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震活动相关论文
对京沪高速铁路(北段)所经地区的地震构造、地震活动等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该段铁路的地震区域划分、地震灾害损失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为......
几乎每一次强震,都牵动着人们敏感而脆弱的神经。面对毁灭性灾难,人们痛定思痛,屡屡追问,以人類现在所掌握的科学技术水平,到底能......
前言 自板块构造说兴起后,李春昱教授是用此学说研究我国地质构造最早的学者之一。李先生不仅在中国和亚洲古板块的划分和发展上......
强震的孕育和发生,与区域构造活动的强度和方式密切相关,不同地区各自特点不同。本文综合近年活断层填图等方面研究成果,对山西断......
本文利用中国南北地震带2004-2007年间观测的239个GPS站数据,对中国南北地震带地壳内15km深处的最大主应力和最大剪应力进行了计算......
鲜水河是青藏高原东缘一条活动性很强的左旋走滑断裂带.本文基于ANSYS接触单元模块平台,定量研究断裂带上1893年以来M 6.7级以上地......
2006年初,美国气象部门警告说,今年春季和夏季将再度发生“拉尼娜”现象。在美国气象学会于亚特兰大举行的会议上,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
本文论述了作者在研究孕震过程中的气象效应问题时发现:6级以上大地震的震中区,震前一至三年半时间内往往是旱区.旱区面积随震级大......
应用云南地区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电性结构和热结构等深部地球物理探测研究结果,讨论了云南地区大地震发生的深部地球介质构造背景......
将川滇菱形地块分为两个地块,分别以形变确定应变速率、深部速度构造确定弹性模量、联合地块体积确定地块应变能积累与时间的关系,结......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通过建立较精细的川滇地区三维有限元模型,数值模拟了川滇地区主要活动断裂的强震活动对于其他活动断裂潜在强震孕育进程的库仑破......
笔者利用青藏高原东北缘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精密水准网和跨断层流动形变网监测资料和近10a来高精度GPS观测结果,结合地质构造和地......
根据近几年新疆强震活动的格局变化以及地震活动的时空分布 ,结合新疆几次 7级地震前的异常特征进行综合分析 ,认为未来几年新疆地......
使用大陆内部强震活动与周缘地震带强震活动相关性研究,初步估计了2001年昆仑山口西8.1级大震后未来的地震趋势,认为8.1级大震后我......
分析了1900年以来中国大陆及中国周边地震资料,认为周边强震活跃必然导致大陆地震活跃,即中国大陆强震与周边强震活动具有一体性或......
使用BP神经网络研究全球强震活动与我国大陆强震活动的关系 ,检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预报效果。......
利用EMD方法对中国大陆年度最大地震时间序列进行逐级分解,得到5个本征模态函数(IMF)项和1个趋势项,分析了各个IMF分量不同的周期......
2000年以来新疆及周边发生了5次Ms7.0以上地震,强震活动结束后,新疆境内局部应力将重新调整分布,从而导致一些地区小震活动速率增加,如2......
主要分析中国大陆与周边板块边界,尤其是西部"大三角"地区强震活动特点及其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西部"大三角"内与中国大陆的强......
分析中国大陆与周边板块边界、尤其是西部地震“大三角”地区强震活动的关系认为,中国大陆与周边板块边界带的强震活动之间存在互动......
依据应力性状和力源特征,中国大陆现代构造应力场可划分为四级应力区。它们分别是2个一级应力区、4个二级应力区、5个三级应力区和......
与华北克拉通东部地块岩石圈大规模减薄不同,华北克拉通西部的鄂尔多斯地块至今仍保留着古老克拉通的特性,但鄂尔多斯周缘断裂活动......
1概况青藏高原北部地区受2015年尼泊尔8.1级地震的震后影响,1996年以来中国大陆7级以上地震主要在巴颜喀拉地块周缘的活动格局将有......
