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检制度相关论文
透过奶粉危机,人们担心的是事故频发所表明的监管制度本身的缺失,不是个别官员或部门的失职,而是“体制性无力”。 三鹿事件或......
摘 要:近几年,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中有升。但是,就市场上农产品的合格率而言,总是近似却达不到100%,其原因在于农产品市场准入监......
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信任危机日益严重。近年来,食品领域发生了多起安全事件,也印证了我国信任危机的严重性。2008年,以三鹿事件为导......
本文研究了我国产品质量监管体系中的产品免检制度。 第一章为导言。导言的目的在于引出笔者的论文议题,研究目的和研究现状,使笔......
自2000年3月我国产品质量免检制度正式启动以来,已有电视机、空调、洗衣机、电冰箱、皮鞋、尿素、钢筋、水泥8类184家企业的202种......
设立食品安全委员会、建立食品召回制度、统一食品国家安全标准、取消食品“免检制度”、确立民事赔偿优先原则、权益受损消费者可......
我国食品市场准入制度在法律上并未明确地规定,都是由各部门根据法律的有关精神制定的部门规章,需要在法律的层面进一步的补充和完......
国家质检总局根据中关于“实行免检制度”的要求,于2000年8月正式推行产品质量国家免检制度,并于2001年9月公布了第一批184家的电......
“三鹿奶粉事件”的扩大,给我国的食品安全敲响了最沉重的警钟。近段时间来,从对生产企业道德良知的谴责,到对监管部门懈怠失职的......
三鹿奶粉事件后,国家决定取消食品类免检制度.社会上以及理论界更是把免检制度视为罪魁祸首,纷纷予以猛烈抨击,似乎产品出现质量问......
本文认为我国现行驰名商标管理制度存在以下问题:忽视了对驰名商标的规制;驰名商标权利人的权利和义务明显失衡;驰名商标权利人和......
两年多来,我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情况如何,值得审视。实践中具有哪些积极意义,还存在哪些问题;通过借鉴发达国家有关食品安全方面......
唐建新,1982年西南师大毕业,从事教育工作近50年,从事教育研究工作30余年。曾任四川省乐山市教科所副所长,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教育局教......
国家免检制度的产生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随着某些免检产品质量问题的集中爆发,最终导致这一制度在食品领域的废止.从依法行政角度......
目前免检产品质量频繁出现问题,产品免检制度在三鹿奶粉事件后被停止。但免检制度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不能简单地对其否定,应将其设......
三鹿奶粉事件后,国家决定取消食品类免检制度。实际上,免检制度从其产生之日起就备受争议。免检制度并非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有其产生......
摘 要:从2000年免检制度设立,到今年已经经历了九年。免检制度从一开始设立就备受争议,有不少人建议取消免检制度。但是免检制度存......
【正】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人民日报》创刊60周年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给新闻宣传工作人员提出了希望和要求。在......
摘要:本文认为我国现行驰名商标管理制度存在以下问题:忽视了对驰名商标的规制;驰名商标权利人的权利和义务明显失衡;驰名商标权利人和......
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免检制度起到了打破地方保护主义的积极作用,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健康对产品质量安全要求的提高......
2015年第一季度,各大报纸和网站热议非营运轿车、小型和微型载客汽车是否应该免除环保检验,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参与争论的专家也是......
长期以来,我国食品行业实施免检制度,但事实证明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取消食品行业免检制度这一决定是检验检疫制度改革的一个进步,对检......
三鹿事件把人们对产品质量安全免检制度的质疑推向了高峰,也使人们产生了疑问:政府及其部门究竟是否能通过制定行政法规规章免除自己......
国家质检总局近期发布公告,停止所有食品类生产商获得的国家免检产品资格,其生产的产品和印制在包装上已使用的国家免检标识不再有效......
我国以产品免检制度为代表的产品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存在诸多漏洞。产品免检制度是国家通过有形之手干预市场的一种措施,发挥了一定的......
针对近年来社会上因部分免检产品出现质量问题而对产品免检制度产生的质疑,本文在发展市场经济的宏观大背景下对免检制度产生的背景......
近几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不断,暴露出我国食品安全政府监管体制存在诸多弊端。本文探讨新《食品安全法》出台后,我国食品安全监......
免检法律关系本质上是行政法律关系,免检行为作为免检制度的核心,理论上只能是质量行政主体在行政裁量范围内就某类产品在一定期限......
<正>实施免检制度并不是放弃了对产品质量的监管。对于免检产品,国家质检总局有着严格的后续监管措施。获得免检后,绝非“一劳永逸......
免检产品问题频发是因为制度设定之初的宗旨定位就存在偏差。目前学者观点局限于问题事件,探讨的时空过于狭窄。从质监工作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