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传教士相关论文
韩德烈(Emily Marie Hundertmarck,1912-1998)于1936年受德国巴陵信义会(Berlin Missionary Society)派遣来到中国传教,此后在华工......
本文主要针对十九世纪美国圣公会来华女传教士费理雅/费烈娣(Lydia Mary Fay,1804—1878)的在华传教生涯与她向西方读者介绍中国文......
在维多利亚时代,使印度文明化被英国人视为一项伟大的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说,传教士是国家和帝国认同的象征.女传教士被视为女英雄和......
19世纪末来华的美国浸信会女传教士斐尔德(Adele Marion Fielde,1839-1916)在潮汕地区停留近16年,撰书数部,从西方女性基督徒的视......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美国基督教各教会步英、法教会之后尘,开始陆续到中国传教,其中有部分教会试图踏足中国偏南一隅的广西。由于受自然......
本文关注女性与基督教传播的结合研究,以女传教士在不同情境下的心理认同为切入视角,以山东省内美国女传教士慕拉蒂活动做个案研究,揭......
本文从中国基督教史和性别史的交叉视角出发考察近代中国妇女宣教运动,重点分析东方女子教育促进会和英国圣公会女部的传教事业和本......
美国新教在华传教运动持续了一个多世纪,在中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影响。目前学界从传教史和文化交流史角度......
内地会濮氏母女是从事西北穆宣活动的女传教士。本文选择她们为个案,主要依据西方差会的英文资料,梳理她们在西北的传教生涯,以及......
近代以来,外来翻译文学对中国文学尤其是新文学的影响,是多方位而深远的。它不仅为现代白话文输入了诸多丰盈的养料,更促进了多种新文......
鸦片战争之后,西方来华传教迅猛发展。其中来华女传教士在西方女权思潮与列强"门户开放"的影响下,积极来华从事传教事业。虽然由于教......
在中国近代史上,传教士作为一股特殊势力,活跃于当时的历史舞台,在中西文化交流等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列强坚船利炮的保护下,......
本文关注女性与基督教传播的结合研究,以女传教士在不同情境下的心理认同为切入视角,以山东省内美国女传教士慕拉蒂活动做个案研究,揭......
<正>在苏州近代教育中,私立学校占有很大比重,它们的存在填补了公立学校发展的不足,促进了苏州教育近代化的发展。苏州私立学校萌......
加拿大汉学的产生和发展,与19世纪末来华的加拿大传教士有莫大的关系。首先,源自他们的中国经验的特写、书信、回忆录以及在古文化......
通过对近30年来国内有关女性与基督教文献内容进行系统研究,可将已有研究内容按类型划分为基督教女性观研究、基督教与近代中国社......
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西方来华传教士的研究有较大进展,但对女传教士的研究显得十分薄弱。本文运用丰富的中英文资料,着重对清末民初美......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获得了前往中国内地游历传教的权利,而苏州作为一座有着悠久历史和光辉灿烂文化的江南名城吸......
民国时期,来川的传教士以华西协合大学为基地,向省内各地开拓各项业务。基于性别需求及自身渴望,其中女传教士居多。她们在布道、......
随着基督教的第二次大觉醒运动,基督福音开始在世界大范围扩张,传教士纷纷走向海外,到异教国家撒播福音。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的大......
本文从中国基督教史和性别史的交叉视角出发考察近代中国妇女宣教运动,重点分析东方女子教育促进会和英国圣公会女部的传教事业和......
莎士比亚剧作在中国的译介始于20世纪初叶,但绝大多数早期译作只可称为原作的故事梗概,《剜肉记》是笔者最近发现的《威尼斯商人》......
女传教士群体是基督教循道公会在中国西南地区传教队伍中一支重要的力量,其组成主要包括早期传教士夫人,以及随后来华的独立女性传......
"纯正女性风范"是维多利亚时代美国社会公认的女性观,其基本德行参数包括虔诚、贞洁、温顺和齐家。这一价值体系将女性排除在公共......
女性传教士在近代中国转型中推进了中西文化教育交流,娲标礼、娲西利、颜师姑、惠懿德的办学个案反映了女性传教士对福建幼稚教育......
本文主要藉由传教士主流刊物《教务杂志》(The Chinese Recorder)中登载的女传教士传记,以及1877、1890、1907年三次基督教传教士......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美国基督教各教会步英、法教会之后尘,开始陆续到中国传教,其中有部分教会试图踏足中国偏南一隅的广西。由于受......
每一种宗教的信徒中都有不少妇女.同男人与宗教的关系相比,似乎妇女与宗教的关系更为亲密.综观当今世界,在各个地区的教堂、清真寺......
1840年,西方列强依靠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门户,随后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传教士受到各项条约和治外法权条款保护,形成了外国人......
近代美国"学生志愿海外传教运动"促进了当时在华传教士教师的专业化进程。到海外传教成为美国知识女性突破国内性别壁垒的职业选择,......
边疆既是一个地理实体,更是一个文化概念,是一个以“归化”程度为基准在空间上不断向外推进的活动带。对于美国来华新教女传教士研......
期刊
美国新教在华传教运动持续一个多世纪,女传教士占了半壁江山,其海外奋斗似乎有违二战前的两性社会空间分隔观。"天定齐家"说揭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