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家栋相关论文
2007年,首次月球探测成功之时,业内专家就把目光瞄准更远的火星。徐匡迪、孙家栋、王礼恒、沈荣骏、王永志、张履谦、龙乐豪、戚发......
作为一个航天人,谢士琴很清醒人类个体是渺小的,只有与国家的航天事业熔为一体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知行合一,学无止境,心存高远,路在脚......
...
翻译作品题目(汉译维):《新中国发展面对面》(节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选编》(节选);翻译作品题目(维译汉):《新疆艺术》(2018.4选篇);《塔里木》(2020.1选篇);
...
新时代的科技教育不仅要向青少年群体传递科学知识、技术与方法,更重要的是要让青少年了解我国一代代优秀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将科学精......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
2015年7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国家科技战略座谈会并做重要讲话。他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对中科院学部成......
情缘中国航天事业 记:孙院士,您好!今年是中国航天创建60周年,您是对我国航天事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的著名航天工程技术专家,我国人造......
中国第一枚导弹总体、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颗遥感探测卫星、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他是技术负责人或总设计师;中国第一颗通信卫星......
“认星先从北斗来,由北往西再展开。”小时候,长辈们总是教孩子们辨认北斗星,只要找到了北斗星,就找到回家的路。 如今,城市的灯光湮......
“嫦娥”一号卫星成功升天后,各大网站、论坛纷纷发出“勘月卫星的成功应归功何人?”“‘嫦娥’成功谁应像杨利伟那样获奖?”等等的诘......
中国“嫦娥工程”高级顾问、原总设计师孙家栋是唯一见证了中国卫星第一次和上百次发射的航天人,却有几件往事鲜为人知。 1967......
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在全国人民期盼的目光中,搭载着嫦娥二号卫星的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 随......
2010年1月11日上午,北京人民大会堂华灯高照,气氛热烈,在一阵热烈的掌声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亲自为2......
红烧肉吃来好前程 1935年,孙家栋上了学,但因为是左撇子,不被学校接受,两周以后退了学。不过,一年以后,孙家栋就学会了熟练地使用......
翻开孙家栋的履历,一颗颗璀璨的中国“星”熠熠发光: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颗科学实验卫星、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他是技术......
人类社会的进步,离不开科技的推动。在历史长河中,一位位杰出的科学家、一项项瞩目的科技成果,惠及人类,改变世界。2021年是生肖牛年,就......
介绍了北斗导航系统第一代和第二代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先生的人物成长历程、科研经历以及给物理教学的启示.......
2019年9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
模拟试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荣誉属于国家,属于整个航天队伍!我个人只具备了一点最基本的条件,主要靠国家经济的......
“感动你我,感动中国,这世界有爱才转动。” 央视把《感动中国》节目称作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这个说法一点不为过。从老科学家到......
“孙老总来了!”短暂的喧哗之后是一片宁静。一个小型记者会,几位记者正在焦灼地等待着。在外界,孙家栋老人不仅是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
王渝生,中国科学院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科普产学研创新联盟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原副......
1974年5月19日凌晨,中南海,一阵又一阵的剧烈咳嗽声震碎了黎明前的黑暗。手握一支红蓝铅笔,周恩来总理正仔细读着一封信。惊喜、激......
从“东方红一号”到“北斗”,由孙家栋牵头负责的航天飞行器占整个中国航天飞行器总数的三分之一。除了“两弹一星”功臣之外,同行和......
2010年1月11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参加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当天下午,在北京友谊宾馆参加获奖代表媒体见面会; 1月12日晚,......
合作伙伴、同事们还是习惯称呼孙家栋为“孙先生”、“孙老总”、“孙部长”,孙家栋,不喜欢别人叫他“孙老”,他说“我还年轻,没老。”......
2010年1月11日上午.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揭晓.中科院院士、“两弹一星”元勋、资深航天专家孙家栋荣获此项殊荣。作为中国探......
1月11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胡锦涛主席为孙家栋、谷超豪颁发了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金500万元人民......
1951年,经过多轮考核、层层选拔审批,30名中国学员被选送去苏联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读书,孙家栋以优异的工作业绩荣幸中选。在......
期刊
【事跡】 1974年11月5日,我国发射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由于火箭上一个极其简单的导线质量问题,导致点火飞行后的火箭随同卫星......
孙家栋被称为中国航天的"大总师",从"东方红一号"到"嫦娥一号",从"风云气象"到"北斗导航",在我国迈向太空时代的每一个关键节点,背......
记忆讲述 从“东方红一号”到“嫦娥一号”,从风云气象卫星”到“北斗导航卫星”,,孙家栋的人生与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紧紧相依。 ......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始建于1978年,是由中国航天创建的一所普通高等学校。1999年划转到河北省,目前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航......
由孙家栋院士做作序,曹冲、景贵飞、苗前军、肖雄兵、李冬航、邵剑晖等撰写的《中国新时空服务体系概论》一书,于2015年9月由科学......
<正>2019年9月29日上午10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隆重举行,我国航天人的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