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高压相关论文
2022年夏季,长江流域发生了历史罕见的高温干旱事件。利用实况观测资料以及再分析数据对此次干旱过程进行特征分析,并探索其成因。......
期刊
为了进一步统一分析夏季100hPa南亚高压脊线和中心位置与西北地区降水的关系,利用1970~1985年7~8月逐日历史天气图及降雨量等资料,统计了南亚高压脊线和......
在气候变暖背景下,2022年夏季我国出现1961年以来平均气温最高和降水量次少的气候异常,并伴有最强的全国性(东北地区除外)高温过程和长......
利用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国家气象站降水资料及高分辨率地形资料,分析河南2021年7月17—22日极端暴雨过程的时空分布特征,重点......
通过自动站、雷达、风廓线雷达等实况资料和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全球模式细网格、0.25°×0.25°经纬度分辨率ERA-Interim再......
基于ECMWF再分析资料、我国台站降水和气温资料,从夏季高原季风环流系统特点出发,定义了能较好表征高原夏季风环流变化的特征指数......
本文利用长江中下游地区1961-2008年逐日最高气温站点资料和NCEP逐日风场、高度场和温度场的再分析资料,统计分析了长江中下游地区......
本文采用四组定义方法定量表征了南亚高压的强度、面积和经、纬向位置,对四组定义下四套再分析资料中南亚高压各参数的变化特征进......
在北半球夏季,南亚高压是位于中纬度地区对流层高层和平流层低层的大尺度反气旋性涡旋,并在季内做准双周期的东西振荡,副热带西风......
摘 要:采用NCEP逐日1°×1°再分析资料、高空观测资料、双庙站降水资料及雷达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强降水过程的大气背景为南......
摘要 利用Micaps常规观测资料以及数值预报、物理量诊断、卫星云图、地面自动站等资料,对7月9日20:00~10日20:00和7月19日20:00~20日20:00......
本文利用NCEP/NCAR大气再分析资料、NOAA高分辨率的海温、中国722站观测降水等逐日资料,采用了MV-EOF分析、谐波分析等统计分析方......
本文利用2007-2016年CALIPSO卫星最新版(V4.10)Level 2气溶胶廓线资料对云南地区上空上对流层下平流层(UTLS)气溶胶的垂直分布特征......
本文利用云南122个测站1979~2012年逐月降水量资料及同期(1979-2012年)欧洲中心提供的再分析资料,分析了云南降水的变化特征以及东......
本文利用1979-2015年ECMWF的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GPCP逐日降水资料,以及NOAA的逐日OLR资料,比较了早夏和晚夏期间南亚高压次季......
利用1983--2012年的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使用Lanczos滤波器进行滤波处理,并使用相关、合成、诊断和Mor1et小波分析等统计学方......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西太副高)、南亚高压与东亚夏季风有密切联系,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南亚高压与西太副高在年际尺度上关系......
目前南亚高压与全球大气环流和气候的联系主要集中于北半球,很少研究与南半球气候系统之间的联系。因此主要应用相关、合成方法,利......
基于1979-2013年新疆88个站点逐日降水资料和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揭示了南亚高压伊朗高压型(简称伊朗高压型)与新疆夏季(7-8月)......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南亚高压对东亚区域天气气候影响显著,运用数值模式集合系统提升其预报准确率对我国天气预报意义重大.采用国......
利用欧洲中期数值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ECMWF)提供的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和Aura卫星......
利用1981—2018年喀什地区11个国家站逐日降水观测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喀什地区夏季降水气候和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喀......
该文利用NCEP/NCAR再分析月平均100hPa高度场等资料,以夏季(JJA)100hPa高度场上16760位势米线东脊点经度作为夏季南亚高压东伸指数......
本文利用多年平均资料分析了南海夏季风建立的气候特征及南亚高压的西进特征。并利用数值模式对2004和2005年南海夏季风建立过程进......
本文利用江苏省气象局提供的江淮地区1954~2001年共48a入、出梅日期、梅雨期长度、梅雨量和梅雨强度五个梅雨特征量资料,采用谐波分......
本文采用倒算法计算了1948-2002年青藏高原地区大气热量源汇,以此为基础研究了春季青藏高原大气热源的气候和时空变化特征,着重讨论......
根据闭合气压系统环流指数和中心分布特征量的定义和算法,定义了南亚高压的面积S、强度P、中心位置(λC,φC)三种环流指数以及南亚高......
本文利用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南亚高压的移动路径、特征及其触发机制。结果表明: (1)根据200hPa南亚高压的移动情况及......
本文使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NOAA的OLR资料,系统分析了4-5月南亚高压季节突变过程的特征、可能机制及其与南海夏季风爆发早晚之......
本文利用2005-2008年5月和6月的NCEP(National Center for environmentalprediction)1°×1°分析资料(间隔6h)和气象台站常规地面......
西北太平洋地区是全世界热带气旋发生次数最多、强度最大的海域。热带气旋一直我国学者重点关注的对象。本文通过运用NCEP/NCAR逐......
本文利用多年多种台站观测和再分析资料,通过相关分析和合成分析,详细讨论了青藏高原夏季风季节内变化及其与印度夏季风和东亚夏季......
利用哈密地区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NCAR2.5×2.5再分析资料,诊断分析了2015年7月14日-8月11日持续高温天气的环流形势和物理量......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对近4年来关于青藏高原加热影响气候的研究进行回顾.首先介绍利用位涡方程和热力适应理论,揭示;夏季高原上空低层气旋式及高层反气......
北疆夏季7月份降水量一年中最多的月份之一,有些年降水量异常偏多多造成大洪水夏其衍生的泥石流和滑坡等地质灾害,给当地人民生命......
The Impact of the South Asia High Bimodality on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 Upper Troposphere an
The South Asia High (SAH) is the dominant feature of the circulation in the upper troposphere and lower stratosphere (UTLS) ......
采用Micaps资料和柳州108个中尺度自动站2012年9月23日20时至9月24日20时的逐小时雨量资料,对柳州2012年9·24局地强降水的特点及......
利用Micaps、广东省天气雷达拼图资料和自动站观测资料,对2020年6月5—9日龙舟水期间持续大暴雨过程的降水特点、环流特征和环境条......
主要从环流特征、动力条件等方面分析台风“鹦鹉”登陆过程中肇庆市降水显著偏弱的原因:华南沿海特定的环流背景使台风“鹦鹉”在登......
使用地面逐小时加密观测资料、6h间隔的NCEP(水平分辨率1°×1°)的fnl全球再分析资料、micaps观测资料,通过分析2011年......
从大尺度环流形势场、西风环流指数、阻塞高压、副热带高压和南亚高压等方面,对2001年汛期强降水多发时段的中期天气特征进行了分......
利用1979~1995年6~8月逐月的100hPa平均高度场资料及相对应的降水资料,对新疆夏季降水异常月的南亚高压的环流特征进行了较为系统的......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NCAR 1°×1°6 h分析资料和2.5°×2.5°日平均再分析资料、自动雨量站资......
本文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fnl1°×1°6 h再分析资料和自动雨量站资料等,对洛阳市2017年9月24日至10月17日的连阴雨......
南亚高压是行星尺度大气环流系统,是北半球对流层上部和平流层底部夏季最强大、稳定的半永久性大气活动中心,影响和制约我国乃至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