供更多更好的作品,如何改善传播者与接受者的关系,扩大人民文艺的传播疆域......
如何发挥民族文化传统,创造具有中国风范的电影艺术,以便更好的运用电影去为工农兵服务、为现实政治服务——这始终是新中国“十七年......
经过艰苦努力,付出巨大牺牲,目前国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疫情期间文艺工作者们陆续创作与推出的一首首抗疫战歌,为疫......
周扬是中国现当代重要的文艺理论家。他的理论活动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周扬的文学思想的核心是文艺为人民群众服务。周扬认为:为人......
"十七年"期间,在新曲艺创作上所取得的成绩,充分显示了文艺普及方针的贯彻力度,以及在"人民文艺"定位下重视口头与通俗的特点。其......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艺是新时代的中国文艺,其本质就是人民的文艺。习近平新时代人民主体性的文艺本质观的基本观点是:人民需要......
在新形势下重提"人民文艺"与20世纪中国文学的历史经验,并非要重构"人的文学"与"人民文艺"的二元对立,也不是简单地为"延安文艺"直......
<正>人民文艺,指以延安文艺为起点、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后较长时段(通常称为"文革前十七年")的主流文艺形态,以人民性为其本质特征。......
关于毛泽东批判电影《武训传》的主观动因,近年来学者多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指导地位确立的角度分析,但如果把研究视角转向其他方面......
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司马文森主编的《文艺生活》月刊是建国初年仅有的几份获得复刊机会的新文学刊物之一。然而由于敏感的“同人”出身,它的“新生”......
<正> 行露 厌浥行露。 “岂不夙夜? 谓行多露!” “谁谓雀无角—— 何以穿我屋? 谁谓女(汝)无家—— 何以速我狱? 虽速我狱,......
陕甘宁文艺文献(1934—1949)是记录、传达与揭示陕甘宁边区文艺本质、文化建构的最可靠载体,也是中国现代文学文献的有机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