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仲裁案相关论文
灰色地带,指的是国家或非国家行为体之间超越战争与和平二元对立关系的竞争性互动的特殊场域。本文通过对《纽约时报》南海议题新闻......
目前学界对话语权的研究多集中于大国话语权力的发挥,缺少对于小国话语权的关注。文章着力解决的问题是国家实力处于劣势的小国如......
在当事一方不出庭程序中,由于缺少了不出庭方的主张和澄清,国际争端解决机构的事实认定工作显得尤为艰巨。在此类程序中,争端解决......
关于南海地区海洋地物的法律地位和海洋权利问题的争议是南海仲裁案实体裁决引人注目的焦点之一。本评述整理了2016年至2021年的英......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的整体性是实现缔约国之间的利益及权利义务平衡的前提。从条约解释的视角来看《,公约》整体......
期刊
基于GDELT数据库通过网络分析和舆情分析定量研究了南海仲裁案的国际影响和中国外交政策的作用,大数据分析避免了使用传统方法导致......
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管辖权争端一直悬而未决。寻求最佳的和平解决路径,一向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已有的思路包括外交谈判、共同开......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121条在2016年7月12日南海仲裁案裁决中首次得到阐释.该裁决基于若干理由将岩礁同化为岛屿,但仲裁庭的解释......
本文主要基于构建国际法本土性理论的强烈需求、国际法本身的局限性、善意原则的理论与实践之间相脱节的尴尬现状三方面,以南海仲......
在2013年的中菲南海仲裁案中,海牙常设仲裁法院利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121条岛屿制度中对岩礁规定的不足之处,将南沙群岛中最......
禁止反言原则作为一项重要的一般法律原则,在国际法律争端解决中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中菲南海仲裁案为切入点,分析得出南海仲裁案裁......
2013年1月,菲律宾单方提起了南海仲裁案。中菲两国都在此前接受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涉及的强制仲裁条款,菲律宾不经中国同意......
太平岛是南沙群岛中最大的自然岛屿,太平岛能否被定义为法律意义上的“岛屿”,能否产生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其影响重大。菲......
当今世界暗含着各种危机,在此背景下,针对危机报道的研究层出不穷,研究角度多种多样,但其中从修辞视角着手的却屈指可数。2016年年7月1......
近年来,随着南海的资源以及战略地位的提升,南海地区的局势也在各方关系不断交织下变得越发复杂。2013年1月22日,菲律宾外长罗萨里奥......
菲律宾无视中国在南海的海洋权益,利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制度漏洞单方面设立了仲裁庭,越权作出了对其本国有利的仲裁.这种行......
菲律宾国内各政治集团对菲律宾南海政策的制定产生程度不一的影响。基于维护本国利益的国家本位意识和立场,菲律宾各政治集团在南......
中菲南海仲裁案中仲裁庭对中国在南海的历史性权利的判断存在很大争议,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框架下解读历史性权利存在局限,应当跳......
中菲南海争端不仅直接冲击了菲华社会,也将其推向了紧张、对立的社会舆论之中。面对"中菲对立"主流话语的压制,菲华社会以华人报纸为......
南海问题涉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框架下各类性质的海洋争端,包括"岛屿制度"和"历史性概念",以及资源管理、军事活动和海洋科考、......
新闻话语往往隐含着某种意识形态,批判话语分析能够揭开新闻背后意识形态的神秘面纱,而语料库技术的引入能增强批判话语分析的客观......
【摘 要】南海仲裁案最终裁决菲方胜诉,这一裁决本身就是非法和无效的。其违法性一方面体现在菲律宾单方面提起强制仲裁违反了《联......
新闻报道离不开转述言语,读者可以通过转述言语的形式,消息来源,转述动词的使用看出转述者对于转述消息介入程度的大小。南海仲裁......
2013年1月,菲律宾单方面将中菲之间的南海争端提交给国际海洋法法庭,要求组成相关仲裁法庭进行仲裁。本文对菲律宾提出的各项诉求进......
摘要:2016年7月12日,所谓的海牙临时仲裁庭对南海仲裁案做出“最终裁决”。中国政府多次声明,对于仲裁结果采取“不参与、不接受、不......
在南海仲裁案的国际舆论交锋中,美国媒体凭借着优势话语权,影响着国际社会对南海问题的认知。我们必须认识到美国开展舆论外交的本......
菲律宾南海仲裁案裁决在法律解释与适用、事实认定、证据采信等方面存在诸多谬误。当前南海形势趋缓降温,但仲裁裁决的负面影响与......
中国国际法学会组织撰写的《南海仲裁案裁决之批判》,代表了中国国际法学界对裁决的普遍看法。仲裁庭罔顾菲律宾诉求的实质是南沙......
期刊
<正>地区热点问题对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具有最直接的冲击力,同时也是大国博弈的"角逐场"。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以来,南海问题与朝鲜......
中国周边安全局势的稳定在相当程度上,离不开中国的战略忍耐以及中国对推进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所做出的努力。为维护中国主权以及海......
菲律宾无视中国政府的反对立场,单方面提起南海仲裁案;仲裁庭执意推进仲裁程序,并利用其身份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体系的制度性缺陷......
南海仲裁案的最终裁决于极大程度上支持了菲律宾的主张.国际社会对最终裁决看法各异,有认为仲裁庭适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正确恰......
南海仲裁案后,中菲之间积极推进各项务实合作,包括备受关注的南海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合作。但是南海仲裁案加剧了双方之间本身存在的......
菲律宾有关中国南海断续线的仲裁请求,挑战的是中国的海洋权利主张,包含了历史性权利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121(3)条岛礁性质这......
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于构建一个基于规则的管理海洋事务的国际法律秩序具有重要的奠基意义。南海仲裁案典型地代表了国际......
低潮高地和岛屿在海洋法上的地位存在重要区别。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13条、第121条等条款,区分二者的一个基本标准是该地物......
互联网催生了网络民族主义,在涉外事件中,中国民众的网络舆论往往呈现出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南海仲裁案印证了相比常态事件,中国......
2013年菲律宾以中国基于“九段线”的南海海洋权益不符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为理由,向国际海洋法庭提起仲裁,企图通过法律手段,......
学位
自2013年菲律宾对中国单方面强制启动南海仲裁案以来,南海仲裁案仲裁庭于2015年10月29日作出了关于管辖权和可受理性的裁决,11月30......
美国的"航行自由行动"从2015年以来已经成为加剧中美南海争端的最主要因素,从2015年10月至今,美国军舰在中国南海岛礁附近进行了四......
<正>南海仲裁案事关我领土主权、海洋权益、外交大局和国际形象,所以相关报道不仅是一场南海舆论战,更是一场国际话语权争夺战和国......
结合文本要求与特点、教学目标、学生基础、教师个性等要素,在课本知识教学之外,适时、适度、适量引入相关理论内容或文本背景,包......
通过媒体来建构他国在本国民众心中的形象是很多国家惯用的途径,而这也是本国民众了解他国形象的主要方式之一。本文的主要研究问......
"历史性权源"在海洋法上是一项易生争议的合法存在,其可产生的权利类型包括领土主权意义上的"历史性所有权"与未达到领土主权程度......
南海仲裁案关乎我国南海诸岛及其海域的主权与主权权利,寻求法律应对,降低该案结果可能对国家合法权益的损害为目前研究的关键所在......
<正>7月26日,由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主办的南海仲裁案专家座谈会在京举行。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苏格、外交部边海司副司长肖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