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国记》相关论文
本文在对《佛国记》相关研究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对当前《佛国记》诸英译本研究的情况进行了综述.研究发现,国内外已经发表的相关文......
《佛国记》是东晋沙门法显西行寻求佛教典籍归来所撰写的一部纪实性游记。作为研究佛教史、中南亚史、中外关系史以及历史地理学的......
法显《佛国记》中蕴含着较为明显的苦难叙事。该书描写险恶的海陆地理环境,展示旅行者身为佛教徒的坚韧和虔诚,渲染游方沙门作为异......
斯里兰卡原名为“锡兰”,我国古籍中称其为“师(狮)子国”,今人喻其为“印度洋的眼泪”。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一些学者认为斯里兰卡是海......
《法显传》(一作《佛国记》④)是一部佛教典籍,作者法显是一位东晋的佛教僧人,该书主要叙其在西去取经途中的种种见闻,所载为后世重视。......
本文由简要介绍高僧法显的《佛国记》原文入手,点明这部纪实性巨著的多重价值,然后概括提到并比较了目前它的各种注译本,以此引出了西......
本文在法显所处的时代背景上,探讨了他西行访求佛典并进行宗教社会学考察的求法活动,以及这一活动在国际文化交流传播史上的重大意......
本文主要依据法显《佛国记》中对于斯里兰卡,当时称为师子国的记述,并参考其他文献资料,梳理考察了公元5世纪初斯里兰卡佛教社会的......
1500多年前,中国第一位到海外取经求法的大师法显和尚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时15年,历经30国,写出不朽之作《佛国记》;70多年前,曾用13天时......
公元五世纪初,法显,这位令人敬佩的中国卓越的佛教名师和学者,作为文化使者出访了南亚和斯里兰卡。据中国史料记载,法显高僧于公元四百......
<正>东晋高僧法显(约342-约423)是我国第一位游历陆海丝绸之路的求法僧人,梁启超曾言:"法显横雪山以入天竺,赍佛典多种以归,著《佛......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论所谓“法显航渡美洲”说张箭1992年,在全世界纪念哥伦布航渡美洲,地理大发现开始五百周年之际,连云山先生推出了他的专著,《谁先到达美洲......
法显乘船的国籍、数量、乘员和航经的海区张箭“释法显,本姓龚,平阳武阳(今山西襄垣)人也”①。法显约生活于公元337—422年,是魏晋南北朝时期......
<正>作为中印文化交流的鼻祖、中国佛教本土化的重要贡献者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拓者,今天,法显仍是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国家名片"......
<正> 为纪念东晋高僧法显由崂山登陆归国1590周年,经青岛市社会科学院提议,中国社会科学院佛教研究中心、法鼓山中华佛学研究所、......
<正>法显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求法高僧,为从印度求取完备的戒律,使其流通汉地,不惜身命,以花甲之年从长安出发,前后15年,历经近30国......
<正>一、绪言《佛国记》的内容,依照法显的行程,可以分为五大部分:即①由长安出发至沙河记游;②西域记游;③天竺记游;④师子国记游......
<正> 法显,我国东晋时期的高僧,杰出的翻译家和旅行家。法显以其和邻邦人民交往中,扩大了人们的地理视野,促进了国际友好交流,为中......
我国东晋高僧法显是一位世界闻名的文化巨人。他的旷古奇书《佛国记》早已译成英法等多种外文。作者旅印期间欣然见到该书的印地文......
法显《佛国记》和谁最先发现新大陆祝注先东晋至十六国时代(公元317—420年)的佛门弟子法显因著有《佛国记》而闻名于世。《四库全书》独具......
“法显航渡美洲”说批判张箭1992年,在全世界纪念哥伦布航渡美洲,地理大发现开始500周年之际,连云山先生推出了他的专著:《谁先到达美洲——纪......
<正>法显是中国东晋时期的高僧,他历经万险,西行到达印度,取经译经,又据自己亲身经历写有《法显传》(又名《佛国记》)。由于王邦维......
<正>东晋隆安三年(公元399年)的春天,一位花甲老者从长安出发,前往西天取经。他的身边,没有日行万里的白龙马、手持钉耙的天蓬元帅......
<正> 为纪念东晋高僧法显由崂山径陆归国1590周年,经青岛市社会科学院提议,中国社会科学院佛教研究中心、法鼓山中华佛学研究所、......
本文系统地考察了古今中外对《法显传》的研究,勾勒了《法显传》的研究历史,指出了历史上一些研究《法显传》的失误,如清人的自大......
<正> 晋僧法显于公元399年以64岁高龄西行取经,13年间,游历天竺30余国,取回大批佛经,历尽艰辛,归国译经。法显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
<正> 东晋时期杰出的旅行家和翻译家法显(约334—420),平阳武阳(今山西临汾)人。他是一位虔诚正直的佛教徒,在“五胡十六国”那佛......
法显的西游行为不仅促使佛教文化在中国传播与深入发展,也为印度历史文化的重建提供了宝贵史料,中印文化沟通交流离不开法显的卓越......
对《洛阳伽蓝记》的体例而言,陈寅恪先生提出的"合本子注"只适用于本书部分章节,整体上并非"合本子注"体。徐高阮、周祖谟、杨勇诸......
竺法维为东晋刘宋间高昌或凉州沙门,大致与支僧栽、释法显等人处于同一时代,曾与释僧表结伴前往佛国巡礼,回归之后又活动于建康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