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活动特征相关论文
根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目录结果,通过对1970年以来邵武—河源断裂带地震活动特征分析后认为:NNE向的邵武—河源断裂带与其南段的次......
现代地球科学,在我国发展较晚,到了清末,北京京师大学(即后来的北京大学)才设有地质学科。民国成立后南京中央政府(后迁北京)实业......
一、前言1970年1月5日云南省通海、峨山、建水三县交界地区的曲江河谷发生了7.7级地震,震中位置是:东经102.6°;北纬24.1°,震源......
1986年8月31日至9月1日,珠海市科委和广东省地震局在珠海市联合召开了《珠海市地震危险性分析与地震影响小区划》阶段性成果审核......
根据地震活动时空不均匀特征,本文讨论了目前在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方法中估计地震年平均发生率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能反映地......
瓯江北口大桥位于浙江省温州市瓯江口附近,大桥主跨间距大,自振周期长,远场大震可能造成的地震风险不容忽视,需要开展专门的地震安......
本文研究了内蒙古自治区地质构造和地震活动特征的基础上,得到了内蒙古地区东部、中部和西部区域主要的构造单元和地震分布的主要活......
分析了中国 6 .0级以上中深源地震的分布特征及其与各主要地震活动区地震活动的关系 .深震集中分布在东北地区以 42°N ,1 30°E为......
本文根据地震P波初动资料,使用中国地震局推广的"基于GIS地震分析预报系统"提供的用地震初动符号求解震源机制的方法,求解了2002年......
依据地质构造背景和某些地震学方法,讨论了依兰-伊通地堑断裂北段的地震活动特征,认为该区域的地震活跃期通常在东北地震区活跃期......
本文通过对福建地区地质构造背景和地震活动性背景的分析,结合2007~2009年福建地区ML4.0级以上地震的活动概况,综合认为福建地区地......
笔者利用青藏高原东北缘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精密水准网和跨断层流动形变网监测资料和近10a来高精度GPS观测结果,结合地质构造和地......
断裂的活动可能对水库大坝造成严重影响,研究水库区域内断裂的活动性对评价水库大坝安全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岳城水库区域内断裂的......
介绍了2013年12月1日新疆柯坪慨5.3地震基本参数、震源机制解、地震序列特征,分析了震前、震中及相邻构造区地震活动特征以及200km范......
介绍2015年皮山M_S6.5地震周围的地质构造背景,研究分析了皮山M_S6.5地震前新疆地区中小地震活动和区域地震活动图像特征。结果表......
本文通过对山东半岛及附近海域地质构造分析、地震学参数时空扫描计算、地震背景形势分析等认为:山东半岛及附近海域有发生5级左右......
通过对河淮地震带历史地震和现今地震活动特征的研究 ,初步认为研究区地震活动存在准周期性变化。研究还发现 ,该区地震活动与中国......
根据中国大陆及周边地区 190 0年以来M≥ 6.9级地震资料 ,着重分析地震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 :研究区地震活动具有分区、......
研究了晋冀蒙交界地区5.0级以上地震的时空分布特征、孕育演化过程,结果表明,该区5.0级以上地震空间分布受区内主要活动断裂控制,......
结合临汾盆地历史地震资料、地震地质背景以及现今地震目录,首先,利用精定位的地震目录,绘制临汾盆地区域ML≥Mc(完整性震级)地震的3D图......
瀑布沟水电站工程位于大渡河干流上,下距乌斯河镇、成昆铁路汉源车站公路里程9km,上距汉源、石棉县城公路里程28km、80km。电站水库......
地震统计区的划分是研究地震活动性的重要前提和基础,通过对青藏高原北部地区构造地质背景的分析,依据地球物理特征和强震活动特点......
大兴安岭隆起带(42°—52°N,114°—126°E)为中国东北地区的主要构造之一,存在多条NNE和SWW走向的第四纪活动断裂,该地区属于弱......
