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合套相关论文
昆曲,是我国古代音乐里最为古老的戏曲艺术之一,距今已有600年的悠久历史,对许多地方戏曲都有过广泛的影响而被称为“百戏之祖”。......
我们通过对黄河流域元明清三代南曲北渐的交融影响的探讨,认为黄河流域的剧作家继承了三代丰富的艺术传统和积淀,其作品又显示出鲜......
【正】南戏《宦门子弟错立身》的产生时代,学术界一般认为应是元代,但未能讲出多少可靠的根据。南戏专家钱南扬先生在三六年曾发文......
【正】 在昆曲发展史上,人们谈起昆山腔的改革,无不把魏良辅视为鼻祖,奉作曲圣。其实,昆山腔革新的成功绝不能全部归功于魏氏一人......
摘要:宋元南戏“明改本”大多保留了宋元南戏的主题内容,但在音乐形式上“易北为南”。改编者通过增设南北合套,对曲辞、曲牌、曲文、......
问;我们开始阅读学习古典戏曲作品,发现其中有'南戏''杂剧'和'传奇'的分别。但不知三者是因时代不同而名......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正】 元、明、清三代的杂剧,是古典戏曲中与传奇相对应的一大类型。由于种种原因,学术界往往重元杂剧研究而轻明清杂剧,以致在相......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正>笔者曾在先前的著文中阐释了音乐变革在戏曲代继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促使戏曲在发展历程中形成阶段性发展和此起彼伏的盛衰......
近日,笔者有幸拜读了岳珍先生<关于"词起源于隋唐燕乐的再思考">(<文学遗产>2004年第5期)和洛地先生<"律词"之唱,"歌永言"的演化--......
<正> 元人散曲是中国诗歌的一种特殊体裁,它与汉赋、唐诗、宋词先后比美,并列为中国韵文史上的四大奇葩。宋词元曲都是适应歌唱而......
<正> 莆仙戏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遗产,已引起许多戏曲史研究者的关注,并多有从剧本、表演等方面探讨与宋元南戏关系的论述。现......
<正> 以北曲演唱的杂剧,在元代达到它的鼎盛时期,不仅北方人以北曲撰写杂剧,南方人也染指于此。但到了明代,因历史条件与现实生活......
<正> 徐渭《四声猿》在戏剧史上早有定评:“故是天地间一种奇绝文字。”从思想内容到艺术形式,无往而不奇。《四声猿》包括四个杂......
<正>尾声一词,最早见于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有引子、尾声为缠令。"这句话也见于稍晚一点的宋吴自牧《梦粱录·卷......
李开先的《宝剑记》通过对原作《水浒传》林冲故事的改编 ,表达了作者对官场对社会的全部理解。通过对林冲、张贞娘形象的分析 ,认......
<正> 洪昇的《长生殿》被后人视为昆曲传奇的范例,无论文学描写、结构排场、音律辞采等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主要原因有二:一......
<正>前言这里所谓的曲牌虽仅指南北曲的曲牌而言,但词牌性质相同,可以概括其中。北曲为中州之音调,南曲为大江以南之音调;北曲用于......
吴伟业,字骏公,晚年号梅村,别题灌隐主人,明清之际江南太仓(今江苏太仓)人。清顺治九年(1652)四五月间,两江总督马柱国疏荐,以病力......
宋金元时期,曲继词而兴起,发展成一种新的文学体制。由于曲体在演变过程中,处于中国南北方长期分裂的状态,先后以淮水、长江为限,......
<正>"元曲四大家"之一郑光祖,是"平阳襄陵人,以儒补杭州路吏……病卒,葬于杭州灵芝寺"。①年轻时生活在典型的黄河文化腹地。后来......
"风搅雪"是戏曲史上的常见现象,人们对它的理解不尽相同,目前已有七种定义,分别指不同的语言、念白方式、角色和剧种。当其对象为......
<正> 《牡丹亭》(全名《牡丹亭还魂记》)是明代戏曲家汤显祖的玉茗堂“四梦”中最著名的一部传奇作品。全剧以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
蒲松龄(1640——1715年),作为我国十七世纪杰出的文学家,已为举世公认和推崇。他那“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的孤愤......
考辨现存元代南曲散套和南北合套之真伪,将直接影响我们对于散曲历史发展阶段的基本认识,意义重大。通过对《全元散曲》所辑元代南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