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坛相关论文
宋克被认为是明初『冠绝一代』的书坛领袖,尤其是其小楷和章草造诣深厚。他的『混合体』独特书风是明初书坛一种重要创新。 文武......
想起早年嗜词,常常在无聊之际,胡诌几句,如今已多半废弃了。对于宋词个中的美妙意境,却一直神往。辛稼轩的“如今识尽愁滋味,却道天凉好......
明代书法沿着宋元传统继续演变发展。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的逐渐稳定,文化艺术的繁荣,出现了一些以地区为中心的名家与流派。明代前期......
倪元璐(1593一1644年),字玉汝,号鸿宝,浙江上虞人,明末著名书法家。自幼聪颖勤奋,十七岁时,郡、县、监司三次考试皆名列第一。十九岁时,著名......
近年来,我很少写书家的评论。 原因之一,是觅不到好字。1989年林散之先生仙逝,预示着传统型士人书风的结束。 可以說,林散之是座......
祝允明画象 祝允明(1460-1526年),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字希哲,自号枝山,正德九年授为广东宁县知县,嘉靖元年转任为应天府(今南京)通判......
始知锡良先生,缘于《十方艺术》总第三期上那二十个页码的专题介绍,也正是这个专题的刊发,让我与许多艺界朋友都深刻地记住了锡良先生......
人物简介:管峻,1964年出生,江苏滨海人。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画专业,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院长,先后被评为全国书法十大年度......
杨守敬像 杨守敬(1839-1915年),湖北省宜都市陆城镇人,晚年自号邻苏老人。清末民初杰出的历史地理学家、金石文字学家、书法家、藏......
【关键词】民国书法;创作;理论;教育;传承精神 【中图分类号】J29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6009(2020)05-0018-05 【作......
黄惇,号风斋、风来堂。1947年3月生于江苏太仓,祖籍扬州。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007年获“江苏省高等学......
何大清 生于1924年。四川南充市人,研究生学历,1977年6月参加工作。原四川省扶贫移民工作局局长,四川省人大常委、省人大表城环资......
编者按 2019年12月27日,“山水清音·天府高峰——多宝寺壹号艺术中心鲁能.四川福宝美术馆新馆揭牌仪式暨天府书画名家作品联展......
巴蜀大地从古至今都不缺女书画家,古有巴蜀四大才女:卓文君、薛涛、花蕊夫人、黄娥,近代则有黄稚荃、隆莲法师、曾兰、朱佩君等巴蜀女......
现在有一种狂怪体的字渐渐浸染书坛,并且愈演愈烈。其中颇有几位知名度较高的中年书法家,有实践,有理论,有人叫好;于是俨然一大流派,浩浩......
书道既然称之为道,当有规范、法度等讲究,后人学之亦有规程可循。王羲之晚年为其子王献之等学字,亦仿前贤蔡邕、卫恒、索靖、卫夫人(铄......
国学大师王国维于《人间词话》中言:有境界则自成格调。 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读恩......
桃李园序 行楷 纸本墨笔 清 沈荃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整体来讲,清代书法主要表现为三种类型:一是清代初期书法家将帖学再次推向极......
王金春 字推之,号菜根道人,山阴樵客。祖籍江苏兴化,1962年5月生于江苏昆山。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昆山市文联副主席,昆山市书法......
一 初识白蕉之狂,缘于一方闲章。那是王伟平老师(上海市文联原副主席、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书写的一副长联,左下角钤了......
去年,百花盛开的五月,南京电视台在《都市百汇》专栏节目里介绍了南京气功口笔书法家江声先生。他的气功口笔书法被称为中国书坛一绝......
诗情墨韵 清新挺健 沈鹏的行草书享誉天下,一纸难求。赵朴初赞赏他的书法“大作不让明贤,至所欣佩”。启功高度评价沈鹏“所作行......
两晋南北朝是中国书法史上一个璀璨焕然的时代,涌现出许多彪炳青史的书法大家,各种书体相继发展走向成熟。代表这个时代的书坛巨擘,无......
《书谱》是中国书法史上难得的书论双绝的作品.文章谈到的诸多论点,如书法创作的“五乖五合”理论等,在当今书坛仍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多元文化共生并存的复杂背景下,当今书坛既充满生机活力,又表现得困难重重。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一种局面?我们又将如何去应对?......
张海先生是当代书坛的领军人物,这是毋庸置疑的。他是一位与时代同步并且标领潮流之先的当代代表性书法家。其书法风格"正大"而"独......
潘学固生于1892年,祖籍安徽桐城,毕业于安徽国立法政专门学校、京师大学堂。曾任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上海分会名誉......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名为“故事”,也就不同于论著和教科书,不仅有书法本身,还有书法文化的故事。本书图......
傅山是明末清初极具影响力的书法家,他提出的"四宁四勿"书法美学思想,开启了有清一代新书风的序幕。本文把"四宁四勿"论放在特定的......
北宋书家对颜真卿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的评价,一种以儒家伦理道德的标准来强调颜真卿的人品,进而延伸到他的书法作品;另一种对其书法......