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苏政策相关论文
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前夕,国民党南京政府仓皇决定"迁都"广州。正当国民党感到万念俱灰之时,美国驻南京大使馆拒绝随同......
作为美国政治学界的巨擘,亨廷顿是其著述被引用和转述最为频繁的学者之一。他的言论每每给学术界带来清新空气,引起广泛而又热烈的争......
教学人教版第17课“解放战争”一课时,很多同行都喜欢借用“一道数学题”为本课增光添色。该题内容如下:内战爆发初期蒋介石给不喜......
2007年5月30日,美国总统布什宣布提名前副国务卿佐利克担任世界银行新行长,以代替因“女友门”丑闻而即将离任的沃尔福威茨。布什当......
印度的对苏交往在尼赫鲁执政时期的显著变化,即在坚持“中立主义”外交的前提下不断改变并靠近苏联。本论文从尼赫鲁时期印度对苏......
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的环境下,改善中美关系成为尼克松政府对苏政策的关键因素。...
底图内斯库是罗马尼亚历史上最著名的外交家 ,其对苏政策在 2 0世纪 3 0年代令世人关注。底图内斯库在 2 0世纪 2 0年代持强硬的反......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争取有利的革命环境,不断调整对外政策,尤其是调整对苏政策,来满足革命斗争需要,力使自身在错综复杂的......
二战后出现的美苏之间的冷战是20世纪上半叶世界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发展的必然结果。它实际上是以美、苏为代表的两种政治力量......
付瑞红在《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2019年第1期中撰文指出,当前美国对华发动“贸易战”的政策逻辑与里根政府时期对苏政策具有一定......
介绍了20世纪60-80年代西方史学界对孙中山对苏政策及对外经济政策的研究概况,分析了其研究的局限性,阐述了这些研究给我们的启示.......
二战前德日法西斯建立了政治、军事同盟关系,但实际上两国问矛盾极大。本文即从两国在二战前对苏联和中国的外交政策的相互冲突这一......
中国共产党与德国社会主义统一党在执政之初,内外环境决定了两党加入以苏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相同方针。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与东德......
抗战前期,国民政府推行着联苏抗日的政策,这一政策对中国抗战具有重要意义;国民政府的联苏抗日政策是其依靠英美解决中日问题的外......
从布什政府对立陶宛、乌克兰独立的政策看其对苏联解体的态度白建才一苏联的解体始于1990年3月立陶宛加盟共和国宣布独立之时。早在公元......
二战初期,英国张伯伦政府的对苏政策,一方面深受长期以来意识形态的影响,另一方面,英国又不得不直面二战之初的国内外情势。因此,......
【正】 近年来,随着美、苏关系的不断缓和,东西方的冷战已告终结。但是,作为战后国际关系中曾出现过的独特的两极对抗形式——冷战......
1941年以后,随着苏联在中国抗战中地位和作用的下降,国民政府对苏政策从抗战初期的联苏抗日转移到反共方面。这首先表现在国民政府......
<正> 1947年6月底,美国《外交》季刊夏季号登载了一篇署名"X"的论文,题为《苏联行为的根源》。由于著名专栏作家阿瑟·克鲁克的暗......
<正> 美苏冷战,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开始,经过20多年的对抗,到了60年代末出现了缓和;这次缓和到了70年代末为新的一轮对抗......
一篇旧作的自省王缉思(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承蒙杨玉圣先生厚爱,我12年前在北大完成的硕士论文《1947-1950年美国对中共与苏联关系的看法》......
<正> 美国总统布什于1989年5月12日在得克萨斯农业和机械大学首次提出了自己的对苏战略,即超越遏制战略(Beyond Containment)。21......
14年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对苏政策研究,是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外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九一八事变到抗日战争胜利对中国......
从战后初期英国工党的对苏政策看冷战的起源刘建飞50年前,地球上发生了一场非常特殊的战争──冷战。这场特殊的战争持续了40多年,虽然没......
<正> 长期以来,国内世界史学界对30年代英国绥靖政策的研究十分注重,争论相当激烈。英国绥靖政策的对苏意向,即英国的对德绥靖是否......
从武装入侵到同苏建交—1917~1925年的日本对苏政策西北大学李凡日苏两国关系,是以日本武装入侵苏俄远东领土拉开序幕的。然而,日本帝国主义却......
<正> "四国联盟"构想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由德国提出的,在德、意、日、苏四国之间建立联盟的策略。由于这一构想未能实现,所以常......
1984年罗纳德·里根成功连任美国总统。里根政府第一任内对苏政策强硬,同苏联张开疯狂的军备竞赛。第二任内却改变了前期政策,对苏......
“九·一八”事变后 ,国民政府采取的依靠国联抑制日本侵略的政策前途暗淡 ,这是国民政府决定与苏复交的根本原因 ;国民政府与苏复......
战后,芬兰从其所处国际环境出发,努力奉行“积极的和平中立政策”,以芬苏友好为基础,不介人大国利害冲突,把外交作为维护国家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