中国大陆的强震活动与印度板块、太平洋板块、菲律宾板块和欧亚大陆相互作用的构造背景密切相关.在这样的构造背景下,板块相互作用......
初步分析了 1982年以来川滇地块的地震 ,存在 2组强震活动 ,即 1988~ 1989年澜沧、巴塘、小金地震 ,1995~ 1996年孟连、武定、丽江地......
对云南地区多层次动力过程作了分析研究 ,结果表明 ,若以两大板块之间在边界上的相互作用为最高层次的动力作用 ,云南地区现代构造......
以现代构造应力场和地壳运动的观测结果为约束条件,利用有限元方法计算了中国大陆地壳应变能密度年变化率。三维有限元模型采用粘......
库玛断裂带作为青藏高原内部的一条强地震活动带 ,1 90 0年以来发生过 3次 7级地震 ,其中 2次 7级大震前均出现 5级以上地震的背景......
据首都圈地区精密水准复测资料 ,分析了近 1 0年来地壳垂直形变状态与特征。结果表明 ,北京、天津和河北等平原地区 ,由于过量开采......
通过采用陈培善等深入研究地震震源谱特征得到的地震短周期体波震级 m b 和地震矩 M o 与环境剪应力值的关系,测算地震剪切应力强度值 ......
以山西地震带热水点为基础资料 ,计算每个热水点的年热释放量 ,分析山西地区热水点的年热释放量与地震活动的关系。结果表明 ,热释......
文中探讨了我国台湾地区(北纬21.5°~25.5°,东经119.5°~123.0°)自1900年以来5次明显的强震成丛性活动现象,每次成丛性强震活动高......
通过计算前人研究所给出的中国大陆26条活动地块边界带上地震过程的变异系数,分析了各边界带的地震活动类型,结果表明中国大陆东部......
为研究亚洲地区强震Benioff应变释放和周期性活动特征,本研究采用了1900—1999年的IASPEI百年目录和2000—2008年的全球CMT目录组......
青藏地块活动区南部的Ⅱ级拉萨和羌塘地块内部的M≥6.5强震活动比北部的巴颜喀拉、柴达木和祁连Ⅱ级地块内部明显活跃,这可能与拉萨......
2001年以来全球8级地震呈现新的活跃态势,7.5级以上强震在空间上呈优势分布,强震相对集中在西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印度—澳......
以1999-2007年和2009-2010年两个时间段的GNSS观测资料为基础,借助于多核函数解析、滤波和应变场的无偏算法以及区域无旋转基准,在运......
通过对部分GNSS连续站和全国多期GNSS区域站垂向复测资料的分析,对如何提取和利用GNSS垂向分量在高噪声背景下的有用信息进行了分......
通过对1993~1999、1999~2001年青藏高原北部地区GPS水平运动资料的非震负位错模型反演和形变应变场时空演化分析,结合地质构造和有资......
通过对滇东北地区历史地震资料的统计分析,阐述26°~29°N,102°~106°E范围内的滇东北地区的强震时空分布和地震活跃......
在强震成组孕育与群体活动研究的基础上 ,本文基于有限元方法 ,初步建立了西南地区有限元动力学模型 ,并讨论了因发生地震而产生的......
采用公元 4 0 0~ 2 0 0 0年MS ≥ 6 .0地震资料 ,研究鄂尔多斯块体周缘 ( 34°~ 4 2°N ,1 0 4 .5°~ 1 1 4 .5°E)强震活动时空特征 ......
引 言 强烈地震常常以其猝不及防的突发性和巨大的破坏力,给社会经济发展、人类生存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危害。本世纪来,全球共......
潮汕地区广泛分布中生代燕山运动时期侵入的花岗岩类的岩基、岩株,中生代中期的沉积岩、火山岩,第四纪中晚期的河流相、三角洲相、海......
分析了近百年来中国大陆强震的时间与空间分布。强震活动具有在时间上的起伏特征与空间上集中分布于主体地区的特征。综合考虑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