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徽相关论文
《唐律疏议》,是后人给与唐永徽年间开始修撰的《永徽律》及其《律疏》的名称。唐代是中国古代法发展的成熟期。仅此一朝制定了多部......
麟德元年(664年)春天,玄奘圆寂,“京城道俗哭泣,日数百千”,送葬时,“京邑及诸州五百里内送者百万余人”。与民间相比,官方的表示却是寥寥......
摘 要: 北朝隋唐时期,河洛于氏人才辈出,十分显赫,但武后时期,于氏家族正史中却少有提及。《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虽有记载于氏家族相......
【关键词】《雁塔圣教序》;风格特征;艺术价值;时代意义 【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
刻石之风流行于秦汉之世。至于魏晋,屡申禁碑,然其它形式的刻石仍有发展。隋唐承北朝之余风,事无巨细,多刻石以记。自此之后,近在......
<正> 前言现今的陕西省麟游县城,位于西安西北方约130公里。隋唐时期在此曾修造离宫,其始建于隋,初名仁寿宫,唐代时曾叫九成宫和万......
沙县,别称沙阳,历史悠久,地上地下蕴藏丰富的文物,根据文物普查资料表明,新石器时代晚期古人类便在这里繁衍生息。公元379年,东晋始设沙......
唐贞观二十三年八月癸酉朔山西临汾发生一次强烈地震,史书记载这次地震的人员伤亡数矛盾极大,本文就这一问题做了分析探讨.
Tang ......
儒家诸经之中,《周礼》是为晚出,始见于西汉之世,从古至今,学者对其疑信参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东汉末年,郑玄遍注群经,而尤推尊......
此外、因两税问题而牵起的疑问,随手所见,並揭出如下: (一)‘地税’的函义开元十三年,诏‘元率地税,以置义仓’(据鞠氏收一二页引......
武则天为何禁止养猫 永徽六年,唐高宗下令,说王皇后和萧淑妃谋行鸩毒,把她们废为庶人,软禁起来,同时立武则天为皇后。不久,唐高宗忽然......
在中国石窟研究界,素有“北敦煌、南大足”之说,其中“南大足”指的就是位于西南重庆市大足区的大足石刻。大足石刻最早开凿于初唐永......
传说5000年前茶叶是中国的神农氏最早发现并用于做药,到了公元前200多年前的秦汉时代,茶叶才进入日常饮用。在茶叶用于饮用的2000多......
章怀太子李贤(654—684)是唐代第三位皇帝高宗李治和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则天的第二个儿子,生于永徽五年(654)十二月,曾先后被......
在中国历史上,武则天是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历史人物。她是唐太宗的才人,又从唐太宗的才人成为唐高宗的皇后,继而辅佐高宗,参预朝政,临朝......
后宫和朝堂残酷的争斗,让武则天看到,如果手中无权,仍处在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不利形势中,她将永无宁日。所以,在目睹几番腥风血雨之后,她......
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她是女中须眉,拥有铁血之性,是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 武则天,中国历史上......
永徽六年(655),唐高宗李治欲废王皇后而改立武则天,召大臣朝议,元老大臣李绩称疾不入,而褚遂良则以死相谏。过了几天,李绩单独入见,高宗问,......
贞观十四年以后唐西州砖志书写的变化,真实地反映了高昌遗民接受中原文化以及对唐朝国家认同建立的过程。砖志书写中的变化,诸如纪......
根据地方灾害史料记载,统计出唐代关中旱灾的发生规律。结果表明:唐代290年的时间内,共发生旱灾112年次,可以按照旱灾发生的频率将......
唐高宗李治是一代文化巨匠。他尊儒崇道信佛,兼容三教,促进盛唐文化的发展~([1])。他崇信并保护佛学。从他与玄奘法师的亲密关系上......
唐高宗李治是唐朝的第三代皇帝,本是一位有作为的明君。但是,自从北宋欧阳修等人在其编撰的《新唐书》里,给唐高宗戴上一顶“昏懦......
一、引言在史学研究领域里,历史人物的评价往往随时代变迁而有不同的侧重点,因而产生分歧的看法。推而广之,将各时期人物作同项比......
永徽,是唐高宗的第一个年号,共6年,即公元650-655年。永徽年号,是在永徽元年元旦当天发布的~([1])。永徽年号一直使用到七年正月,......
唐代文献中,有一些很有特点的称谓词,这些词的意义,都未受到注意,或未得到恰当的解释。我们在翻检唐代文献过程中,搜集到了一些用......
<正> 纵观古今中外,没有一个女性象武则天那样在长达千余年的时间内,受到过如此众多的褒贬扬抑,评析议论。对她大施刑杀的千秋功罪......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巅峰时期,不论政治、经济和文化实力,不论对外横向影响还是与历史的纵向对比,唐朝都不免心生自豪。唐朝的自豪......
本文以年为纲,以诗为目,比较系统地疏理了唐高宗永徽元年至乾封二年的诗歌创作,考证了骆宾王、卢照邻、许敬宗、上官仪、李峤、王......
<正>唐永徽六年(公元655年)六月,武则天诬陷王皇后与其母魏国夫人柳氏行厌胜之术。厌胜之术是我国古代社会宫廷、民间长期存在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