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本子注相关论文
1933年,陈寅恪发表《支愍度学说考》,[1]谈到僧人研习佛教典籍,有'合本子注'之体。'合本'(composite text),从字......
通过对"合本"与"子注"相关文献的考察,认为两者属于不同性质的概念。以"广义合本子注"为线索,进一步指出陈寅恪先生"合本子注"概念......
“合本”为中古时期常见的书籍编撰体例。“合本子注”的概念最先由陈寅恪提出,由此揭橥中古佛经的编撰体例。空海在编撰《文镜秘......
杨之《洛阳伽蓝记》由正文与注文合体构成的撰述体例,虽说是直接受到六朝时“合本子注”佛书体例的影响,其实,它更是那个时代流行“......
对《洛阳伽蓝记》的体例而言,陈寅恪先生提出的"合本子注"只适用于本书部分章节,整体上并非"合本子注"体。徐高阮、周祖谟、杨勇诸......
"合本"与"子注"作为固有的佛教文献术语,本以描述互不关联的两种文献形态。陈寅恪先生合二者而发明"合本子注"这一新概念,盖以魏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