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产力相关论文
古龙页岩形成的古沉积环境是页岩油甜点预测的基础。通过松辽盆地现代湖盆水体盐度、古龙页岩的常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及生物标志化......
烃源岩分布与其形成环境密切相关,对油气分布具有重要影响。对烃源岩的评价及其形成环境的研究可为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下一步的勘探......
东濮凹陷是我国典型的盐湖相沉积凹陷之一,油气资源丰富,浅层的勘探程度相对较高,深层沙三段是未来油气勘探的重要目标层段。以往......
寒武系海相碳酸盐岩地层是塔里木盆地深层油气勘探的关键层位,本论文针对塔里木盆地西北部柯坪地区肖尔布拉克剖面的下中寒武统地......
奥陶-志留交替时期是地球历史时期中的关键时期,该时期华南地区沉积的五峰组-龙马溪组黑色页岩是现阶段我国页岩气勘探的重点层位,......
古近系咸化湖相烃源岩是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主力油源。传统认为该地区烃源岩有机质丰度低、类型差、生油潜力有限,劣质的烃源条件......
东濮凹陷是我国典型的盐湖相沉积凹陷之一,油气资源丰富,浅层的勘探程度相对较高,深层沙三段是未来油气勘探的重要目标层段。以往......
本文通过对南极斯科舍海岩芯沉积物粒度、元素、生物硅、有机氮及同位素等年代学综合分析,探讨了3.4万年以来研究区冰海沉积环境与......
本论文来源于“十三五”国家重大专项子课题《塔里木盆地奥陶系-寒武系有效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气源对比研究》。塔里木盆地下......
近半个世纪以来,西南极阿蒙森海地区冰架与冰盖物质损失严重,引发了人们对该地区海洋冰盖稳定性及全球海平面上升的广泛担忧。从该......
"深时"古气候研究范围为前第四纪地质记录,目的在于为未来气候预测提供依据。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安集海河组沉积期,研究区处于早古近......
西太平洋暖池以年均28℃等温线为界,是全球海气交换最强烈的地区,也是许多重要水团、洋流的汇集地。大洋暖池的变化制约着亚洲、太平......
根据翁通—爪哇海台ODP807A深海钻孔底栖有孔虫群和底栖、浮游有孔虫氧碳同位素以及碳酸盐溶解指标,对西太平洋晚第四纪古生产力和......
MD01-2392站(110°12.64E,09°51.13N)位于南海西南陆坡,处于湄公河三角洲北缘。本文通过对MD01-2392站四十余万年以来的地层学、沉积......
重塑古气候和古环境变化规律是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以国家自然基金“2Ma以来东亚季风演化和青藏高原快速隆升在南海......
近赤道低纬度地区孟加拉湾属于大陆边缘深海环境,该区的古生产力研究对于了解低纬度地区古气候演变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具有重......
多年平均表层水温超过28℃的"西太平洋暖池",是全球海平面高度的加热中心和大气三大环流的辐散中心.为评价西太平洋暖池中心区域海......
本文通过对南极斯科舍海东南部DC-11岩芯生物硅、有机氮、TFe2O3与有机氮同位素的年代学分析,重建了该海区3.4万年以来古生产力与......
海洋的初级生产力控制了温室气体CO2在海洋和大气中的分配,进而影响着全球气候变迁,只有通过运用不同的生产力标志物才能探讨地质历......
通过对南海北部ODP1148站岩芯454.8mcd以上(约23.2Ma以来)的175个沉积物样品中CaCO3以及生物成因Ba含量变化的研究,并结合初期对ODP1148......
沉积物中有机碳、生物碳酸盐和生物硅等生源组分的埋藏速率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海洋古生产力的控制,常常被用作古生产力的替代指标。本......
大量的研究证实,赤潮与海水的富营养化有密切的关系.近年来,国内外一些学者通过分子地层学记录来探讨赤潮演变历史及其与富营养化......
Fe限制的研究对于探讨全球CO2变化及解决"温室效应"具有重要的意义。南海兼具开阔大洋和边缘海的特征,其古生产力的演变对区域及全球......
