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承钧相关论文
龟兹白姓是西域史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龟兹的发展进程、佛教东传、西域历史等都具有重要的影响,长期以来学者们对此已有深入研......
《诸蕃志》是中国古代记录海外地理的一部名著,它成书于宋理宗宝庆元年(1225),分上下两卷:上卷《志国》记录了占城、真腊、大秦、......
缅怀和整理朱杰勤先生的学术风骨和学术脉络。内容分四部分:一、为创建中外关系史学科而呼号呐喊;二、为建设中外关系史学科而上下......
【正】对于中国的知识界来说,沙畹(Edward Chavannes,1865-1918)的名字并不陌生。他的第一本有关中国的学术著作就是在北京出版的,......
该文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讨论(马可波罗行纪)的各种版本情况,介绍了两大版本系统的流传关系,并澄清了一些关于马可波罗及其行......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正> 在中国近现代翻译史上,冯承钧是完全可以同严复、林纾、马君武、伍光建齐名的第一流翻译家。而且他在史地翻译的考订精审方面......
20世纪初的法国著名作家、诗人、汉学家谢阁兰,1909年以海军见习译员的身份来到中国。1909年和1914年,谢阁兰曾经两次来到成都。19......
本文站在翻译文化研究的立场上,分析冯承钧先生著名的"文化灌输"观点对其翻译取材和处理方式的影响。并着重研究中国翻译史和冯承......
<正> 马可·波罗(1254—1323)是中世纪大旅行家。他的《马可波罗游记》问世后,轰动一时,在西方产生了重大影响。这本书行文简朴而......
郑和研究,从1904年梁启超肇始,迄今走过了近百年的历程。它伴随着20世纪中国历史变迁的脚步,逐步走向繁荣,显露出蓬勃的生机。......
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陈高华一中国有960余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中国大陆的东面和南面都是大海,有广袤的领海,长达18000多公里的海岸......
<正> 上中学时,从历史课得知马可波罗到了中国,并写下著名的"游记"。最近我偶然看到一篇文章,对此提出了疑问。那么,马可波罗究竟......
唐长安是与雅典、罗马、开罗并称的世界四大古都之一,《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又是与北非罗赛塔埃及线形文希腊文双语石碑、西亚死......
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西方汉学及汉学史的研究,可谓方兴未艾,各类成果不断涌现。但须知,有关这一主题的工作,早在晚清、民国时期便......
今年4月20日是著名的中国海外交通史、中外关系史专家、山东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和本刊顾问郑鹤声先生逝世五周......
<正> 《马可波罗游记》是中世纪大旅行家马可·波罗(Marco Polo,1254-1324) 于1295年从故乡意大利的威尼斯出发,随叔父来到中国旅......
【正】 一、释“道”法人沙畹作《【魏略·西戎传】笺证》,冯承钧先生译为汉文,开端一段文字是这样标点的: “西域诸国,汉初开......
郑和远洋航行的伟业,《明史》、《明实录》均有记载。明代专门记载郑和下西洋的书有:马欢的《瀛涯胜览》、费信的《星槎胜览》、张......
冯承钧是我国近代最重要的历史地理学和宗教学翻译家之一,出版编译书籍55种,尚有更多未刊单册译文。他慎选原本,将翻译与考订相结......
21世纪是人类社会全球化的时代。回顾历史,全球化自海洋始,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从各自相对闭塞的陆地走向海洋,最终走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