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楷相关论文
本文对文徵明小楷书风成因进行探究,文章正文共分为四个章节。当前关于文徵明小楷书法风格的研究,重点在于将其风格进行分阶段探讨......
黄道周作为明末著名的儒学大家,不仅人品、气节被世人所推崇,而且笔下的行草书和小楷也备受瞩目,因此,后世给予黄道周“书品如人品......
傅山的小楷被认为是历代小楷的范本,《春日小赋册》是傅山小楷的代表作。此帖古拙质朴,气息流畅,用笔自然,节奏轻快,是傅山早期小......
文章以故宫博物院藏石涛作品为例,对石涛的小楷、隶书、行书的风格特点及来源进行解析.石涛小楷上溯钟、王,旁及倪瓒,又能自出新意......
宋克被认为是明初『冠绝一代』的书坛领袖,尤其是其小楷和章草造诣深厚。他的『混合体』独特书风是明初书坛一种重要创新。 文武......
【作品概况】《荐季直表》书于魏黄初二年(公元221年),内容为推荐旧臣关内侯季直的表奏。墨迹纸本,高12.6厘米,长44.4厘米。钟繇小楷。......
今日,硬笔临习文征明74岁小楷作品《琴赋》有感。此帖为文征明成熟时期小楷精品,法度严谨纯熟,结体稳健,善于留白。我在临习时着重对字......
习书40年,他依然保持着学生般谦逊和蔼、正直憨厚、诚恳做人、踏实做事的质朴本色,宠辱不惊。 学习书法的人都知道:“一须人品高,二......
“语文难教”是不少语文教师发出的感慨,“语文难学”又是许多中学生共有的感觉,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
“中国书法是活化石,你仔细看,它在很多地方保存了传统的东西。除了风格变化之外,它的形式跟明清完全相同,我们学的经典依然是那个时候......
今年3月15日上午,温家宝总理收到一位人大代表转交的一所小学师生联名写给他的信。当天下午,温家宝总理就用毛笔小楷工整地给师生们......
上博展出唐伯虎、文徵明等人的书札,其中既有翰墨风流,也有烦恼人生 汉乐府中,有一篇脍炙人口的诗作《饮马长城窟行》,其中有这样几......
王寵(1494一1533年),原名履仁,后更为履吉,别号雅宜山人,长州(今苏州吴县)人。王宠天资聪颖,少年时受业于当时与文征明齐名的蔡羽门下,却能青......
张充和,1914年生于上海。祖籍合肥,教育家张武龄的四女。张充和在随夫君赴美后的50多年里,在哈佛、耶鲁等20多所大学执教,传授书法和昆......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又号水精宫道人,浙江吴兴人,为宋皇室赵德芳的后代。赵孟頫于元至元二十三年应选入朝,一生为官,他博学多......
【作品概况】《朱岱林墓志》又称《朱君山墓志》,朱敬修撰序,朱敬范撰铭。正书碑刻。40行,行34字。北齐武平二年(公元571年)二月刻于山......
【摘 要】《宣示表》是汉末魏晋时期小楷代表作品之一,历代被作为小楷学习的经典范本。此帖气息醇古拙朴,用笔自然简远,布局幽深茂密,......
【摘 要】赵孟頫书法对整个元代书法产生深远影响;赵孟頫在《兰亭十三跋》中提出的“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盖结字因时相......
成都市书法界可能鲜有不认识唐树良先生的。这恐怕主要源于两点:一是他在成都市书法家协会担任副秘书长,多年来陆续加入市书协的会员......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讲究一个缘字。 一个很巧的场合,在四川蓝天书画院看到一幅书法,启功体的行楷。既有楷书之刚劲,也有行书之柔美。......
太史公于《史记·孔子世家》中言:“余读孔氏书,想見其为人。”以其人德行风范,足以传世故也。八年之前,余于蓝天书画院,偶观书法一帧,启......
乙未羊年央视春晚直播大厅环座嘉宾中有多位著名画家,这老几位一露脸,屏幕上便打出3个字:“美术家”。这很对,画画,说到底是手艺活儿,最......
搬到房东老太太家里才三天,女儿卧室门上悬挂的布兜里就出现了一封信。平静的小楷,难掩暗暗的恼火,大意是小姑娘洗头发堵住了下水道、......
九旬文化老人章汝奭以其学养与蝇头小楷在海内外享有盛名,2017年9月7日凌晨,章汝奭先生因病在上海辞世,享年91岁。他生前曾自书挽联“......
在明代的大背景下,书法发展可分为前中后三个迥然不同的时期。而文徵明所处的明代中叶恰好是明初台阁体书风向晚明浪漫主义书风过......
在我所干过的农活中,最苦的当属插秧。因为要赶节气,必须要在几天内把秧插完。 一大片一大片的水田,已经犁过耙过,就像一块白花花的......
近三十年来的书法呈现一种社会热而学校冷(民热而官冷)的态势。书法在民间热了三十年,但中小学以及大学却比较冷,特别是中小学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