通过对ODP184航次1147/1148站位约4MaB.P.以来沉积物中来源于定鞭金藻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的研究,对南海北部晚上新世以来的古海洋生......
底栖有孔虫古生产力指标-底栖有孔虫堆积速率(Benthic Foraminifera Accumulation Rate,简称BFAR)和小泡虫超科的Uvigerina与Bulimina......
对扬子地区上奥陶统五峰组和下志留统龙马溪组Ba和Ti元素的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扬子地区五峰组和龙马溪组钡质量分数为855.63~187......
对取自西菲律宾海暖池北缘的Ph05—5岩芯进行了钙质超微化石和有孔虫研究。在利用氧同位素曲线对比和AMS^14C数据进行地层划分的基......
安徽巢湖平顶山地区上二叠统大隆组主要为硅质泥岩和泥岩互层沉积。通过对该剖面微体古生物化石丰度的统计分析发现,其演化可划分出......
海洋表层水中的浮游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和沉降作用,将碳从真光层"泵"入深海,从而使海洋表层生产力、CO2浓度与全球气候3个环节连接起......
通过对取自鄂霍次克海南部的柱状岩心OS03-1的古海洋学研究,包括浮游有孔虫壳体AMS14C测年、底栖有孔虫壳体δ18O分析、蛋白石含量......
选取长江口外赤潮多发区沉积物柱状样,在高分辨率测年基础上,通过有机碳、有机碳同位素(δ13C)、生物硅、绿素等多项指标的分析获......
对取自热带西太平洋暖池核心区的WP7岩心进行了底栖有孔虫和钙质超微化石研究。在利用氧同位素曲线对比和AMS14C测年数据进行地层......
根据有机碳法计算湖泊古生产力的公式计算了东营凹陷沙河街组一段数百口井的古生产力值,做出了古生产力平面分布图,并与沙河街组三......
深海沉积物蕴藏了丰富的古海洋环境变化信息。利用沉积物中的某种替代指标,有效地恢复古海洋环境变化历史是海洋地球化学家和古海洋......
本文通过中国第三次北极科学考察在北冰洋楚科奇海台采集的08P31孔样品的多项指标分析,重建该区晚第四纪的古海洋与古气候演变历史......
通过对东营凹陷深层烃源岩样品的地球化学分析,利用有机碳法定量恢复了东营凹陷深层烃源岩的古生产力,并探讨了古生产力的控制因素......
南海南部1143站位提供了从晚中新世到全新世连续的沉积序列,该站位共分为两个岩性亚单元(Unit IA和Unit IB)。本文通过对1143站位......
深海沉积中的钙质超微化石是古海洋表层生产力的替代性标志之一.通过对南海南部ODP1143站第四纪沉积中超微化石分析,从绝对丰度和......
白令海南部DSDPl88站沉积物生源组分分析显示,该地区表层生产力在MIS3早、晚期(3.3和3.1)以及MIS2期增加,而其他时期表层生产力相应降低,......
通过现场调查,利用光合色素组成信息探讨了东海31°N纬度断面上浮游植物群落组成结构。通过分析长江口及东海海域水体颗粒有机碳的......
沉积岩中微量元素蕴含丰富的古环境信息,包括古水体盐度、古生产力、氧化还原性等,通过微量元素特征可以有助于评价源岩生油气潜力......
黔南坳陷下石炭统台间黑色岩系中有机质较为发育,为研究其富集特征及控制因素,以黔南安顺市镇宁县本寨乡露头剖面为研究对象,开展......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柯坪地区苏盖特布拉克剖面肖尔布拉克组下段40个样品的微量、稀土元素进行测试分析,结合有机碳TOC含量变化,研究......
为明确小型断陷湖盆烃源岩形成机理,开展了烃源岩形成、分布和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综合有机质供给、保存和稀释对烃源岩形成的影响,建......
通过分析东濮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烃源岩样品的主微量元素含量,研究了东濮凹陷沙河街组优质烃源岩形成时的古氧化还原条件、古生产......
为研究川西坳陷中段雷口坡组碳酸盐岩作为有效烃源岩是否具有可行性,通过川西坳陷中段三口钻井岩心样品的有机碳含量、有机显微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