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俊相关论文
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著名数学家 吴文俊院士 2017年5月7日7时21分,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著名数学家吴文俊院士因病......
现年97岁的数学家吴文俊教授依旧精神矍铄,他曾经明确指出:机器的出现延伸了人的体力,而现代计算机的出现则延伸了人的脑力。受技术进......
非线性演化方程的精确孤波解在非线性科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些解可以很好地描述各种自然现象,例如振动、传播波以及孤立子等。......
为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贯彻落实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总结“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十年来为我国科技自立自强......
四年一度、有百年历史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于今年8月份在我国首都北京如开。 ......
摘 要 法国伟大的数学家亨利·庞加莱(Jules Henri Poincaré,1854~1912)曾说:“如果我们想要预测数学的未来,那么适当的途径是研究这......
国际机器证明研究领域的权威人物J.S.穆尔这样评价:“在吴文俊之前,机械化的几何定理证明处于黑暗时期,而吴的工作给整个领域带来光明......
2017年5月7日,中国科学院院士、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吴文俊与世长辞,享年98岁。这位中国著名的数学家,用一生时间在数学世界立起......
人们总要向英雄学习、致敬,无论是过去、现在和将来。英雄就是杰出人物,当然包括科学家尤其是科学大家。刚刚去世的中国数学家吴文俊......
陈省身(1911~2004),1930年毕业于天津南开大学数学系,后考入清华研究院.1934年从清华研究院毕业后去德国汉堡大学留学,1936年获博士学位......
数学史上许许多多的大师,似乎都有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的惊人记忆力,这让普通人望尘莫及,除了对这些天才仰慕之外,都会慨叹自己的资......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曾经写过一首诗:“天衣岂无缝,匠心剪接成。浑然归一体,广邃妙绝伦。造化爱几何,四力纤维能。千古寸心事,欧高......
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本文从总体的和全面的角度着眼,从数学机械化思想发展的关键人物和关键事件入手,结合对重点案例的分析,综合考察了......
2000年,我国设置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受此殊荣的有两位数学大师,分别是中国科学院的吴文俊和复旦大学的谷超豪.20世纪五十年代,......
1958年,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学部委员华罗庚先生出任新成立的中国科技大学应用数学系主任,并亲自给数学系1958届学生上课.......
数学家吴文俊今年92岁。 1976年,年近花甲的他放弃已成就卓著的拓扑学研究,在“抱孙子”的年龄毅然开始攀越学术生涯的第二座高峰......
吴文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数学机械化研究的创始人之一。1919年生于上海。1940年毕业于第一交通大学(现西安交通大学和上海交......
吴文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数学机械化研究的创始人之一.1919年生于上海,1940年毕业于第一交通大学(现西安交通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
中国数学会于2010年9月1日上午在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召开了“华罗庚百年诞辰纪念座谈会”.出席本次会议的有中国数学会历......
编者按: 2010年教师节,温总理在讲话中说:“现在有一种看法,认为当中小学教师不会有大出息,我认为不是这样,教中小学也能出大师……在......
吴文俊是我国当代享誉世界的杰出数学家,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2)》第四章圆与方程中的阅读材料“坐标法与机......
做大学问就是要“持大端”,大眼界出大智慧。做大学问就要胸怀“士以弘道”的追求,站在全世界、全人类的高度来看问题、做研究,传......
在吴文俊的数学研究历程中,他的科学精神表现为崇尚科学的求知探索精神、不迷信权威的批判怀疑精神、革故鼎新的开拓创新精神、一丝......
纪志刚、郭园园、吕鹏著,《西去东来——沿丝绸之路数学知识的传播与交流》,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8年11月,415页,定价68元。历......
李学勇副部长看单吴文俊院士,程津培副部长看望叶笃正院士,刘燕华副部长看望刘东生院士,尚勇副部长看望金怡濂院士,曹健林副部长看望王......
2001年2月19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文俊获得了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吴文俊院士是著名的数学家,其研究工作涉及数学的诸多领域,取......
南开陈省身数学所和伯克利数学所联合举行国际会议——纪念陈省身先生100周年诞辰.该会议于2011年10月24日至28日在南开大学陈省身......
王渝生,中国科学院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科普产学研创新联盟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原副......
对“鸡兔同笼”问题,吴文俊院士有过这样的论述:尽管这道难题制造了许多奇招怪招,但是你跑不远.更不能腾飞。可是只要一引进代数方法,平......
从吴文俊获奖后的一席谈及当前数学差生问题的严重性,论述了数学教师专业化的迫切性....
2001年2月19日,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200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为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吴文俊院士和袁......
谈到中国古代数学,不由得对我国不久前去世的著名数学家吴文俊先生产生深深的怀念。他是第一位认识到中国古代数学的特点和重大意......
简述珠算在中国数学史中的地位和当今社会上评价珠算的两种倾向.介绍吴文俊先生对发展珠算事业的指导性建议.在珠算界与数学史界共同......
重温了吴文俊院士关于严肃的学术著作,不应使用现代画家对古代数学家造像的教诲.批评了某些画家对祖冲之的画像和1980年前后蒋兆和对......
从钱学森、许国志、吴文俊和华罗庚的教育背景提出他们早年的经济学、管理学情结,因而在20世纪50年代积极投身中国管理科学和数量经......
【正】当今时代,工程是社会的中坚。正是一项项工程的谋划、建设和交付使用,构成了社会前进的脉搏和步伐。尽管工程很重要,但对工......
一、定理机器证明思想的产生与发展所谓定理的机器证明,是指使用计算机证明定理的成立,即把人证明定理的过程,通过一套符号体系加以......
从1956年37岁荣获首届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到2006年87岁荣获邵逸夫国际数学奖,整整半个世纪以来,数学大师吴文俊不知获得过多少国内......
【正】作为200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奖得主,吴文俊在获奖后答记者问时动情地说:"小时候我对数学并没有多大兴趣,在大学二年级时还曾一......
介绍武祟林先生的生平.20世纪30--40年代,作为上海交通大学的教授.武先生对他的学生有重大影响.其中包括著名数学家吴文俊.......
谷超豪先生是我国著名数学家,复旦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在2002年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国际数学联盟主席帕利斯在开幕词中谈到,中国......
对吴文俊的数学工作进行初步的历史分析,首先论述吴文俊工作的时代背景,包括中国科研环境及国际数学态势,其次对吴文俊三个时期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