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自由相关论文
辛亥革命的旗帜呈现纷繁杂乱的特点,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辛亥革命本身的复杂性。孙中山坚持使用青天白日旗,共进会设计了自己的旗帜......
1932年10月1日,《东方杂志》登载一则启事,征求“1933新年的梦想”。这次活动的策划者胡愈之编辑在征稿信写道:“在这昏黑的年头,莫说......
陆爱唐,原名陆饴筵,字锡藩,号爱唐。1867年10月10日生于清朝广西梧州府管辖下的容县龙胆村,清末期间的国子监生,广东军医学堂毕业的优才......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举手投足那都得花钱! 1911年7月27日,孙中山在旧金山发起成立美洲洪门筹饷局(又称中华革命军筹饷局,对外界称“国......
鲁迅:“我希望有人好好地做一部民国的建国史给少年看,因为我觉得民国的来源,实在已经失传了,虽然只有十四年。” 一、能让......
在美国著名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的笔下,1789—1848年是世界史上“革命的年代”。但对中国而言,这个年代却要向后推半个多世纪。1911......
《中国钱币》2006年第4期发表徐渊先生《百元债券百年纪:兼与〈中华革命军第一票〉作者商榷》(以下简称《徐文》)一文,讨论了该债......
在清末民初的中国文坛上,有一位令万千读者仰慕的奇才,他集诗人、作家、画家、翻译家于一身,其清雅秀丽之诗、潇洒俊逸之文、清新绝俗......
长期以来,学界普遍认为秦力山是湖南时务学堂学生。但此观点不无问题。文章根据有关史料考证,认为秦力山不是时务学堂的学生,这对......
<正>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作为官僚地主总代表和帝国主义走狗的清王朝,结束了绵延......
檀香山是兴中会的发源地,革命与保皇之争同样在这里展开。在梁启超"名为保皇,实则革命"的口号下,革命派的在檀势力几乎荡然无存。......
护法运动前夕,冯自由响应孙中山关于重开国会、恢复约法的呼吁,积极投身国会议员选举并当选为参议员,随后以国会议员身份南下支持......
<正> 1908年旧历元旦的东京留日学生会馆排满演说,是辛亥革命时期具有一定政治影响的事件,曾在留日学界和国内引起不小的反响。它......
<正> 冯自由在中华民国史上是一个颇有影响的人物,但以往史学界对之研究与介绍甚少,故鲜为人知,笔者根据平时收集到的材料,对冯自......
一、高唱排满的“四大寇”之一陈少白(1869-1934),名白,以字行。本名闻韶,字蘷石,为从事反满始改名。广东新会外海人。出生于知识......
1907年丁未黄冈之役是同盟会成立后发动的第一次武装起义,也是孙中山及其革命派领导的第三次武装起义。辛亥革命前辈林凤文曾云:“......
中国近代革命历史上,没有哪一次起义像武昌起义那样具有戏剧性的了。一个本应属于被推翻的人,一夜之间,成了起义后新成立的政权机......
<正>从横滨到东京一九○○年春,苏曼殊再次到了日本。他重返大同学校,成了一名甲级学生。当年他在大同学校被人称作“苏和尚”,这......
<正>2005年余发表《张之洞在庚子年的帝王梦——以宇都宫太郎的日记为线索》①(以下简称《张梦》)之后,国内刊物纷纷转载。2007年,......
<正> 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伟大的民主革命运动——辛亥革命,已经七十周年了。毛泽东同志指出:“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总要先造成舆论,......
1911年10月28日,正当武昌起义的革命军民与清军浴血奋战、终因兵力悬殊而情况危急之际,革命元勋、屡屡指挥武装起义的黄兴,辗转抵......
<正> 族 谱 苏曼殊,名戬,号子栽(一作“子谷”),小字三郎。 《沥溪苏氏族谱》:“十八世祖:名戬,号子,字曼殊。”。苏维(马录)1928......
<正>1899处(光绪二十五年已亥)十六岁在横滨大同学校乙级就读 冯自由1928年9月13日自上海复柳亚子信:“曼殊在大同学校,对于文学,资......
有关谢缵泰的《时局图》的最早记载,见于国民党元老冯自由所著的《革命逸史》:戊戌六月缵泰感慨时事,特绘制"东亚时局图"(the situ......
【正】 秋瑾,原名闺瑾,字璇卿,号旦吾,又自号鉴湖女侠,留学日本时更名为瑾,字竞雄,清光绪三年十月十一日(1877,11,15)生,浙江山阴......
【正】 秋瑾(1875—1907)是我国近代史上有较大影响也是辛亥革命时期重要的人物。在二十世纪初年革命形势急剧发展的风暴洗礼下,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