针对甘东南地区构造活动强烈、地震活动频繁的背景和区域现今地震活动特征、强震孕育趋势及机制的现实需求,利用甘东南地区地质、......
以中国强地震目录资料(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预报管理处编,1999)为基础,统计研究了1300~1988年华北地区6级以上地震发生后,10年内再......
阴山地震带是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一条主要地震带 ,根据多年从事地震预报的工作经验 ,对阴山地震带与鄂尔多斯其他 3个边缘的地震活......
2001年至2003年山西临汾地区发生了3次ML≥4.0以上地震。介绍了这几次地震的基本参数、地震活动性分析结果以及地震前兆观测项目的......
分析了广西北海地区地震活动的特征,认为北海地区历史地震和现代地震活动水平较高。通过对1970-2004年北海地区b值和缺震时间进行扫......
近年来首都圈地区以中等地震活动为主,本文用反映地震频度、能量、平均震级的基本参量如频度、缺震、断层总面积、地震活动度等研......
根据李家峡水库地震台网 1 998— 2 0 0 2年的地震目录 ,分析了水库蓄水后库坝区和周边研究区的地震活动特征 ,并对未来水库地震的......
近年来祁连山东段平凉华亭地区小震活动水平迅速增高,发生了2005年10月2日的4.2级地震,并造成了一定的人员受伤和财产损失.通过地......
针对龙岩地区断裂规模、新构造运动的特点,分析了近年来该地区数次中强地震活动的特征,并对该地区的震群活动可能所具有的"地震窗"......
介绍了2016年1月14日新疆轮台县Ms5.3级地震基本参数、震源机制解、构造背景、地震序列特征,对震前、震中及相邻构造区的地震活动特......
对江苏及邻区地震活动概况进行背景性分析,从该地区地震地质构造背景入手,阐述了影响该地区地震活动的主要断裂构造,对研究区域内的地......
选取有地震记载以来的MS ≥ 5 地震与1965 年以来的小震目录,分析滇西南地区地震的时、空、强分布特征及强震前中小震活动,开展分......
沂沭断裂带是我国东部郯庐断裂带位于山东的部分,是最初形成于元古代,至今仍在活动的一条延伸长、规模大、切割深、活动时间长的复杂......
介绍了2014年于田MS7.3地震周围地质构造背景,研究分析了Ms7.3地震前新疆地区中小地震活动状态以及区域地震活动图像特征,并与2008......
"已知地点信息"指根据华南地区历史地震活动分布特征,将华南地震活动区划分为老震区、水库区和小震活动区。本文分析了华南地区以......
祁连山地震带中强地震具有成组活动特征,震前地震活动图象表现为地震空区、前兆地震、区域地震活动增强等。地震空区以中期异常为......
分析了2003-2009年新疆及其周边88次中强震震源机制解及其分布特征,并结合同期地震活动特点与区域应力场进行了讨论。认为:这一期间......
对2001年11月14日在青新交界发生8.1级地震的空间分布及地震序列进行了简述,利用远场地电阻率前兆异常信息的映震能力,对8.1级地震......
通过对1998~2000年7月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地区的地震活动(包括西山咀震群)特征及一些测震学指标变化特征的分析,研究了该地区未来地震......
探讨了中国周缘板块的联合作用对中国大陆地震的控制和影响 ,进一步研究了中国大陆西部及周边地区的地震活动特征。结果发现 ,该区......
用“震源触发 系统响应”孕震模式 ,分析讨论了新疆 1 996~ 1 998年成组强震活动前后地震活动图像的时空演化特征 ,由此定义了“诱......
对中国松辽盆地的构造环境、演化历史和成因机制进行了分析,认为松辽盆地主要是在中国东北前中生代这一特殊的大地构造背景下由简......
基于岩石摩擦的速率一状态摩擦定律,速度弱化是断层失稳的必要条件,速度弱化向速度强化的转换控制着断层从不稳定滑动向稳定滑动的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